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中國的倫敦濕地中心”
admin
2003-03-29
來源:景觀中國網
全球首家在國際性大都市建立的濕地公園倫敦濕地中心距離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僅有25分鐘車程。而擁有1300萬人口的上海日前也正計劃在40公里之外的崇明東灘建設濕地生態示
全球首家在國際性大都市建立的濕地公園倫敦濕地中心距離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僅有25分鐘車程。而擁有1300萬人口的上海日前也正計劃在40公里之外的崇明東灘建設濕地生態示范區,以保護性開發原則搶救這塊日益萎縮的長江口地區最大濕地。
上海崇明東灘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上海市計劃在未來7年中投資約30億元建設崇明東灘國際濕地公園,建成后的濕地公園占地2100公頃,將成為一個包括水(涉)禽招引區、珍稀瀕危濕地物種再引入區、耐鹽植物園區、濕地環境教育中心等功能區在內的濕地生態示范區。
總面積達32600公頃的東灘濕地位于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東端,是國際著名的候鳥亞太遷徙路線(西伯利亞-澳大利亞)上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地。每年有108種、數百萬只濕地鳥類在此育肥、越冬和中轉,其中珍稀保護鳥類有白鸛(Ciconia ciconia)、白頭鶴(Grus monacha)、小天鵝(Cygnus columbianus)等。
“崇明東灘對于候鳥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補給站,”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陸健健教授說,“候鳥在此停留后就要面臨飛越太平洋的漫長旅程,因此在東灘補給質量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候鳥的存活率和生育率。”根據陸健健教授二十多年的觀測,候鳥在東灘地區停留的時間越長,第二年回來時的種群數量就越大。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有降解污染物,凈化水質等生態功能,而崇明東灘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尤為重要。“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向長江排放的水體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各種污染物,” 陸健健說,“東灘的存在相當于一個建在長江口的高效污水處理廠。”
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對東灘濕地生態服務價值進行了貨幣化評估,結果發現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每年就可以帶來46萬元資源價值和環境價值,如果今后得到開發,每年還可創造26萬元的旅游收入和科研價值。
然而“寸土寸金”的東灘濕地在過去數十年中卻受到圍墾、非法捕撈、捕獵等人類活動的破壞,導致濕地規模和生態功能的日益萎縮。
對東灘影響最大的人為影響因素是圍墾,建國以來已有44200公頃灘涂被圍墾成為農田。最近的一次圍墾發生在1998年,圍墾高度僅為海拔2.5米,直接導致東灘濕地的平均寬度縮短到3.5公里,其中草灘平均寬度僅余0.9公里。
大規模圍墾的后果就是東灘鳥類整體數量的下降和種類的減少,小天鵝由原來的300多只銳減為約250-400只,雁鴨類從約4-5萬只降為約3萬只,鶴類數量也逐年下降。此外,東灘的生態功能逐漸退化,區內光合作用利用率僅為0.3%,而國際同類濕地平均水平為2%。
2001年崇明東灘被列入《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下的“國際重要濕地”,2002年中國政府將東灘濕地列為未來5到10年優先保護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東灘圍墾就此終結。
“由于長江帶來的巨量泥沙淤積在長江口,崇明島每年新增土地面積500余公頃,因此過去人們認為灘涂是取之不盡的資源。”40多歲的崇明人沈俊周說,“現在大家已經認識到東灘的價值,把它圍墾成農田簡直就是浪費。”
按照計劃,崇明東灘濕地公園將把建設與開放同步進行,三年達到局部開放,五年初具規模,到2010年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濕地生態公園,以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
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徐祖信說:“西方人用了數百年的時間才意識到環保和經濟是可以協調發展的,我們的幸運在于這一過程只延續了數十年,在上海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邊緣建設這片‘東灘綠舟’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