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四合院需要古道熱腸
admin
2003-02-27
來源:景觀中國網
記者:有人說建筑是城市記憶的物化,北京的四合院代表了北京的民間文化,沒有了四合院的北京,就沒有了老北京的韻味。那么,什么是解決北京危舊房改造的關鍵因素?
黃匯:第一在
記者:有人說建筑是城市記憶的物化,北京的四合院代表了北京的民間文化,沒有了四合院的北京,就沒有了老北京的韻味。那么,什么是解決北京危舊房改造的關鍵因素?
黃匯:第一在于規劃。如西安的半坡村,公元前四千年的村落,那時沒有什么建筑師,但也是有規劃的。中國遺留下來的居住文化非常驚人,老北京皇城的規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一個好的規劃,對于保留北京古城風貌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二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2002年聯合國組織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家專門對中國進行了三年的調查,發出了一個《中國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中國正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速度驚人?,F在發展的關鍵就是走綠色改革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這的確非常困難,但中國走這條路最有利的條件就是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淀,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政府現在已經看到這一點,也正在做這件事,但許多地方還不完善。
記者:近些年,北京的舊城改造、危舊房拆遷力度在不斷加大,如何對待體現老北京人文特點的四合院成了一個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保護與發展這個矛盾怎樣解決?
黃匯:很多人到中國來,不是看中國五十年有什么變化,而是要看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如果把幾千年的文化痕跡都抹去了,我們就什么都沒了。對于我們來說,應該把過去留住,從中學到住宅文化的精華,這并不是只把四合院留在這里,變成北京市的房屋展覽館,而是把歷史上建筑的人文精華提取出來,使我們的房子蓋得更好,讓今天和明天的北京人住得更好,讓這種居住文化延續下去。
對待危改不光是投資,還要投入感情。希望開明的開發商,對四合院有感情的開發商,為四合院做一些事。現在的科技很發達,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危舊房屋改造的例子,是可以借鑒的,也許短期不會得到回報,但可以目光長遠。
記者:在您看來,北京四合院的保護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
黃匯:保護絕不是保留現在這樣的破破爛爛,也決不是花很多錢把房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改造的路很多,危改既要保護,又要改造,還要建設、整治,這不是說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必須有一個具有發展眼光的城市規劃。這個規劃,不只是把馬路擴寬,房子蓋上,好看就行了。要給每一個值得保留下來的院子進行定位,對現狀較差的院子進行改造,這是一個全方位的工作,涉及到人文學、經濟學、社會學、科學、技術等領域,需要系統的統籌和規劃。對四合院的改造,可以說是一種創造,可以讓四合院變得至少不亞于單元房,這樣既可以讓老北京的味道保留住,又解決了居民的居住條件。
記者:如果保留整個區域的四合院,那么這些原來的居民遷出后,舊居怎樣管理,是否會作為旅游景點?如果這樣的話,四合院里沒有了原來的居民,是否會失去它的人文色彩?
黃匯:我不太贊成純粹的克隆,那就成展覽館了。如果有些小區仍然保留了典型的四合院景觀,但是住戶卻都是外來的老板、外國人,人們走進來也不會感覺到老北京的市井文化,所以還要有相關的政策支持,房子還是應該再出售的。
記者:現在有這樣一種爭論,一是“徹底改造”,一是“什么都不要動,等時機成熟再動”,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黃匯:持后一種態度的人是因為他有吃、有喝、有住。10年前我做過一個危改的調查,看到那些居民的條件真的很艱苦,住的狀態實在可怕。一家五口人住在一間屋里,而且有些房子都快要塌掉,這些人憑什么不該解決住房,解放50多年了,還在這里湊和。保護四合院,就應該讓它在那里凝固嗎?四合院的居民曾經告訴我,他們非常不愿搬出去,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家能夠盡快得到改造,這樣的話他們可以繼續住,還有街坊的感覺。
記者:您一定知道華新民女士舉辦《留住四合院》圖片展的事吧,還有廣州的自由攝影人周傳榮在北京艱苦奮斗三年多,就為了拍攝北京的胡同。現在,一個外地人要把北京的胡同通過圖片留下來,一個外國人呼吁保護北京的四合院,對這些,您怎么看?
黃匯:作為建筑師來看這件事,能得到這樣一個思路和一種支持,非常好。他們并不是行業內的人,有的還不是中國人,但是做了那么有益的事,花費了很多精力,非常辛苦,這種對北京的熱愛和這份執著非常令人敬佩,同時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反思。很多北京人也有這份心,但是沒有這個力量和決心做這件事,如果這些人有一份能力就去出一份力的話,北京將建設得更好。我們也呼吁更多的中華民族的子孫來保護北京,建設北京。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