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放大地產文化意象
admin
2003-06-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房地產并不是土地、材料和功能的市場,而是時代、文化和精神變革的產物,樓盤并不是鋼筋加水泥,它脫胎于它所要求的文化和精神。 ——美國著名建筑學家佩夫斯納 建
房地產并不是土地、材料和功能的市場,而是時代、文化和精神變革的產物,樓盤并不是鋼筋加水泥,它脫胎于它所要求的文化和精神。
——美國著名建筑學家佩夫斯納
建筑已成為一座城市滄桑與再生的見證,發展商在創造建筑本體的生命,也傳承著在文化和歷史上的使命。而環顧充斥現時的所謂的都市中的“建筑文化”,卻有畫虎類犬、弄雅成俗之嫌。
建筑要傳承的究竟是什么樣的文化?當浦江兩岸開發作為城市發展中的點睛之筆、漸次呈現在世人面前時,我們應該借助什么手段來提升城市開發的思路、維度和層次?上海著名開發商——綠地集團對此做出了許多探索性的實踐,在近日采訪中,綠地集團市場營銷部總經理陸新畬提出的“非實體化地產營銷”理念,讓記者感悟良多。
進入20世紀后期以來,無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在我們國內,樓市均表現出了一種“產品同質化”趨向。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鏈接點究竟是什么?陸新畬認為,應是一種“建筑要使時空與藝術合流”的文化取向。
地產的發展經過了3個時期:一是環境時期,以地段來決定產品的價值;二是產品時期,以性價比來決定產品的優劣;三是生活方式時期,以是否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作為衡量樓盤素質高低的標準。目前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已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而轉變成一種“文化的競爭”。樓盤產品不僅僅是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感性實體,還應是包含著地產商、建筑師創造激情文化的“作品”。同樣,購房者也不僅僅是對樓盤產品實體的消耗,同時也是消費者對自我個性、身份、地位等意義的表征。由此可見,無論從生產者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建筑都不只是以單純的實體形式存在,而是凝聚著雙方對自身生命及意義的創造與尋求。
現今地產營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捕捉并放大在樓盤實體中所蘊含的文化意象,并以文化范疇來塑造并表征這種在產品實體中所遮蔽著的意象,使營銷呈現出一定的“非實體化”傾向。陸新畬談起綠地集團開發的圣約瀚名邸高檔社區營銷手法:因為此樓盤所在地靠近圣約瀚大學舊址,所以把“生活的藝術”確立為設計理念,不僅售樓處用藝術吊燈、中廳鋼琴、名畫印品來體現其優雅、尊貴品味,而且電視廣告片也是別具一格,用電影膠片制作出帶有“符號感”的懷舊畫面,勾起人們對往日情懷的追憶。這種“文化引發心靈共鳴”的產品定位與營銷方式,令圣約瀚名邸炙手可熱。
綠地集團開發的“綠地名人坊”也是如此,中國傳統的藝術氛圍、文化思想融入到現代建筑的環境中,厚重的文化底蘊、人本氣質與靈動的思考空間,成就了這一文化名宅。在“大名者的居停”設計定位下的綠地名人坊以清溪、竹林、木廊等中式符號營造出禪意景觀和儒雅氛圍,準確地傳達出建筑的氣質。素淡凝重的裝修風格,獨具中華文化意韻的飾品、背景音樂,使視覺、聽覺渾然一體,文化內涵自然滲透于居室的每一方寸間。
陸新畬進一步解釋說,與以產品實體為核心的實體化營銷相比,“非實體化”營銷更側重于以實體化的產品為載體,傳遞和表達在產品實體中所蘊含的創造者的精神、理念與價值,并使這種意義信息通過有效的溝通傳遞給尋求某種意義的消費者,引起消費者的情感與價值認同,從而形成具有較高穩定性與較高忠誠度的意義或價值共同體(消費者群體)。用非實體化營銷這一概念來概括和表達地產營銷的特征與走向,就是要使原本處于遮蔽狀態的產品中的文化要素得以顯現和澄明,使發展商與購房者之間超越簡單的實體化鏈接關系,在文化的互動中真正實現企業的人性化。
在陸新畬眼里,上海樓市雖不乏豪宅,但真正稱得上“名宅”的卻為數不多。名宅與豪宅的本質區別就在于文化內蘊的厚重與否;名人效應和文化積淀構成了名宅立身的基石——只有樓盤折射出相應的文化光芒,才能感召目標群體;只有具有文化魅力的樓盤,價值才更有指向性,也更有沖擊力。(劉笑一)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