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時事  /  正文

中國十個項目入選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標準,土人設計參與完成四項

景觀中國 2023-05-11 來源:景觀中國
原創
《中國NbS典型案例》英文版正式發布,十個項目入選NbS全球標準,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及其土人設計團隊參與完成其中四項。
圖片



圖片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指保護、可持續管理和恢復自然的及經改變的生態系統的行動,這些行動能夠有效地、適應性地應對社會挑戰,并為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提供惠益。NbS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NbS與中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等理念相契合,為建設生態文明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切實路徑。


應對社會挑戰,守護全域自然——NbS專題會

4月25日,為響應第54個世界地球日,增強全社會關注和保護自然的意識,加深各方對NbS的理解,推動NbS在相關領域的實踐應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代表處與IUCN中國會員網絡秘書處聯合舉辦“應對社會挑戰,守護全域自然——NbS專題會”。

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陳丹紅出席“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概念、內涵與發展應用潛力”高端研討會并致辭,IUCN副總干事斯圖爾特·馬格尼斯(Stewart Maginnis)以線上視頻的方式發表致辭。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俞孔堅教授作為NbS項目的實踐者,介紹了《基于自然治愈地球的中國模式》。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盧麗華副司長進行了《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NbS應用展望》主旨報告。IUCN生態系統管理委員會NbS專家組組長埃馬紐埃爾·科恩-沙姆(Emmanuelle Cohen-Shacham)博士,以視頻形式介紹了“NbS從概念到實施”的基本框架,為設計、實施、評估、調整和改進NbS干預措施提供參考。自然資源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羅明主任生動地介紹了《中國NbS典型案例》英文版的編輯和出版過程。


圖片
專題會現場


《中國NbS典型案例》英文版

在現場150余名觀眾的共同見證下,IUCN與自然資源部正式發布了《中國NbS典型案例》英文版(Towards Nature-based Solutions at scale: 10 case studies from China)(請點擊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node/50761下載和閱讀報告)。

圖片
《中國NbS典型案例》封面


這是雙方合作發布的首份英文國際知識產品,向世界展示了NbS在中國自然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中的十個應用案例。在英文版報告中,每個案例都增加了針對NbS全球標準的對照分析,并以雷達圖的形式呈現了分析結果,使案例的NbS色彩更加鮮明。報告為推動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智慧、貢獻中國方案打開了新窗口。


圖片
報告發布現場


《中國NbS典型案例》中的十個案例:

  • 官廳水庫流域治理

  • 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

  • 云南撫仙湖流域治理

  • 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保護修復

  • 錢塘江源頭區域保護修復

  • 江西婺源鄉村建設

  • 東北黑土地保護性利用

  • 重慶城市更新

  • 廣西北海陸海統籌生態修復

  • 深圳灣紅樹林濕地修復


其中,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及其土人設計團隊參與設計其中的項目有:

#1  江西婺源鄉村建設

婺源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皖浙交界處,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稱,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傳統村落與明清古建遍布鄉野。巡檢司村便是其中一處自然資源優良、耕讀文化厚重的徽州古村落,是賦春鎮嚴田村現轄的五個自然村之一。受盆地內有限資源和經常性局部災害的影響,巡檢司衍生了以整體農業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持續利用為目的的“生態節制”行為,包括土地節制(順應地形建村,不破壞自然格局)、植被節制(保護風水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水資源節制(維護水口,挖塘蓄水、建筑存水)等,堪稱農業時代基于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圖片
江西婺源鄉村現狀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巡檢司村長期自給自足的農業自穩機制和傳統的農業生態景觀被破壞,人口大規模外流,面臨逐漸凋敝的困境。2015年,上饒市、婺源縣和賦春鎮各級政府領導開拓創新,積極開展鄉村振興活動,創造各種條件,引進了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帶領的設計團隊。團隊以“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舊共生、與民共榮”的理念,開始在巡檢司村實驗“望山生活”——踐行一種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有鄉愁的生活實驗,探索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

“望山生活”以綠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推動鄉村振興和美麗中國的建設,踐行生態文明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以詩意棲居、生態優農、全域旅游、研學實踐和文創藝術五位一體的“望山生活”正在巡檢司村生根開花,在為村民及游客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帶動了鄉村的振興,自然生態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高效利用,凋敝的鄉村和社區重新煥發生機。巡檢司案例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中國實現鄉村振興的成功實踐。


