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正在被拋棄?究竟如何做活珠三角
admin
2003-05-12
來源:景觀中國網
失算“新經濟”與創業板之后,這個龐大的經濟帶將在自我盤整中變得更加成熟、穩定和發達。 那些認為珠三角正在衰退、喪失競爭力或者被拋棄的論調,其實走入了一個誤區。 去了一
失算“新經濟”與創業板之后,這個龐大的經濟帶將在自我盤整中變得更加成熟、穩定和發達。
那些認為珠三角正在衰退、喪失競爭力或者被拋棄的論調,其實走入了一個誤區。
去了一趟“長三角”后,來自深圳的孫權寶感覺自己實在落伍了。
他聽說長三角的一些商販已經把辦事處開到了伊拉克周邊,希望尋找機會把大量便宜的服裝、藥品、打火機、皮鞋、小電子產品等兜售出去;一個經營兒童襪子的寧波商人還跟他大談他完全聽不懂的“CRM”;上海的出租車可以使用GPS定位系統快速判斷路況,客人還可以在與銀行聯網的車載POS機上刷卡,而不必支付容易傳染病菌的鈔票。
長三角火熱壯大的勢頭沖擊著這個珠三角商人的腦袋。算起來,多年從商的孫權寶是看著珠三角崛起的。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他從軍隊轉業,隨改革開放的第一波下海潮進入深圳伺機淘金。“貿易經濟”時,他在碼頭開東北菜館,在船運公司跑貨運;在接下來的“三來一補經濟”中,他成立了一家電子小作坊,組裝BP機并銷售到東北,淘到了第一桶金,但這家小作坊沒過太久就被有著半自動化大車間的電子公司打敗了;90年代中期“大制造經濟”興起后,大批國外和臺灣、香港的企業過來設廠,他就在東莞開了一家娛樂城,隨后的激烈競爭又把他淘汰出局;趕上深圳的“地產經濟”時,他購買了幾套房產作為投資,還買了幾輛轎車和小巴私下出租……50多歲的孫權寶手頭有一些錢,但已沒有了做生意的激情。
千萬個生意或大或小的“孫權寶”和他們的公司,完成了過去20多年珠三角經濟的原始積累,但是,如今的珠三角卻有著和孫權寶一樣的失落情緒。隨著長三角和京津溏等經濟地帶的快速繁榮,這種“失落”進一步演變成“拋棄論”:一些投資者轉而把錢投向別處,媒體大量探討珠三角的衰落癥狀,地方官員們也相當重視地作了回應,還召開很多研討會,深圳市長去年還親自見了一個在網上發表“拋棄論”的作者。
事實如何呢?
包括廣州、深圳、東莞、珠海等9個城市在內的珠三角長期引領著中國經濟的發展,2002年這一地區的GDP占中國GDP總量的9.3%。而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等15個城市在內的長三角,2002年的GDP占中國GDP總量的18.7%。從數字看上去,長三角正“威脅”著珠三角的地位。但是,將兩個經濟地帶的GDP直接相比顯然并不客觀,長三角地區的面積、人口是珠三角的兩倍多,并多出6個城市。
官員們也不必為一些投資者的離開而灰心喪氣。2002年整體搬離廣東的臺商只有兩家,但是也同樣有兩家臺商整體遷入。2002年珠三角仍舊出口了中國1/3的商品,吸引了外資對中國22%的直接投資。另外,2002年廣州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和廣東省的GDP都列全國第一。
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商業史,地方官員們就會知道,“拋棄珠三角”的論調完全走入了誤區。1848年以后的幾年,美國幾乎舉國西遷,涌向加州淘金,其勢頭比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深圳潮更甚。許多人在加州發達起來,不僅僅成就了金礦業,而且促進了船運業、交通業、電信業、郵政業的繁榮,還產生了李維斯牛仔褲。但之后的美國并沒有因為加州淘金熱早就結束而忽略它的地位,加州目前是世界上排名前10位的經濟體。而且,它現在最耀眼的是擁有“硅谷”。今天的珠三角正處在自我調整之中。許多原來只在珠三角投資的機構,現在開始在別的地區投資,這并不表明他們要拋棄珠三角,而只是根據不同地區的優勢確定的戰略改變。比如,臺灣著名的代工商鴻海公司把電腦外設廠建在深圳龍崗,集成電路廠建在蘇州,而通信設備廠則設在北京。未來的成熟格局,將是幾個地區秉承各自優勢而各放光彩。
