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徹底改革舊體制抓住歷史發展機遇
admin
2002-11-07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中國用20年時間擺脫了貧困陷阱,進入下中等收入的國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變成高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這期間工業化速度加快,經濟持續增長。包括建筑業在內的第二產業增速最快
中國用20年時間擺脫了貧困陷阱,進入下中等收入的國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變成高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這期間工業化速度加快,經濟持續增長。包括建筑業在內的第二產業增速最快、貢獻率最大。但面臨挑戰體制問題多多令人擔憂。
20年上了一個臺階
從1980年到2000年這20年,我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9%。這個速度持續的時間之長在當代經濟發展當中是少見的。而且,這個速度之快也是二次大戰以后在各國經濟發展史上少見,像現在我們說90年代發達國家平均增長速度大概是在3%左右,最活躍的美國經濟,在克林頓時期也就是4%-5%的增長率。發展中國家90年代以來,平均是在4%-5%這樣一個增長速度。那么最活躍的時期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以韓國和新加坡為代表,新加坡經濟增長速度沒有超過8%,韓國沒有超過7%,這已經稱作東亞新興工業國的奇跡了。
有了20年的高速增長,使得我們國民經濟的格局和總的發展水平有了一個階段性的或者是根本性的提升。
不再是低收入窮國
第一個指標就是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以及相應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水平。
改革開放之前,我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390元,當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一比三,我國人均是100多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當時的分類,一個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如果低于180美元那就是最窮的國家,叫做低收入的窮國。那么,現在我們的情況是什么樣子呢?到2000年,我們完成的國民生產總值是9萬億元左右,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陸人口為12億,人均是7000多元,就是900多美元。我們所說的大數接近一千美元,是什么概念?按照世界銀行根據1981年的美元價格的劃分標準,一個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如果達到了750美元以上,叫做下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如果達到了1560美元這個水平,叫做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如果達到了2100美元的水平,叫做上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如果達到了8000美元,叫做高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如果達到12000美元,叫發達國家。據此判斷,我國1978年人均不到200美元,是標準的低收入窮國。經過20年我們現在接近1000美元,是一個正處在下中等收入向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大體是這樣,速度很快,因為經過20年我們實現了一個階段性的提升。
我們講日本人當年完成這樣階段的提升,就是從低收入到下中等收入用了42年。我們用的時間比它少了一半,而且日本作為后發展的工業化強國,公認是速度快的,因為這個階段的條件最困難。這個階段想實現跳躍的話,要突破一個貧困的陷阱。一個國家一旦進入下中等發展階段,就步入了工業化加速的軌道。但是在這之前有一個貧困的累積性效應,就是說胖的越胖,瘦的越瘦。為什么窮?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字因為你“窮”,窮困可以再造窮困。一個地方窮就是人均收入少,這就意味著儲蓄少,儲蓄少意味著從儲蓄轉化為投資的能力就弱,新創造的企業就少,新上馬的工程項目就少,新項目少意味著新創造的就業崗位就少,人均收入就少,人均收入少就窮。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