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研究的態度做設計—訪著名景觀設計師王向榮
admin
2003-02-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王向榮1983年畢業于同濟大學建筑系,1986年獲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學位,1991~1995年留德,獲卡塞爾大學城市與景觀規劃博士學位。回國后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被聘
王向榮1983年畢業于同濟大學建筑系,1986年獲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學位,1991~1995年留德,獲卡塞爾大學城市與景觀規劃博士學位。回國后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創立多義景觀設計工作室。2002年6月,他指導的4名研究生,以“尋找遠去的西湖”為題所作的設計方案獲得第39屆國際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大賽最高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日前,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采訪。
記者(以下簡稱記):讓我們從這次獲獎的作品談起吧。請談談作品的設計思想以及設計方案是如何形成的?
王向榮(以下簡稱王):整個方案構思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落實到圖面上花了10多天。這個設計緣于我在2001年4月主持的杭州“西湖西進”可行性研究項目。項目的目的是讓西湖的水循環與周圍的生態環境趨于一種自然的平衡,徹底解決西湖由于生活污水、茶園廢水及有機體造成的淤塞問題,使西湖恢復昔日美景。恰好第39屆國際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大賽的主題是“景觀設計中廢水的綜合利用”。參賽的4名研究生都參加了“西湖西進”項目的研究,做了大量調查和分析,為競賽方案提供了完備的原始數據和理論指導,這是競賽方案取得成功的基礎。參賽時我們選擇了龍泓澗為典型案例進行設計和改造,方案中貫穿了生態、景觀、文化三者和諧共生的設計觀點,通過各種新技術和現代手法闡述西湖悠久的“禪”與“茶”的文化內涵,以新的方式和面貌再現西湖昔日的清水、禪冥、茶香,并通過對水空間的塑造和村莊再設計,使生態原則得以體現和展示,詮釋“景觀設計中廢水的綜合利用”這個主題,從而使整個方案成為景觀、生態、藝術的統一體。
記:參賽之前你們有沒有想過會獲獎,你認為它最打動人的地方是什么?
王:參賽之前我們就自信有實力獲獎,因為除了方案切題之外,我們是一個相互尊重、優勢互補的整體。但我們最后得到最高獎,其中也有幸運的因素。這個設計方案最打動人的地方,應該說是它較好地解決了風景區廢水的處理和利用問題,滿足了大賽主題的要求。生態方面,我們采用過濾、沉淀、吸收等一系列措施,使最終流入西湖的水是干凈的,從而保持自然的生態平衡。景觀方面,我們著力表現了“禪”與“茶”的文化內涵,保存現有的植被,同時采用有利于水凈化和整個文化與景觀環境塑造的鄉土樹種,最終形成景觀、生態、文化的統一。
記:有人說這個作品有模仿早期大地藝術海岸沙丘螺旋紋樣之嫌,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螺旋紋樣不僅在大地藝術中有體現,在很多其他的藝術形式中也有表現。這些基本的形式大家都可以用,關鍵是看你怎么用,用的時候有沒有加入設計者自己更深、更新的內涵。需要解釋的是,我們的成功并不取決于單純的藝術表現形式。之所以采用這個紋樣,是希望能夠產生更豐富的、延續的景觀變化,讓水注入西湖前流經的區域更多,與植物有更親密的接觸,最終達到凈化西湖的目的。
記:你是一位很有個性的設計師,在你的作品中總反映出一些獨特的思想。能談談你對景觀設計的理解嗎? 王:無論做人還是做事,我都希望達到一種平衡。景觀設計中我追求社會性、藝術性和生態原則的相對平衡。社會性是指景觀設計師要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把思想和功能結合起來,切實為使用者的需要服務,這才是設計的本質。做到這一點要做很多調查,分析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所以,做一個設計師先要做一個研究者。藝術性是指你的作品要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和精神上的享受。這要求設計者有很高的修養。修養來自長期的學習,所以說設計師也應該是一個藝術家。此外,設計要符合生態的要求,后期養護便于環保(比方說利用雨水、中水進行澆灌),更要有一個長遠的景觀效果。
記:目前中國的景觀設計正處在與國際交融的特殊階段,有優勢也有劣勢,你對此怎么看?你認為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王:我國現在缺乏有思想、有見解的明星設計師。現在景觀設計師很受關注,機會也很多。但有些設計師單純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作品應有的設計水準,導致各地出現了許多粗制濫造的景觀,這一點不容原諒。至于發展方向是很難預測的,景觀設計中包含多元文化,我們應該用包容的態度對待不同的風格。
記:你創建了多義景觀設計工作室,作為一個教師,同時又是學院的領導,還要主持這個景觀設計室,你怎樣把握這些角色的變化呢?
王:我試圖達到一種平衡。我的生活很充實,但是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每一天都充滿挑戰。去年一年我只休息過兩天,但我對這樣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我必須多實踐、多讀書、多思考、多考察,親身參與景觀設計的全過程,發表論文,出版書籍,每年去國外考察一次,這樣做是為了保持靈感和活力。所有這些角色并不矛盾而且相互補充。相比之下,我喜歡教師、設計師和研究者的身份,因為這些離我的興趣最近,離景觀設計最近。創立設計室是想給我的設計一個載體和依托,商業目的是第二位的。用研究的態度對待每一個項目,這是支持我走到今天的理念。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