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施工圖審查制還待完善
admin
2003-05-03
來源:景觀中國網
施工圖審查制度是我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實施兩年多以來,對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了積極影響。以上海市場為例,受審的項目個數由2001年的3175個,上升至2002年
施工圖審查制度是我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實施兩年多以來,對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了積極影響。以上海市場為例,受審的項目個數由2001年的3175個,上升至2002年的6246個;審查覆蓋面也由原先單一的住宅類擴展到更多的建筑工程。而發現違反國家與地方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的情況,也從2001年的11424 次下降為2002年的 3529條次。通過施工圖審查,強化了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執行,阻止了結構隱患、安全等較為嚴重的問題的發生。這種情況并不僅限于建筑業發達城市,許多內陸省份在施工圖審查制度的導引下同樣出現了建筑設計圖紙質量大幅提高的勢頭。
盡管如此,記者在采訪中還是發現,業內人士對這個問題并不很統一,有的還對這項制度的本身提出了質疑。其實,作為一項政府倡導并正在積極推進的工作,重視其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引導,應該說比爭論更有意義。那么現階段反映出的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問題之一:規范市場行為的職能未必落實有一種看法認為,政府推行施工圖審查制度,形式是在查圖紙質量,其實初衷之一是想通過實體質量、文件質量的抽查、審查,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比如,在施工圖紙報審時要提交設計方的資質、設計人員的情況、合同等各種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可以查出有否越級設計,是否掛靠,注冊人員是否是本院的, 以及合同是否遵守了國家有關規定,前期設計費有沒有及時付清等各種情況。從理論上說是非常好的,但多數情況下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填報的并非真實情況。而審圖公司實際上也沒有資格去管這些事。
一位業界資深人士認為,審查圖紙只是表象,問題的根源還在于有關法規的滯后以及有執法不嚴現象的存在。目前那種邊出圖邊施工的現象開始有所改變,有了一定的寬裕時間,圖紙的質量也在得到提高。況且目前推行的是責任終身制。工程質量的提高在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執法嚴肅性,而并不完全在于檢查的過程性。
問題之二:審圖費用被轉嫁了施工圖審查制度由法規所定,但其取費方法卻由各地自行制定,一般這筆增加的費用由開發商承擔。但實際這筆審圖費往往被開發商轉嫁給設計企業消化。在國內設計企業本身設計取費過低的情況下,毫無疑問增加了設計企業的負擔。
據了解,目前各地收費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大致有四種:按工程預算投資額一定比例收取;按建筑工程面積收取;按審查人員提供的技術咨詢服務收費標準收取;比照質量監督、監理收費標準確定。
開發商們認為,設計企業應該知道其設計產品須滿足國家或地方的有關設計規范要求,開發商對于設計產品而言也是一個“消費者”,設計產品不符要求憑什么要“消費者”埋單?
由此,這筆名義上應由開發商們支付的審圖費用,因為國內設計企業與開發商的市場地位并不平等,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被開發商“有理有利”地轉嫁了。
問題之三:審圖公司承擔什么責任誰設計誰負責,這是國際上通行的規則。按此規則,我國有關法規也規定了設計企業對勘察設計質量在合理使用年限內負終身責任。設計企業可以通過“貫標”、自律、落實質量責任制度來保證圖紙質量。出了問題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對設計企業和相關設計人員還是有相當大的制約作用的。
但是,對于審圖機構的責任落實相對就寬泛得多了,最多承擔相應的技術審查失察的責任。面對蓬勃發展的建設形勢,各地數量不多的審圖公司實際上是很難從容應付的。為了搶進度開發商們會使盡全身的解數使圖紙盡早“過關” ,而一些責任心較弱的審圖公司也往往會網開一面。這種現象的產生,蓋因審圖公司的責、權、利三者利益關系并不平衡所致。
問題之四:審圖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如今各地組建的審圖公司的人員結構中,有不少是因為年齡原因退下來發揮余熱的建筑師,也有一些是設計公司“放手”的富余設計人員。雖然審圖公司的人員要經過考核,但經驗并不是通過幾次考核就能解決的。上述審圖公司的這種層次結構并不少見,也是讓人擔心的一個重要原因。再有,當今建筑領域新技術、 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審圖公司的建筑師離開“一線”時間長了,對設計圖紙上出現的“新鮮事”就不免有點力不從心。一位外資設計機構的建筑師說,有時送審圖紙,還要就圖紙中的“新鮮事”進行講解與解釋。
問題之五:數量不足阻礙發展目前我國施工圖審查機構的“成色” 不足是眾所周知的。除了“內涵”的不足,還有就是數量的不足。雖然各地為滿足迅速增長的工程建設的需要,在不斷充實審圖公司的數量和質量,但發展還是受多方因素的制約。去年,施工圖審查發展較好的上海,經嚴格審查和考試,在已有人員基礎上增加了第四批審查人員,使全市審查人員增加到750人,審查機構從13家增加到15家。但即便如此,其對于大上海的建設需求而言,要真正扎扎實實做好工作,這點人馬還只能是杯水車薪。
施工圖審查制度在國外也較普遍,如德國專門設置了設計審查局,認定審核工程師。日本建設省下設八個地方直屬建設局,負責中央投資項目的設計審查工作和監督管理,地方的公款投資項目和民間的投資項目全部由都道府縣的建設局負責設計審查、批準和管理。美國和英聯邦國家也都有設計審查制度,而且都有著嚴格規范管理的一套方法。我國行業管理在這方面要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并不應簡單地“拿來”。要看到這些國家的市場經濟的深度及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和執法力度。總之,我國施工圖審查作為一項制度的推出有其必然性。但如何使其健康發展,更符合市場需求,讓開發商、設計企業、行業主管部門都滿意,看來還需要多方努力。審圖公司因為有不可避免的市場商業行為,如何使自身 “強身健體”,責、權、利三者利益關系相平衡,在目前的市場環境里也是應該考慮的。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