兩個失算
珠三角一度希望從傳統經濟的車道上急速跳到新經濟的快車上去。它們制定的“新經濟計劃”和“創業板計劃”目前看來仍是失算之策。
新經濟跟風搶道
楊子江3年前從美國留學回來后就在深圳創業。
他去年離開了幾個同道共同創業的軟件公司,主要理由是覺得那個公司“太傳統,不是新經濟的路子”。他隨后自己創辦了一個開發小型管理軟件的公司,日夜辛苦經營。他還組織了一個有很多深圳“海歸”參加的“俱樂部”,這些人大多有共同的興趣,都希望在珠三角干點“新經濟的事兒”。他們中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家自己的小公司,名片上有“董事長”和“留學博士”之類的字眼。不幸的是,他們暢所欲言的“新經濟理論”總是與珠三角的商業文化有天然的沖突。他們做很長的中英文的商業計劃書,以哈佛商學院的思維模式制定戰略,一些公司至今還在討論ISP、門戶、語音識別、ASP這類的新商業模式,而很多話題在北京和上海已經顯得很老套。
事實上,深圳以及珠三角過去的幾年一直有“海歸俱樂部”那樣的激情,希望從傳統經濟車道并線到新經濟上,地方政府希望能像美國那樣用信息手段革新工商業的生產和流通方式,并且提高效率,產生“很多人失業,很多人就業”的經濟轉型,還想像印度那樣把大量軟件產品賣到發達國家。
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新經濟產業模式伴隨著資本大量涌入北京、上海經濟帶,這兩大經濟地帶引領著中國新經濟的方向,相形之下珠三角有些黯然失色。當地一些嗅覺靈敏的商人很擔心被新經濟甩掉,就經常到北京走動。萬科地產公司董事長王石至今還和王峻濤、張朝陽來往密切。政府也很怕被新經濟甩在后面,整個廣東省數年來都在提“高科技”,新經濟在這個地區被理解成了“高科技產業”。政府還出面建設創業孵化器、高科技園區、軟件園區、留學創業園,舉辦頻率平均每周一次的高科技研討會。這顯然刺激了當地的創業熱情,即使在2001年創業投資極不景氣的情況下,深圳仍猛然出現了22家新的投行(上海新增3家,北京1家),深圳市政府也牽頭創立了一個注冊資金10億元的高科技風險投資機構。
為了搞新經濟,珠三角可謂全民皆兵。其中經濟較為發達的南海市則成了向全國大力推廣的電子政務典范,這個市的市長提倡教農民用互聯網致富。只有11平方公里面積的蛇口也大力倡導新經濟,當時的門戶網站、通信公司甚至電視臺都成為新經濟的象征,經過改造裝修的爛尾樓變成了“孵化器”。
珠三角在新經濟上的追趕并不成功,但是,珠三角追趕新經濟的最大代價,則要數深圳對象征著新經濟的創業板付出的遙遙無期的等待。
創業板孤注一擲
每逢中央來人,深圳的官員們總要說說創業板的事情。
1998年,受新經濟浪潮鼓舞,中國希望在原有的深圳和上海兩家股票交易所之外設立高科技公司創業板,并于1999年8月公布了《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希望開設像納斯達克或香港創業板那樣的二板市場。
試圖成為新經濟領頭羊、統領成千上萬高技術公司的深圳毫不猶豫地走在了前頭,早在1997年就著手準備創業板的相關方案,并在2000年8月后的不到兩個月時間里,完成了創業板市場的證券編碼、托管和資金交收的準備工作。2000年10月,時任深交所副總經理的胡繼之發表了《創業板市場與深交所使命》的演講,隱含的信息是:深圳要設創業板。
