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規劃方案略覽(1949-1993)
admin
2002-12-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 巴蘭尼克夫方案
時間:1949年12月
提出人:巴蘭尼克夫,蘇聯市政建設專家。
簡介:發展大工業,以提高工人階級所占人口的比重。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建設首都行政中心。第一批
■ 巴蘭尼克夫方案
時間:1949年12月
提出人:巴蘭尼克夫,蘇聯市政建設專家。
簡介:發展大工業,以提高工人階級所占人口的比重。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建設首都行政中心。第一批行政房屋,建在東長安街南邊;第二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門廣場外右邊;第三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門廣場的外左邊,并經西長安街延長到府右街。
■ 梁陳方案
時間:1950年2月
提出人:梁思成,清華大學營建系主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陳占祥,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企劃處處長。
簡介:展拓舊城外西郊公主墳以東、月壇以西的適中地點,有計劃地建設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在行政中心區建設新中軸線,行政中心區南部建設商務區。各分區配套住宅,以減少交通的發生。整體保護北京古城,對古城區的建筑以整治、修繕、利用為主,突出其文化、歷史價值。
■ 朱趙方案
時間:1950年4月20日
提出人:朱兆雪,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工程師;趙冬日,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建筑師。
簡介:行政區設在全城中心,總面積6平方公里,可容工作人口15萬人。中央及政務院擬暫設于中南海周圍,將來遷至天安門廣場及廣場右側;于和平門外設市行政區;創城市東西建筑軸線,與原有的南北中軸線并美。
■ 《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
時間:1953年11月
提出者:中共北京市委規劃小組
簡介:北京舊城重要建筑物是皇宮和寺廟,而以皇宮為中心,外邊加上一層層的城墻,這充分表現了封建帝王惟我獨尊和維護封建統治、防御農民“造反”的思想。
行政中心區設在舊城中心區,將天安門廣場擴大,在其周圍修建高大樓房作為行政中心。將中南海往西擴大到西皇城根一線,作為中央主要領導機關所在地。把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特別要把它建設成為強大的工業基地和技術科學的中心。
要打破舊的格局所給予的限制和束縛,改造和拆除那些妨礙城市發展的和不適于人民需要的部分;對于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筑物,必須加以區別對待。對它們采取一概否定的態度顯然是不對的;同時對古建筑采取一概保留,甚至使古建筑來束縛發展的觀點和做法也是極其錯誤的。目前的主要傾向是后者。
■ 《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初步方案》
時間:1957年3月
提出者:北京市都市規劃委員會
簡介:北京不只是我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而且還應該迅速地把它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基地和科學技術的中心。10年左右完成對北京舊城的拆除改建,即每年拆100萬平方米左右的舊房,新建200萬平方米左右新房,10年左右完成城區的改建。行政中心區設在舊城,將天安門廣場擴建至二三十公頃。中央領導機關將要設在天安門廣場的附近,或者沿著市中心區的幾條主要街道修建。
■ 《北京市總體規劃說明》
時間:1958年9月
提出者:北京市都市規劃委員會
簡介:把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還要把它迅速地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基地和科學技術中心。
城市建設著重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特別為加速首都工業化、公社工業化、農業工廠化服務,要為工、農、商、學、兵的結合,為逐步消滅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的嚴重差別提供條件。
對北京舊城進行根本性的改造,堅決打破舊城市的限制和束縛,故宮要著手改建,城墻、壇墻一律拆掉,拆掉城墻后,濱河修筑第二環路。天安門廣場是首都中心廣場,將改建擴大為44公頃,兩側修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大廈和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南海及其附近地區,作為中央首腦機關所在地。中央其他部門和有全國意義的重大建筑如博物館、國家大劇院等,將沿長安街等重要干道布置。
■ 《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
時間:1983年
簡介:確定北京城市性質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經濟中心”和“現代化工業基地”。
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建。在近郊,發展起十幾個相對獨立的新建地區,與舊城區共同組成北京市區。舊城區和各新建區之間,以及各新建區之間,保留了綠化帶或成片的好菜地和高產農田,使市區形成了“分散集團式”的布局。
逐步改建舊城,劃定舊皇城范圍內為文物古跡重點保護區,距故宮、景山的圍墻250米以內的地區,一般只準建二三層(高度在9米以下)樓房;在250米以外的舊皇城范圍地區,一般也只能建五六層(高度在18米以下)樓房;整個舊城的建筑高度,以四、五、六層為主。
■《北京1991年至2010年城市總體規劃》
時間:1993年
簡介:延續了以舊城為中心并向外發展的城市布局模式,提出“20年內完成舊城及關廂地區的危舊房改造,改變落后面貌,大力向新區和衛星城疏散人口”。
首次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作為獨立的章節,提出從整體上保護北京舊城,包括:保護與發展傳統城市中軸線;注意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平面;保護與北京城市沿革密切相關的河湖水系;保持原有的棋盤式道路網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等等。(王軍編撰)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