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人物簡介:
阿特金斯中國 可持續規劃顧問
1980年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地理學榮譽學士學位,1988年獲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知識系統碩士學位,2001年獲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環境管理碩士學位。休利特擁有29年的廣泛參與英國國內外公共及私人項目的工作經驗,專長為環境/可持續發展評估方法和工具、可持續設計、城市或區域規劃的低碳解決方案、城市設計和基礎設施發展。
在英國及海外,休利特為當地政府和開發商進行法定規劃和總體規劃的可持續評估與戰略環境評價。曾參與若干建設或工程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和碳足跡評估。目前,休利特正負責阿特金斯“碳關鍵總體規劃TM”工具,以及建設/工程項目、交通規劃項目中涉及的碳足跡工具的研發。在阿特金斯中國,休利特負責針對規劃和設計項目的低碳服務。曾參與的中國低碳規劃與設計項目包括寧夏銀川CBD總體規劃、江西南昌低碳試點城市戰略、廣東深圳天安新城總體規劃等多個項目。
馬克•休利特:
首先非常感謝在座的各位,在這樣一個時間繼續來聆聽我們關于項目的介紹。
我們主要是從低碳設計方面來開展在中國地區的規劃設計,對于尺度的把握是我們做項目的關鍵,同時運用低碳的遠景來制訂綜合的解決、做出合理的減碳治理方案。下面,我們會對國內外大的項目進行介紹。
正如前面說的,我們會從六個方面簡略地做一個低碳設計的步驟,這個步驟也符合中國當地的政策以及中國當地的文化、社會背景,主要是通過遠景的制訂,對項目背景的認知,同時通過對于人員、材料、廢物處理、水、交通等方面綜合性方面的考慮,最終達成解決方案。
對于這樣一個低碳方案的綜合制訂,我們根據人員規劃、原材料及廢棄物的處理戰略、交通模型和城市水模型,并同時根據當地的政策環境來進行綜合應用,制訂綠色解決方案。
我們是利用我們在中國,以及北美地區的一些設計方式、經驗來綜合設計綠色基礎設施,同時按照這樣的設計循環包含了綜合生態方面的不同考慮,制定出一個綜合的體系。
這個是一個概念圖,這個圖作為一個示例展示了我們如何應用到實際的規劃設計中。我們會關注自然風貌的多樣性,提高事物的多樣性,關注人員的綜合體制,智能電網,以及新能源,同時關注節水,以及水的能源交換,洪澇設計。從這四個方面,在低碳的大框架下關注生態和水。
這個是中觀層面的圖示,這樣的應用可以從幾千公頃到幾百公頃,甚至后面的社區建筑,換一個不同的尺寸綜合了不同的因素來考慮綜合的綠色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來看相關的案例,實際上這是阿特金斯承接的規劃設計和后期的工程設計,包括工程管理,我們追尋的是低碳、零廢物的遠景。
如圖所示,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我們也承接了大部分的工程規劃設計以及其他的工程管理。我們也在追尋零消耗的遠景,同時注重硬件綠色基礎設施,特別是水關鍵系統的營建。
我們在長沙承接的水系統營建,在整個項目過程中,也秉承了我們六點的步驟來推進低碳的設計,同時把低碳設計納入到城市規劃的法則中去。
另外一個項目是山東的一個項目,我們想在細則上將如何建立水系統,如何在水系統景觀能源澆灌系統整合考慮的方向上做一個提升。這個項目是在山東黃河的沿線,它的挑戰在于回歸黃河沿線前的沼澤濕地的景觀風貌。我們設計了大量的濕地水體,對于水體來說,關鍵在于怎么保持水量、改善水質,同時怎么營建,這是項目三個關鍵。
對于水量的保持實際上是對水的消耗和水的普及進行一個平衡。根據我們的分析,當地主要是兩大塊的水消耗,一方面是消耗占到80%,綠化達到13%。這樣的水量在每年六月份達到峰值,水量主要是兩大方面。一方面是占43%的自然積水,一方面是黃河水的參量,不過這兩部分還是不能滿足我們營造大水面的水量需要。
所以我們考慮如何回收雨水,同時如何利用中水。我們以商務區為例,進入到我們藍色的管線,它是雨水回收管線,通過雨水集中處理,再回到社區應用公共設施用水,道路沖洗用水。中水的處理經過紅色線的收集管道,進入到集中中水處理站,應用到我們的廁所沖水,還有中央空調調配系統的能源轉換方面的水,還有很大一部分通過集中的處理,進入我們的水體。
中水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處理回到大的水體,這主要是通過我們的中水處理站,以及其他分片區的處理站,進入到我們的濕地,進行自然的凈化,再進入到大的濕地用水系統。
那么水質如何保證呢?通過一個基本的處理以外,還有水的流速也是一大因素。通過大的因素進行回收,同時加入了一些功能性的人工道,水生植物的加入,通過它們進行水流控制的微循環,帶來新的契機。功能島上的居民依水而居,重新審視和認知水。他們也是觀測水位的先行者,加入到水質保護中去。我們最終從景觀上可以看到,這種水的硬件造成了不同的空間,包括湖、沼澤,最后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觀,帶來景觀建筑、橋梁,最終在景觀上可以改善人的居住環境。
最后說的是人員,水在循環、交換的過程中,具有能源上的潛力。水體自身本來的季節晝夜的溫度變化小于空氣,比傳統意義上的空調具有更大的能源上的機會,經過能源的轉換,同時接入到中央的供熱制冷系統,提供整個小區的供熱制冷,節省了各個建筑自身通過中央體系、各家通過空調帶來的能源消耗。同時在主動的能源的控制上,還有被動的保持,通過綠化,屋頂綠化,庭院綠化,減少熱的效應,一起最終形成了中水系統的保持、水量、水質、城市景觀上的優化,能源系統上的節能,綜合性的考慮了社區的低碳系統。
綜上所述,確實需要設計規劃不同的背景,并綜合交換的意見以及不同專業的互信,能夠達到一個綜合的低碳方案。其中,尺度是關鍵,我們可以看到剛才的案例,中央控制系統在整個區域上比單獨各自的系統更節省資源,同時這樣的系統可以從大的尺度上逐漸深入到終端社區,深入到建筑內部,形成一個體系。最終需要全方位的考慮全方位集成式的方式,來解決一個最終端的綜合的低碳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團隊一直追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