然而,這需要付出代價。一些專家建議,如果創業板開在深圳,應將滬深兩個交易所合并到上交所,形成統一的主板。經深圳方面努力,該方案被否決,但條件是自2000年10月起,深圳主板停發新股。但這個代價并沒有換來創業板的啟動,伴隨著全球新經濟的衰退,納斯達克市場指數不斷下跌,中國何時開設創業板遂成無期之事。
深圳乃至整個珠三角開始在等待中付出代價。從2000年11月至2003年3月底,深交所沒有一只股票發行,而上交所共發行股票252只。市場分析人士估計,停發新股使得深圳的GDP每年減少60億元以上。
創業板的流產還迫使不少于2000家擬上市集資的企業處境艱難,其中有許多是珠三角的高技術公司,深圳當地的許多創投公司也紛紛關門或轉型。當年被列為創業板交易代碼0001的深圳科興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艱難地生存下來,轉而等待主板的機會。與此同時,證券公司也紛紛把業務重心轉移到上海。“創業板事件對深圳和珠三角是很大的打擊!”聯合證券一位分析師說。
深圳至今仍然沒有放棄創業板方案。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上,廣東省副省長宋海提交議案,建議將具有成長性及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流通股集中到深交所交易,慢慢過渡成立創業板。2003年4月17日,在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會員大會上,深圳市副市長劉應力表示,深圳正呼吁盡快推出創業板。
自1999年以來,深圳官員在無數場合表示過相同的愿望。而創業板開啟無門,成為深圳的心病,甚至是珠三角的心病。
三個穩定
兩次大規模的原始積累后,珠三角經濟帶形成了自身穩定的經濟特征,如今它正在收獲這種穩定帶來的回報。
擠掉泡沫的房地產業
杜玲是深圳一家軟件公司的普通職員,剛大學畢業兩年,卻已在深圳市西部的繁華地帶買了總價60多萬元的房子。
在深圳,許多和她收入差不多的年輕人都已經或準備買房。在蛇口,開發商為那些沒有買房的年輕人修建了單身公寓,同樣租得走俏。高檔住宅和公寓則很受一些希望在內地置業的香港人的歡迎。香港置業者曾是廣州房地產市場的“主力軍”,其比重曾占港人內地置業者的80%,港府不得不采取向在港購置不動產者提供特別優惠來維持香港地產的高價。
大量等待買房的人群,使得像萬科這樣的地產公司需要重新審視珠三角。年收入超過40億元的專業房地產公司萬科幾年來從未停止過擴張,它已經在全國的13個城市開展業務,但其超過30%的利潤仍然來自深圳。3年前,房地產公司興起向上海和北京轉移的熱潮,萬科也曾做過類似的計劃。但去年以來,萬科在深圳關外龍崗工業區做了7期的“四季花城”住宅項目,成為其歷年來利潤率最高的項目,公司于是決定今年再向廣州進軍。
政府還時刻保持著對房地產市場的警惕。2002年10月,前總理朱基在深圳看到大量的建筑工地,含蓄地提醒當地政府警惕房地產業的潛在風險。當地政府即下達了警惕房地產市場風險的文件,還決定減少50%用于地產項目的土地審批。這多少影響到了當地地產商的經營狀況。不過,深圳地產業最早進入市場化運作,政府把土地公開拍賣給地產商,地產開發商是市場的主體,它們自己會設法規避風險?!斑@是地產商決定的市場,我們會自己約束自己的投資?!敝泻5禺a公司銷售經理朱文凱說。
在北京和上海的房地產業,炒家很多?!澳阒灰愕?0萬元就可以做十多億的項目,有銀行幫你做!”一個年輕的北京地產商說。政府已注意到了北京房地產業的潛在風險,并且準備出臺政策,包括降低購房按揭比例、限制期房銷售、降低墊資比例等。
許多房地產炒家還看中了上海,他們先購買大量房產作為投資,再把房價炒高,不斷買進賣出。去年,上海出售的高檔樓盤中,有54%的購買者為境外人士,其中多以投資為目的,一旦撤離將嚴重沖擊樓市。“相對而言,珠三角的地產市場泡沫風險是小的。”招商地產行政總監王鉆說。一位北京地產界的資深分析師還說,大多數珠三角的地產商在北京出師不利,是因為它們不會吹泡沫!
