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世界休閑之都還缺什么
admin
2002-12-05
來源:景觀中國網
有關杭州打造世界休閑之都的探討,始于2001年下半年杭州定位“愛情之都”是否準確的討論,隨后便提出了休閑之都的概念。無論是愛情之都還是休閑之都,如果一個城市要用市場的
有關杭州打造世界休閑之都的探討,始于2001年下半年杭州定位“愛情之都”是否準確的討論,隨后便提出了休閑之都的概念。無論是愛情之都還是休閑之都,如果一個城市要用市場的規則來經營和運作,就要符合市場的規律,所以城市定位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受眾———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隨著社會的前進而不斷開拓新的觀念。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城市形象的定位,前后要有連貫性,如香港城市形象先后為“購物天堂”、“萬象之都”、“動感之都”,其整體發展圍繞著一個中心相輔相成,變中有序。
今日杭州非昔日之錢塘。由于杭州所轄區域的擴大,使得大杭州概念下的世界休閑之都的打造更增添了前進的困難。
打造休閑之都的背景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在世界休閑之都有其發展的大背景:首先,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杭州營造世界休閑之都奠定了穩定的經濟環境。據國家統計局相關報道,預測到2020年我國GDP將以年均7.3%的速度遞增,GDP總量將超過35萬億元,GDP世界排名第三。其次,我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為杭州這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聞名世界的旅游風景文化名城開拓了廣闊的市場。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國,而且浙江旅游外匯收入一直居全國第6位,杭州又是浙江旅游業的龍頭老大,其發展的前景自不必說。另外,外部環境對杭州打造世界休閑之都極為有利。2000年杭州被聯合國人居中心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2001年再次被聯合國人居中心評為“人居環境改善國際最高獎”,前不久杭州又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將于2006年在杭舉辦的世界休閑博覽會更為“杭州休閑”走向世界掛上了標簽。隨著經濟的發展,未來15年內,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將普遍進入“休閑時代”(美國學者預測)。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也預示著這種趨勢,杭州積極營造世界休閑之都,可謂搶占了中國休閑市場的先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GDP只是經濟的GDP,發展的有利因素也只是外界的宏觀環境,這些都與具體的運作層面有很大的距離。而擴大后的杭州,城鄉居民的生活狀態差別較大,精神文化生活也明顯跟不上經濟的發展,這是一種極為不平衡的狀態。打造世界休閑之都要有“養眼”的文化名片,要想成為國際性的休閑城市,杭州要做的還太多太多。
休閑業和旅游業有差別,也有重疊和交叉,因此給研究和統計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但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只從他們為個人社會活動提供的服務看,具有很多的相通之處,所以無論休閑者、旅游者,還是兼而有之,都期望享受休閑之都提供的休閑環境。休閑環境的要求要比旅游環境苛刻的多,除杭州市最大的休閑區———環西湖旅游圈外,還需要更多的休閑項目、休閑設施和更大范圍的休閑環境。
“長三角”中的互補定位
在今年第十四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上海構建世界第6大都市圈的規劃成為上海挺進世界級城市的重要舉措。上海聯手的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14個城市,將在交通、生態、市場形成、服務體系等方面進行大的整合和合作。經濟發展中的順勢聯合勢必導致大文化圈的形成。杭州是世界聞名的旅游風景文化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江南秀美城市之尊的杭州在這樣一個都市圈中,在“長三角”越變越小的趨勢下如何定位,是需要認真探討的。杭州在整體經濟發展和城市功能定位上應堅持與上海發展以優勢互補為主的原則。欲建世界休閑之都的杭州,尤其要在居住環境、生活便捷性、休閑狀態和休閑形式上形成自己的風格。上海要發展成為金融、貿易、經濟等方面的國際大都市,其文化形象也定位在國際品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電視節、上海旅游節、數百個國際性大展會、大師杯網球大賽和F1賽事等大型國際活動的渲染,使“長三角”的龍頭翹得高到掩蓋了龍身的光芒。杭州只有深度挖掘自己的特色,才能避免陰影效應的影響。精心打造西湖博覽會,文化餐飲業、娛樂業不斷推出高品位、優雅而閑適的休閑項目,采取與上海世界級的文化形象錯位發牌的合作和競爭策略。
與此同時,杭州還有一個形象宣傳、重構和再認的問題?!昂贾荨痹缫衙曉谕猓谶@個現有無形資源的基礎上轉換概念,重新定位,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杭州早已在國際上擁有旅游美名,歷史文化資源豐厚,自然景觀優美;問題是重新定位后的城市給旅游者和休閑者的印象,如何與城市先前的旅游形象一脈相承,變原有的形象資源為樹立新形象的基礎,使新的形象更加鮮明且符合城市的文脈,也與欣賞者和市民的內心切合,而不產生過大的反差或形象上的斷裂。
“普遍有閑”環境的塑造
杭州素來是“有閑”的城市———早在13世紀,杭州就有“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的美譽。自繁華之錢塘到20世紀90年代末,杭州的“閑”都是圍繞著西湖的特殊歷史情韻和風光而進行的,休閑的范圍和對象都不具有廣泛性。
休閑消費會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長,而且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2500美元這一臨界值時,休閑消費的增長速度會快于經濟的增長速度,社會便進入休閑消費的急劇擴張期。杭州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可見杭州的居民已經具備了休閑消費的經濟能力,休閑的對象擴大了,休閑的內容也不可能僅局限于西湖(包括文化和地域兩個方面)一隅。
而杭州現有的休閑方式與世界休閑之都的內涵還有相當的距離。在發展傳統休閑項目和休閑方式的同時,要做合理的調整,從餐飲、娛樂、服飾等向更高層次的休閑內容發展,使休閑具有高雅的品質,如休閑設施、標志性休閑場所、文化設施建設,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城市自身的休閑韻味、城市的歷史文脈、市民的休閑意識、休閑狀態,使整個城市都洋溢著生活情趣上的時尚,而不是時髦,這些都是休閑之都的無形資產。但是,杭州在向世界休閑之都邁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如城市建筑問題、城鄉發展問題。城市需要記憶,沒有記憶的城市是無法解讀的,而城市的記憶與城市建筑又是相互佐證的。杭州在發展過程中,建筑與城市整體形象定位不符之事也時有發生,如杭州市區內橋梁的拆舊建新、玻璃幕墻事件等。
由于杭州地理區域的擴大,蕭山等地的并入,使杭州市民的消費習慣差異化加大、文化多元化。杭州欲建設世界休閑之都,就要走跳越式發展之路:突破中心城市功能階段,進入城鄉一體化發展階段。城鄉一體化是城市發展的最高階段,這時城鄉職能一體化、空間一體化、生活質量的差別淡化、農民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之間的差別不再表現為人們之間的素質、文化和生活質量、休閑方式上的不同,而只是職業上分工、資源的互補、要素的優化組合。城鄉一體化的城市發展之路是杭州打造世界休閑之都的有利的助推器。
幾年之后的杭州是否會營造一個“普遍有閑”的社會環境,能否構建一個讓世界、讓上海艷羨的“玩”的天堂、生活的佳境呢?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