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劃師的北京印象:膨脹的市區 一圈圈擴展
admin
2003-02-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膨脹的市區規模--一圈又一圈的城市擴展
生活在北京市區內,起碼有五種感受:一是大,二是多,三是高,四是新,五是快。
一是大,城市攤子鋪得很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開車一
膨脹的市區規模--一圈又一圈的城市擴展
生活在北京市區內,起碼有五種感受:一是大,二是多,三是高,四是新,五是快。
一是大,城市攤子鋪得很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開車一個小時難以到頭,整個城市就像一張攤開的鋼筋混凝土大餅。從道路形態來看,二環、三環、四環、五環,現在開始修建六環了,六環路全長200公里。二是多,人多,熙熙攘攘;車多,車水馬龍;樓多,鱗次櫛比;橋多,疊三架四;廣告多,隨處可見,就連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也各有幾十家,賓館飯店和住宅樓更是多得數不清。三是高,北京市的高樓群此起彼伏,東西長安街、建國門內外大街、復興路、石景山路等,都是博覽高樓大廈的風景線。四是新,在市區內徜徉,映入眼簾的,到處是新的寫字樓、賓館酒店、商店、行政大樓和名稱五花八門的居住區,以及新的立交橋和人行過街天橋。五是快,過去北京地圖幾年一新,后來一年一新,現在是幾個月一新,甚至一月一新了,可見北京變化速度是多么快。有媒體形容:北京速度,世界驚奇。
北京市區的攤子,越鋪越大,城市建設在超常規發展,在千年城市的基墊上大量推陳出新,即使是老北京人都有點找不著北了。市區用地和人口規模的急劇膨脹,勢必極大地增加人流、車流、物資流、訊息流,以及水、電、氣的供應量和廢水、廢氣、垃圾等的處理量,這對偌大城市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如果市區規模無節制地擴展下去,勢必會使城市超負荷運轉,在水資源和各種物資供應、城市新陳代謝、生態平衡、環境保護、交通組織以及社會秩序等方面背上沉重的包袱,就像是給城市套上了一圈又一圈的枷鎖,使其邁步蹣跚,一旦出現天災人禍,就會造成巨大的災難和損失。這是擺在越來越大的當今特大城市面前一個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廣廈圍合的盆地--體育場型的城市空間
北京的建筑,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以四、五、六層為主,高層建筑數量很少,而且層數也只有八到十一層。7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具備了大規模建設高層建筑的能力,于是,高層建筑接踵而起,大量上馬,而且持續多年,居高不下,更有不少高層建筑深入到舊城核心地區和重要景區,影響了舊城區傳統的城市空間格局和風貌。1985年,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頒布了第一個控制建筑高度的規定,之后幾年又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建筑控制的具體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層建筑在舊城區的泛濫。隨著三環路、四環路的拓建,舊城區外圍的高樓大廈層出不窮,二三十層的高層建筑已不稀奇,高層住宅的居住區星羅棋布,再加上11.35平方公里的奧林匹克中心區、將有1000萬平方米建設量的北京CBD、中關村科技園區(包括海淀園、電子城、亦莊科技園、豐臺園和昌平園)等三大功能區的崛起,北京城市正在形成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包圍舊城區的空間發展態勢。也就是說——
從建筑的高度來看,城市空間就像一個體育場一樣,呈現為一個由高樓大廈圍合的凹字型建筑盆地空間形態。
由于北京人口眾多,經濟社會活動格外頻繁,機動車已達180多萬輛,每個單位和家家戶戶都有空調向室外排放熱量,加之城市路面屋面全是硬鋪裝和大量的玻璃幕墻建筑的光污染,還有越來越少雪雨和炎熱干旱天數的增加,以及缺乏大面積的城市森林綠地,北京的城市熱島效應已經明顯化,致使大柵欄、東鐵匠營、西直門、舊城區東北部和西北部等區域成為京城最熱的地方,這不能說與高樓大廈圍合的建筑盆地空間形態沒有關系。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沙塵暴日益肆虐地襲擊北京城,加上城中到處是建筑工地的大量揚塵,勢必加大了北京市區的環境污染程度。
人造的丘陵路面--高架橋多的城市交通
如今駕車行駛在京城的道路上,尤其是三環路、四環路,由于高架橋多,路面起伏,形成了一個丘陵式的路面交通網絡。道路兩側的高樓大廈,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一會兒可見樓的全貌,一會兒只看到樓腰上部,就好像駕船在樓海的波浪上行進。
車過紫竹橋、馬甸橋、西直門橋等高架橋時,丘陵路面的感覺更加明顯。由于高架橋越來越多,致使西高東低的平原城市變成了一個人為的丘陵城市。
對于這樣的地面交通系統,起碼有四種感覺:一是依然堵車,每天上下班行車在市區道路上,車水馬龍,堵車是常有的事,一旦出現交通事故,一會兒被堵的車輛就會排成長龍,堵車現象是北京人出行時的一塊心病。二是影響街景,中間架橋起坡,不但阻隔了街道兩側的樸素聯系,而且隔斷了美好的街景空間,同時給道路兩側的樓廈帶來了交通噪聲污染。三是應變力弱,一旦遇上暴雨大雪,車輛的通行能力就會大大降低。2001年11月7日一場中雪已使坡形路面打滑,致使行車困難,從北向南、從西向東的車輛蝸牛般地行進五六個小時才能回到家里,暴露了北京丘陵路面的交通弱點。四是安全隱患,如果發生天災人禍,比如地震,即使只有一兩處立交橋垮塌,也會給交通系統造成混亂,甚至癱瘓。此外,北京道路交通還有一個特點,由于立交橋類型和行車出入口五花八門,行車限制政策不斷改變,致使外埠車輛進入京城不敢貿然行駛,即使北京人開車,也往往一不小心就會受到違章處罰。
