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海縣發現一處封閉式古建筑群
admin
2002-11-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古建筑群鳥瞰
古民居和鵝卵石鋪就的小巷
古民居和鵝卵石鋪就的小巷
古建筑上的門飾雕刻
臺州式的臺門
浙江省寧海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近日在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處規
古建筑群鳥瞰
古民居和鵝卵石鋪就的小巷
古民居和鵝卵石鋪就的小巷
古建筑上的門飾雕刻
臺州式的臺門
浙江省寧海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近日在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處規模恢宏、布局奇特的古建筑群,該建筑群位于寧海桑洲鎮麻山片陳家村,當地人稱之為“陳家三退”。“退”是寧海方言,意為一排房子,所以這“陳家三退”也就是一陳氏家族聚居的豪門大宅。昨天,記者前往陳家村,對這一古建筑群進行了一番探訪。
“陳家三退”地處群山環抱的麻岙自然村,前鄰甬臨公路,后靠同三高速公路,自然環境優美。據陪同的業余文保員介紹,村口的一條大道是古時的驛道,即官道。從這條驛道折右拐進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巷,隨即便看到了“陳家三退”的一個個院落。門口的花壇石欄、照壁,門框上精美的木雕、石雕,屋頂上的馬頭墻以及院子里一個個用鵝卵石鋪成的銅錢形地面,無不顯示著當時主人的殷實和富足。
登上旁邊新樓的屋頂,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古宅群由9個院落組成,總占地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9個院落之間分別由兩條南北走向的小巷和兩條東西走向的通道相隔,其平面恰似一張“井”字形的“九宮格”。現在,這些院子里住著村民,其中的一位中年女主人告訴記者,她不知道這房子是哪一年造的,只知道她爺爺的爺爺就居住在這里了。
這一古建筑群內的防護設施相當嚴密,各個院落之間均有高墻相連,僅在東西南北各留一個出口,當四門緊閉時,整個古宅群便成一個封閉的整體。當地村民七嘴八舌地向記者介紹說,這些房子是方孝孺的一個親戚當初為逃避方孝孺誅連十族的災禍,退隱到此而建造的。
陳家古宅群內的生活設施也相當完備:布滿青苔的水井內井水伸手可及;建于清道光四年的“別業書院”,多年來一向令陳氏族人自豪,據記載,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當時的陳氏裔孫貢生陳敬吉看到族人尚武輕文,很想改變這一局面,便贍田三百石,創建了“別業書院”,規勸族人子弟在此讀書,使得陳家古宅內更是人才輩出。
如今,經歷了幾百年風雨的古宅已是千瘡百孔,一片蕭條。只有那些不愿離開故土,守著祖宗留下來的幾畝山林田地過著清貧生活的老人,還在向人們訴說著曾發生在古宅里的奇聞軼事。
據寧海縣文管會的工作同志介紹,這一古宅群屬清代建筑,目前除少數房間因早年遭火災被改建成磚混樓房之外,其余部分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旅游開發和文物研究價值。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