易于拉動的內需
張更是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的海歸,年薪40萬元,開30多萬元的本田雅閣轎車。張更有時候會到香港或澳門消費,他的很多香港朋友則非常喜歡來珠三角花錢,比如去遍布各處的足浴店、娛樂城、飲食城,或者買房子,買廉價的仿制皮具。許多香港人已經將生活及置業的區域延伸到內地,港人去年一年在深圳的消費總額高達8.5億美元,是香港一年零售總額的1/10。
一些身邊隨處可見的現象讓你無法低估珠三角的消費能力。
在深圳和廣州乘坐的是國內最昂貴的出租車,每輛車每月高達15000元的費用迫使出租車采用高價,但出租司機們依然能夠維持每月5000元左右的收入。目前,深圳市的出租車實載率高達70%,79家公司經營著9000輛出租車,年收入超過20億元。
堅挺的消費能力造就了珠三角發達的零售業,以至于沃爾瑪早早就把商店開到了東莞和蛇口這樣的“小地方”。但是,沃爾瑪在蛇口的一家商店敗在了本地出身的“人人樂”超市手下。其他的外地和外資的零售公司也一直很難進入珠三角,因為當地強大的購買力使得本地的零售企業實力不容小覷。
娛樂和餐飲業在珠三角無比發達,中國排名前100位的餐飲連鎖企業都在珠三角有業務。即便在蛇口這樣的深圳“郊區”,也到處可見營業到凌晨的餐館、酒吧、娛樂場所以及連鎖藥店。
汽車消費也在這里很紅火。2001年,廣東物資集團汽車貿易公司在東莞開設第一家連鎖店,當年僅上海通用轎車就賣掉1600輛。廣東物資集團隨后在深圳、順德、中山等珠三角地區的其他城市大舉擴張,謀劃建立30家連鎖店。目前,東莞、深圳和順德3個城市每百戶家庭擁有的汽車數量分別為20輛、13輛和14輛,超過國際通行的統計慣例每百戶10輛的標準,率先進入汽車普及時代。廣州本田則嘗盡珠三角的好處,該公司1/3的汽車都賣給了珠三角。
持續繁榮的進出口
國產手機的興旺正在為深圳的進出口做出小小的貢獻。
許多仍然沒有掌握或者懶得研究技術的國內手機廠商,正在大量進口整機,在國內直接貼自己的品牌銷售。2003年1月到2月,深圳口岸進口手機高達124萬部,比去年同期增長4.4倍。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在重要的中轉基地香港的帶動下,珠三角的進出口開始持續繁榮。而現在,許多珠三角的公司并不需要經過香港,而是直接出口到美國,該地區進出口業務對香港的依賴性減小。
“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是國際IT界對東莞依存度的形象表述。東莞正把它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源源出口到美國、香港、歐盟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整個2002年,珠三角完成出口總額占全國的比重達34.6%。盡管如此,這個地區仍然在為進出口業的繁榮積極探索。由于WTO關于進出口貿易承諾正在逐漸兌現,很多進出口商品的關稅要降低或取消,進出口配額限制將放寬,這促使珠三角的政府積極爭取外資機構把銷售公司遷移過來,加大該地區的進出口業務。另外,珠三角也將率先放開物流服務業,國際物流公司的快速進入會極大拉動該地的進出口貿易。
深圳市還率先取得了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獨資外貿進出口采購中心的許可,成為全國第一個開展該類業務的城市。政策規定,凡是在深圳設立外商獨資采購中心的跨國公司都享有出口權,也享有退稅優惠。根據中國入世承諾,至少在入世的第3年后,外商才能獲準在中國設立獨資采購中心,深圳在此方面顯然提前一步。如今,深圳已經成為眾多跨國公司的采購基地,其中包括IBM、IKEA、GE、沃爾瑪等著名公司。1996年在深圳設立的IBM公司中國采購中心,2001年的采購量已突破30億美元,而其80%以上的貨品來自深圳及其周邊地區;而在沃爾瑪中國公司的采購清單中,有將近95%的商品來自深圳;索尼公司也大幅度提高在珠三角的采購規模,計劃今年在深圳的采購額將由5億美元增至50億美元;GE則計劃到2005年能夠每年從深圳采購50億美元的原材料。
“從全球哪個地方采購最好?當然是中國。從中國哪個地方采購最好?當然是珠三角?!盜KEA中國區總裁INNA DUFFY說。
四個籌碼
這個經濟帶如今的典型特征是:不再像原始積累階段的“非理性繁榮”。首先需要成熟和理性地思考其區域競爭力的籌碼,然后才是“創造性破壞”。