解決北京交通問題,不能總是在地面交通上做文章,高架路和橋修得再多,也是一個脆弱的交通體系,必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交通體系。
目前北京“中”字型的地鐵系統是供不應求的,與東京、柏林、莫斯科、羅馬,甚至臺北的地鐵相比,都是相形見絀的,不能四通八達、滿足居民出行的需要,更不要說實現居民區500米就能見到地鐵出入口的要求了。于是,這就引出了像北京這么大的城市必須加強加快地下綜合交通建設的話題。據說,莫斯科在二戰時期都沒有松懈地下鐵路的建設,致使如今的地下交通四通八達,十分方便,而今天的北京,有實力更有迫切地需要來興建完善地下交通系統,以便極大地緩解地面交通。
今古齊觀的古都--樓海尋古的歷史文化名城
由于新中國成立之初歷史的原因,依托舊城拓建首都。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明清古城墻和大部分城門樓拆了,不少牌樓移了或拆了,有的河蓋了板,許多胡同和四合院改造了,拆平房,建樓房,在舊城區大量見縫插樓,致使舊城平緩開闊的空間、綠樹成蔭的環境被大量的高樓分割和包圍。改革開放以來,北京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西單、王府井煥然一新,亞運村拔地而起,隨著二環、三環、四環的拓建,朝陽、海淀和豐臺區高樓云集,建設面貌日新月異,各色各樣的高樓群、立交橋、機動車、大廣告等,展示出北京市已經成為一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城市。
如今站在市區高處,你看到的必然是一個樓廈如海、車流如織的城池,除了故宮、天壇、雍和宮、國子監、鐘鼓樓、白云觀、北海、中南海和頤和園、大觀園等古建筑群外,大部分古跡、古建筑、古園林都淹沒在浩瀚的樓海之中。盡管北京公布了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第二批1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總占地面積約1278公頃,僅占舊城總面積的21%,當然還有60多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0多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散布其間,與現代化的偌大京城新貌相比,很難說北京城不是一座在現代化的樓海中尋找古文化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即便俯視舊城區,也是新建區面積多于古跡古建筑的占地面積,眼見得乃是一個今古齊觀的古都形象。
瀏覽過歐洲的一些歷史古城之后,不由得會讓我們感覺到,我們的一些歷史文化名城,有點像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尋找古代文明的碎片。
世界上像羅馬、雅典、巴黎和北京等著名古城,所以能夠成為各自國家的首都,在于其始終代表、延續、展現著民族傳統文化的光輝和歷史的卓越成就、珍貴遺產、文明信息,既反映昨天的輝煌,又體現今天的偉業。針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現實,不能不說我們在保護古都風貌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尤其是舊城區,乃是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不能再生的財富,古都規劃和建筑藝術集大成的經典。北京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極其重要,必須慎重對待,起到表率作用,真正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優秀典范。
擁擠的現代建筑——呼喚綠色的城市環境
古代的北京城,城市空間格局是獨具一格的。以故宮為中心,中軸線明確,兩側建筑布置對稱有致,高度組合節律有序,形成城市平緩開闊的天際空間。新中國成立以后,傳統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形式逐漸發生了變化,火柴盒式的多層建筑多了起來,后來又強調民族形式,出現了一些大屋頂式的現代建筑,有些被形容為“穿著西服,戴著瓜皮帽”的建筑。改革開放以來,玻璃幕墻、瓷磚貼面、挑檐門庭的建筑涌現出來,如果站在景山山頂上環望舊城四周,大量50至100多米高的高樓大廈幾乎圍合成一個新的城墻。
曾記得,首規委為了避免市區土地被建設項目占滿,營造北京的綠色環境,規劃在市區300平方公里中心地區外圍劃定了245平方公里為綠化隔離地區,除了農村建設和道路等市政建設用地外,必須保證有130平方公里的綠色空間,以便構成一個城市的有氧綠環。但在開發浪潮的沖擊下,千方百計搞建設和違法建設行為屢禁不止,致使城市綠環不斷被蠶食。觀看2002年4月第一版的新北京城區圖,五環路之內,除了奧林匹克公園、圓明園、頤和園、朝陽公園、窯洼公園、玉淵潭公園大型綠地外,其他園林綠地呈現出來的只是星星點點。面對現代建筑擁擠的形勢,北京仍在呼喚著綠色的城市環境,以實現綠色北京的夢想。
2002年,北京在出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同時,又出臺了北京綠地系統規劃,計劃2008年之前,山區林木覆蓋率達到70%,五河十路兩側完成23000公頃的綠化帶建設,建設12000公頃綠化隔離地區的綠化,建成面積760公頃的奧林匹克公園等,并有七條楔形綠地從不同方向溝通市區與郊區。“綠色奧運”之時,北京將形成青山環抱,三環綠色生態環繞,十字綠軸,七條楔形綠帶從郊區入市區,公園綠地星羅棋布,各類綠地由綠色通道串聯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
綠染立交橋畔,綠浸皇家園林,綠襯城市景觀,綠入百姓生活,全新打造首都之肺,碧綠“翡翠”撒綴京城,使北京成為綠陰掩映的花樣京華,我們期盼這一天的到來。
(作者為建設部全國市長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任致遠
文/任致遠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