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俞孔堅教授
admin
2003-04-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4月13日,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宣布成立,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家專門培養城市景觀設計師的學院,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景觀設計時代的到來。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研究院的主要籌
4月13日,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宣布成立,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家專門培養城市景觀設計師的學院,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景觀設計時代的到來。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研究院的主要籌辦者、我國首位哈佛大學景觀設計學博士俞孔堅教授。
“土人理念”:追求“自然-人-神”之和諧
進入俞教授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醒目的“土人銘”:“土人”者,替“天”行道,為“神”差使;天者,自然也;神者,地方之悠遠文脈……為自然而設計,為人而設計,亦為神而設計,以求“自然-人-神”之和諧。
俞教授說,土人就是土地和人,人和土地和諧相處,這兩個字概括了我對這個學科的基本認識。設計要尊重自然,尊重每一個普通的人,要有對土地的敬畏、歸屬和認同,“土人理念”的精髓就是,為自然而設計,亦為神而設計,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達到土地與人的和諧。真正的現代化并不意味著破壞自然,破壞生態,也不是鋼筋水泥叢林的高樓大廈,而是自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充分利用自然原本的環境和原有的特色,達到設計與當地風土人情及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
俞教授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在設計廣東中山歧江公園時,在植物材料的使用上,他堅持使用當地野草———一些隨處可見的鄉土植物,如象草、白茅,種植后,達到了極好的效果。這個公園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成為理想的新婚拍照場所。這個公園因此也獲得國際設計大獎。
“這是一種現代設計的新概念,就是把現代設計語言與歷史文脈相結合,發掘地方文脈,使當地人看到這一切便有一種歸屬感、親切感。”幾年來俞教授帶領他的“土人”公司,在北京、香港、沈陽、中山、咸陽等地,實踐著他的“土人理念”。
“反規劃”:應優先規劃“不建設用地”而非建設用地
在談到中國當前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時,俞教授充滿憂慮:“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城市美化運動席卷全美,留下了沉痛的教訓,但城市美化運動產生的影響久散不去。時下,中國大地上的‘城市化妝運動’,正在走美國已經走過的路。其典型特征是為視覺形式美而設計,為參觀者或觀眾而美化,以城市建設決策者或設計者的審美取向為美,強調紀念性和展示性。如景觀大道的修建、城市廣場的興起、為美化而興建公園、以展示為目的的居住區美化、大樹移植之風等。”
“我們應該以歷史為鑒,避免重蹈覆轍,在這塊土地上上演的應該是國外的經驗,而不是他們的失敗與教訓。”俞教授對記者說。
俞教授剖析了中國“城市化妝運動”產生的根源:一是封建專制意識。在當代城市建設中表現為“誰官大誰說了算”,城市景觀變成市長個人意志的體現;二是暴發戶意識。如建大廣場、移載名木貴樹進城等經濟實力與品位不相稱現象;三是小農意識。
令俞教授悲痛萬分的是,某些地方領導居然發紅頭文件要把整個區、整個鎮建成歐陸風格建筑的城市。這是何等的無知“無畏“,是對大地母親的最殘忍的強暴。他說,看到自己家鄉的土地也面臨同樣的厄運,那種感覺就像眼睜睜看到自己的母親遭受欺凌,而自己卻無能救助一樣痛不欲生,悲憤之極,常常想嚎哭。
俞教授說,這幾種意識膠合在一起,往往同時作用于城市建設的決策者、開發者和設計管理者的建設理念,最終使我們的城市景觀在一種幼稚和荒唐的審美標準下發展。實用而高雅的設計被一次次否定,正確而智慧的建議得不到采納,城市景觀受困于誤區。俞教授希望城市建設者,特別是決策者能勇敢地超越時代,擺脫封建君主意識、暴發戶意識和小農意識,使得城市景觀走向健康而光明之路。
為此俞教授提出了他的“反規劃”思想,即城市規劃和設計首先應該從規劃和設計不建設用地入手,而非傳統的建設用地規劃,“反規劃”就是優先規劃和設計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包括維護和強化整體山水格局的連續性;保護和建立多樣化的鄉土生態系統;維護和恢復河道及濱河地帶的自然形態;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建立非機動車綠色通道;建立綠色文化遺產廊道;開放專用綠地,完善城市綠化系統;溶解公園;溶解城市等。
“面對快速的中國城市化進程,城市規劃師和城市建設的決策者不應只忙于應付房前屋后的環境惡化問題、街頭巷尾的交通擁堵問題,而更應該把眼光放在區域和大地尺度來研究長遠的大決策、大戰略,只有這樣,規劃師才有他的尊嚴,建設者和管理者才能從容不迫,城市的使用者才能長久的安寧和健康。從這一角度來講,眼下轟轟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設生態城市的運動,至少過于短視和急功近利,與建設可持續的、生態安全健康的城市,往往南轅北轍。”
“規劃師認識水平的提高,決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懷,以及對現行城市規劃及管理法規的改進,是實現戰略性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保障,而‘反規劃’方法是實現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途徑。”俞教授對記者說。
發展中國的景觀設計學迫切而必要
“中國的城鎮化已被公認為21世紀全球最大的問題之一。未來10-15年內,將有60-70%的中國人口居住在城市,設計人與土地、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是當前的一大難題和熱點,也是未來幾個世紀的主題,所以,景觀設計學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俞教授對記者說。
俞教授介紹當前國內景觀設計學的現狀: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的建筑、規劃、園林、環境等設計學科分別設在建筑類、工程類、環學類、林學類的院校中,人才缺少,以建筑業為例,中國目前只有相當于國際平均水平的1/10的設計師來做相當于國際同行人均5倍的設計任務,而景觀設計的情況尤為嚴重。目前美國大學中有景觀設計學專業近70個,每年培養近3000人,而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沒有一個正式的、國家承認的景觀設計學專業,中國50年來培養的相關人才的總和,也很難說能達到美國每年培養的人才數量,更何況美國的職業教育基本是建立在研究生水平之上的。
“中國目前的城市化進程和城市建設模式則急需綜合型的高級設計人才,所以一個具有完整的設計學概念的學院亟待形成,景觀設計學院正試圖在這方面有所創新。”俞教授說。
俞教授表示,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是在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中心基礎上建立的,具有強大的文理學科群背景和優良創新傳統,無論是在學術上、國內外的社會影響上、人才儲備上,都已具備充分的條件。學院將以國際先進教育的辦學模式如哈佛、MIT、柏克利等設計學院為楷模,并不失北大特色,力爭創辦為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的景觀設計學院。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