積極高效的政府
3年前,南海市市長親自掀起了一場電子政務運動,搞信息化立市,當地政府的官員們個個被調動起來,信息化運動甚至推廣到農村。南海市就此成為中國信息化行動“一把手工程”的典范。
深圳市政府在其緊挨深南大道的辦公大樓門前立起的一頭奔牛雕塑,一直被認為是其進取精神的象征。在當地工商界看來,深圳市政府的官員們向來積極肯干,典型的表現是他們積極爭取各種有利于地區經濟的政策,并且立即執行。深圳市政府在創業板遲遲不開的情況下,正在爭取上級政府同意在該地設立中國石油期貨交易所。深圳還希望成為中國的基金中心,該地現在有10家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發行中國1/2的基金。2003年1月,深圳政府又籌劃建立一個決策、執行、監督“行政三分制”的全新服務型政府構架,并計劃在上半年嘗試推行,現存的許多政府部門將被撤掉、合并或者調整,隨后形成若干決策局、執行局和一個監察局的建制。
早在2002年8月,深圳市就將深圳水務集團、燃氣集團、公共交通集團、能源集團等5家國有公用設施集團進行國有股權轉讓,通過國際招標向民企和外資開放。據悉,深圳機場集團、鹽田港集團、深圳地鐵日前已與深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簽訂合同,獲得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而深圳國投、深業集團這兩個大型國企也將實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此外,深圳還將探索改革報業、出版和發行等領域的投資和運營方式,除國家有關政策、法規限制開放的領域外,把新聞、宣傳之外的延伸業務和多種經營業務向社會資本開放。
當地的工商界對政府的行為表示肯定。招商地產公司的王鉆舉了許多例子,包括政府在“深港一體化”方面的不懈努力、市長親自會見網上發表“拋棄深圳論調”的作者、政府快速傳達中央官員對深圳地產界的告誡等等。“我們和當地政府的溝通是很快的,政府也很尊重企業界。”王鉆說。
日益開放的商業生態
4月中旬,在第93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東莞高雅電子公司獲得一家意大利公司243萬美元的訂單,格蘭仕集團則累計簽下8988萬美元訂單。
廣州每年有兩屆大型商品交易會(另一個是中國數字化3C產品展覽會),成交總額超過200億美元,而且給廣東的旅游、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帶來20多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如今,珠三角的商業會展業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廣東省從事商業會展業的企業已達2000家,每年舉辦的較大型商業會展則超過1000個,廣東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會展基地。除了商業貿易的平臺之外,珠三角希望改變它傳統的制造業者形象,走向商業化,開放會幫助它實現這一目標。
隨著中國入世后對外資企業大幅調降關稅、取消出口配額、放寬內銷比例的承諾逐步兌現,珠三角希望外資企業不僅把珠三角作為制造基地,而是把商業機構和研究機構也搬遷過來,以改變珠三角“大工廠”的既有形象。戴爾計算機公司則把中國的銷售機構設在廣州,美國Oracle軟件公司還把它的研究機構建在深圳。
深圳市還希望率先向外資開放金融、商貿、基建投資、中介服務等4大領域,并且打算在寶安區增拓2個共6平方公里的保稅區,以招攬外資進駐。深圳當局還曾考慮讓外資律師設立分支機構、外資投行擴大內地業務、外資銀行加大吸取存貸業務,并打算率先對香港放開部分服務業。一部分國有企業的股權和資產也將被允許出售給外國投資者,這些開放的機會將吸引大量的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重要的營運機構,并且刺激當地的CBD(中央商務區)發展。像新聞集團和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這樣的傳媒集團,由于只能在珠三角開展業務,它們就會相應增加在該地的投入。