圖片
舊宅修復對比
圖片
望山生活館、匯秀橋改造前后對比
圖片
圖片
理想人居與鄉土景觀研學
圖片
望山田野舞臺


#2  廣西北海陸海統籌生態修復

北海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北部灣東北岸,地形平坦開闊,三面環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組成城市。北海海域生物資源豐富,擁有紅樹林、海草床及珊瑚礁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具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科學研究價值。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是我國南部沿海“庫塘-河流-近海”復合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更是北海市的中心綠肺、核心綠廊。公園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紅樹林資源9種、瀕危動植物17種、中日及中澳共同保護的候鳥各86種、38種。北海市著名旅游景點——銀灘以“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氣清新”六大特點聞名,有“天下第一灘”的美譽。

北海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受季風環流影響,氣象系統復雜。并發或交替出現的干旱、洪澇、臺風等多種氣象災害,對該地區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此外,近年來馮家江流域污水直排入海,導致銀灘海水浴場及周邊水域有害菌群超標,銀灘部分區域含泥量增高。上述問題已對銀灘的水質及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海時強調,要做好珍稀植物的研究和保護,把海洋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區域建設好。北海市及時進行了“生態立市”的戰略部署,協調生態保護與城市發展,實施陸海統籌的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圖片
治理前的人工養殖塘
圖片
治理后,垂直江堤恢復為生態駁岸。
圖片
治理后,鳥類在江中灘涂覓食。
圖片
治理工程清退了明渠兩岸的棚戶建筑,恢復了生態河道。


#3  云南撫仙湖流域治理

撫仙湖位于云貴高原,屬滇中盆地中心、南盤江流域西江水系。該流域內有撫仙、星云二湖,流域總面積1098.49平方公里,位于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中的“無量山-哀牢山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是維系珠江源頭及西南生態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是區域協調發展和滇中城市群建設的重要保障。

撫仙湖是我國蓄水量最大、水質最好的貧營養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資源總量占全國湖泊淡水資源總量的9.16%,長期保持I類水質,是我國重要的戰略備用水源。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周邊分布維管植物464種,2017~2019年度監測記錄的魚類物種共32種,與歷史資料綜合共計48種。在動物地理區劃上,撫仙湖地區記錄有196種鳥類。通過查詢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北京大學聯合開發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工具BIA,撫仙湖25公里半徑范圍(含星云湖)內有IUCN物種名錄收錄的極危物種1種、瀕危物種4種、易危物種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二級保護動物46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186種。

撫仙湖由于其獨特的低緯高原構造,動態水流少,其換水周期理論值超過200年,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湖水一旦污染,極難恢復。2002年,撫仙湖曾大面積暴發藍藻,水質由Ⅰ類降為Ⅱ類。星云湖藍藻水華頻發,水質重度污染,一度降為劣Ⅴ類。

云南省政府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撫仙湖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使撫仙湖一灣碧水得以永續,多年來不懈努力。2017年,撫仙湖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納入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程總投資97.2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獎補資金20億元。


圖片
治理前水質污染、渠道硬化
圖片
治理后水質改善、生境豐富
圖片
治理后植被豐富茂盛
圖片
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4  重慶城市更新

重慶市位于我國西南部長江上游,是一座建在山脊上的特大城市。該市有數座綠色山脈,包括大巴山、吳山和武陵山。長江在城市中穿過,并與吳河、岷江和其他支流相連,在城市中心地區與嘉陵江相連。重慶擁有“四山三谷兩河”的自然地理景觀和健康的生態環境基礎,是一座依山而建、依水而圍的城市。

中心城區受長江、嘉陵江及周邊山脈的影響,處于典型的生態敏感性高、人類活動密集的嶺谷區。城市總人口的25%生活在僅占市域面積5%的區域上,該區域每年GDP達總GDP的43%,環境和自然資源壓力巨大。這也導致了生態系統服務(如氣候調節)的減弱和明顯的城市熱島效應。

為增強防災減災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和居民福祉,政府將山、河、林、田、湖、草地等生態系統管理與城市更新相協調,實施了一系列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提升工程。其中,相關單位決定在城市中建造公園以緩沖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潼南大佛寺濕地公園原址主要由福河沖刷出的潮灘組成,多為沙礫,滲水嚴重,河岸建有硬化的防洪堤。設計團隊通過實施以自然為基礎的干預措施,恢復了泥灘動植物的棲息地,建立了生態河堤,并在城市地區創建了嶄新的濱江濕地公園。


圖片
公園原狀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重慶潼南大佛寺公園現狀實景


編輯 | 王慧嫻、周舟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