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也會幫助廣州和深圳重建商業生態,因為越來越多的內地大企業重新考慮到香港上市。在2002年香港新上市公司的集資額中,內地公司占了83%。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后,都會考慮在深圳或廣州就近建立重要的商業營運機構。
同時,政府還在繼續完善商業環境。廣東省出臺了新規定,要求省內各檢察機關不可隨意拘捕企業法人、高級管理人員及凍結企業賬號。政府還將重點偵察行政、司法、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犯罪案件。
不可替代的物流大區
李旭輝起初是廣東郵政主管信息技術的干部,曾任信息技術局局長。后來廣東郵政成立了自己的信息技術公司,不但承攬廣東郵政信息化業務,還對外經營,李旭輝是該公司的總經理?!拔锪鞣矫嫖覀冇薪涷灒庾龅貌诲e?!崩钚褫x說。廣東郵政可能是中國目前唯一賺錢的郵政機構,尤其是其著名的“郵政物流”。
珠三角對物流業務長期以來有著巨大需求,這里也培養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物流公司,它們從開放市場中得到鍛煉。“市場競爭迫使我們早一些考慮變革和利用信息技術。”李旭輝說。
國內最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寶供物流公司就是在珠三角發家,高中畢業的總裁劉武比他的同時代人更敏感地看到珠三角的物流商機。如今寶供已經把它的物流據點擴張到長三角,并且在蘇州投資8000萬元建立了物流基地,但是珠三角仍然是該公司最核心的市場。
由于天然地緣的關系,珠三角作為國內物流大區的地位將很難被代替。當地政府制訂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深圳在擁有先進的空港(深圳機場)和海港(深圳港)之后,正計劃在南山、寶安和龍崗區,打造3個物流“陸港”,深圳政府計劃在5年內投資500億元以上,建立6個物流園區,希望物流業能夠在3年后給該地帶來每年超過600億元的收入。
廣州也要抓住物流這個機會,計劃利用自身處于東南亞幾何中心、毗鄰港澳、雄踞珠江三角洲中心的地緣優勢,依托黃埔港、南沙深水港、新白云機場、高速公路網、京廣線和京九線等以及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占該市GDP56%的發達的第三產業,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中國南方的國際化現代物流中心。
強強聯合的大協作
雖然香港和澳門對內地人來說遠沒有以前神秘,珠三角仍然有數不清的民間小旅游公司經營“深圳-珠海-香港-澳門”數日游的生意,而且賺到了不少的錢。這些旅游公司可以很快拿到赴港簽證,可以讓顧客攜帶足夠多的人民幣出境?,F在,他們開始擔心深港完全融合以后自己就沒得賺了。不過,大多數公司并不希望珠三角與香港、澳門有太深的鴻溝,許多商人同時擁有多個牌照的汽車,可以自由往返內地與港澳,他們的公司也大多在香港注冊辦事機構。
香港和澳門政府負責招商的官員們每每到發達國家引資時,總是要不斷提到珠三角的優勢,他們還常常把外商帶到珠三角的主要城市參觀考察,從港澳政府看來,珠三角是一枚重要的砝碼。
香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曾公開說:“香港擅長于運輸和金融;深圳擅長于技術;廣東擅長制造業;珠海和澳門擅長搞娛樂業?!睋f,曾還親自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游歷,并且提出兩地區要在環境保護、高速公路、鐵路、飛機場和港口等領域通力合作。據說珠海和深圳政府原則上同意香港機場參股兩地機場,以減少在空港方面的內耗。
深圳市市長于幼軍把這個思路概括成“港深經濟區”。他倡導說,香港的金融和物流平臺,加上深圳的高科技、傳統產業及低成本優勢,一起到世界上招商引資,旗號就叫“港深經濟區”。這位市長規劃了許多藍圖,他感覺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發展深圳的旅游業、地產業、酒店業以及會展博覽業。在他的藍圖中,深圳將建成一個面積為香港最大展館兩倍的會展中心。珠三角面臨的問題,并不是其他中國經濟區崛起帶來的競爭壓力,而是能否沖破自身約束,走向大協作,謀求大發展。
未來……
珠三角不會停留在原地,經濟的繼續繁榮會幫助它沖破地域的局限,未來的“大珠三角”自然會創造新一輪屬于它的未來。
地產界有一個古老的段子,說只有三個因素決定土地的價值:地段,地段,地段。
這個段子久遠流傳的原因是它基本正確——不僅在城市微觀經濟的層面上是正確的,在宏觀經濟層面上也是正確的。紐約成為美國的大都市,不僅是因為它具有令人羨慕的天然港,而且因為這個港口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美國著名商業史學者斯蒂爾戈登解釋這個段子時,認為地段對地區經濟相當重要,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時間。商業歷史會根據時間來重新定位一個地段的商業價值。威尼斯成為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樞紐時,是因靠近水道從而崛起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經濟都市,但是后來土耳其帝國崛起,切斷了這個貿易通道,大帆船打開了世界海洋貿易的新征程,威尼斯淪為孤獨的偏僻之城。每一個城市和地區都有它生存的理由,羅馬人在泰晤士河的造橋技術,使倫敦處于入海口;巴黎的繁榮,是因為市中心的天然堡壘西岱島和天然護城河塞納河;19世紀中葉發現的金礦成就了舊金山和加州……但是,加州并沒有一直靠舊金山壯大成龐大的經濟體,今天,那里的硅谷更引人注目。
枯燥的商業歷史,并不一定能夠正確解釋今天的區域經濟特征,但是地區競爭力的確是不斷變化的。比如,珠三角的重要城市珠海擁有地段上的優勢,并且緊鄰澳門,因此它成為中國政府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規劃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在各種優惠政策方面不亞于深圳,200多家臺商因此蜂擁而至,該地區的官員們以為這就是“發達經濟”的開始,于是地產業快速膨脹,政府還投巨資修建了豪華的機場和體育場館,并且希望提高外商租用各種公用設施的價格。但是沒過多久,在香港的拉動下,深圳和廣州以更快的速度崛起,這使得與它們很近的珠海黯然失色(這與天津非常相似,該地區也是靠著港口優勢先于北京崛起和發達起來),地產泡沫隨之即來,豪華機場也只能靠航空展覽獲取收益,許多臺商離開。這個被稱贊為地球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開始把崛起的希望寄托在娛樂和旅游,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這個城市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優勢,它竟然在努力發展成中國最重要的集成電路基地之一,并且已經小有效果,這里已經有10多家集成電路商,該地的官員們計劃在3年后發展到20家集成電路公司,每年產生40億元以上的收入。
眼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官員們都在繳盡腦汁地思考該地區經濟的未來和前途,上海依然在把它的舊城改造得越來越像古老歐洲的翻版,而陸家嘴新城則越來越像東京,黃浦江兩岸更像曼哈頓。上海的地方政府希望該地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金融、物流和商貿中心,但是這個目標與深圳、廣州,乃至長三角內的城市都非常雷同,另外宏觀環境也使得金融中心的理想并不那么容易。深圳呢?它仍然在努力地模仿香港,它和廣州都想成為未來的地區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兩個城市都在物流方面進行了超過百億元的大規模投資,事實上這些規劃無不涉及到政府在相關領域方面的政策變動的影響。
客觀上,對于珠三角來說,地段固然重要,但是當時的開放大潮和香港的地位才是讓它崛起的關鍵。無論怎樣,并沒有誰能夠斷然肯定珠三角的長遠未來。地段和時間會自然塑造這個地區的商業價值。
可以預見的未來是,珠三角會變得更加成熟。除此以外,我們無法預言更多。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