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明天西湖新格局
admin
2002-09-25
來源:景觀中國網
今年初,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構筑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宏偉藍圖,杭城正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但西湖永遠是杭州的根,杭州的發展永遠離不開西湖。新世紀,西湖的
今年初,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構筑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宏偉藍圖,杭城正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但西湖永遠是杭州的根,杭州的發展永遠離不開西湖。新世紀,西湖的保護和發展將面臨怎樣的新局面?杭州乃至省內外的人們關注著這一點。國慶節,整合一新的西湖南線景區將向市民撩開面紗,更大范圍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也將全面展開,從中向我們傳遞了新世紀西湖保護與發展的一些全新理念——
透視明天西湖新格局
西湖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
杭州市規劃局的總規劃師李子松實在太忙了,只能抽間隙接受我們的采訪。杭州市的新一輪總體規劃不久就要提交人大討論,他們要描繪的,幾乎是一個全新的杭州。
今年初,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構筑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宏偉藍圖,杭州城市建設重心開始由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時代”,邁入以錢塘江為軸線的“錢塘江時代”。
城市建設重心的離去讓西湖如釋重負。李子松對此頗有感喟:過去,西湖的保護和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成了“死對頭”。西湖因為城市的發展而日益“變”小,而杭城的發展卻因西湖的存在而縮手縮腳。
杭州大都市戰略的實施,徹底破解了這一“魚和熊掌”的難題,為西湖的綜合保護整治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據介紹,在新的規劃中,杭州的建設模式已由過去的“拆老城,建新城”轉變為“建新城,保老城”。跨江的發展,為老城區騰出了空間,構筑現代化大都市與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形成了良性互動的關系。
據說,有人對杭州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的說法不認同,他們說,杭州的根在西湖,杭州的發展永遠脫離不了西湖。的確,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絕不是意味著西湖不重要了,相反是要更好地保護西湖。西湖保護與大都市建設雙管齊下,錢塘江兩岸重在建設,展示現代化大都市風采;西湖周圍重在保護,展示古都的千年神韻,走出一條“雙贏”路子。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錢塘江時代”會帶來杭州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新高潮的話,那么圍繞西湖,也會呈現一個杭州文化建設的新高潮。西湖同樣面臨著自己的一個新時代。
親民:西湖整治的主題
在歷史上,許多西湖的整治,出發點并不是為了游樂,而是百姓生計。白居易筑堤蓄湖,是為了農田灌溉。蘇東坡復六井引西湖水,是為了杭城民飲。親民,是許多西湖整治工程能流芳百世的真正原由。
如今的西湖,當然不承擔灌溉、飲水的功用,但為民謀利,依然是西湖綜合保護整治的出發點。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還湖于民”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次的南線整合寫下了一個精彩的篇章。西湖南線整合不僅動遷了400多戶沿湖而住的居民和單位,還全部推倒了公園所有的圍墻、圍欄,綿延3.5公里的綠色長廊,成了杭州最大規模的“市民公共綠地”,這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在湖濱路改造的方案論證中,原來準備取消公交線路,封閉路面車道。但是,杭州市領導堅持要設置公交線路,讓市民容易進出:“我們花了那么多錢,整治湖濱,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老百姓能充分地享受西湖。”
同樣,在規劃中的“西湖西進”、北山路保護與改造等工程中,也都最大限度地體現了西湖的開放性、公眾性和可達性。杭州市委、市政府已經承諾:西湖綜合整治后,沿湖所有公園和景點都將免費開放。親民,永遠是西湖保護整治的主題。
西湖也要“上岸進城”
這次西湖保護整治的重點都是在沿湖地帶,開辟了西湖向城市滲透的一個新視角。
過去,人們常說:西湖太小了。但是,如果我們把西湖和城市融合在一起,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時候,西湖的發展有了一個全新的天地。
即將拉開序幕的湖濱路整治,將成為拉近西湖與城市距離的重頭戲。杭州園林設計院的設計師為我們描繪了新的設想:現有的湖濱機動車道將改走地下隧道,使原來僅20米左右寬的湖濱綠帶改造成寬達40米以上的濱湖綜合休閑綠地,大量的室外休閑設施,與湖濱商業建筑貫通一氣。
湖與城的界限模糊了,在這樣的濱湖綜合休閑綠地里,不僅可觀湖賞景,還可購可游,可游可憩。這分明是城市生活的一種延伸。有人把未來的湖濱稱為城市的“客廳”。
西湖向城市滲透,也許西湖水將成為先鋒。在這一點上,中外設計師們想到了一起。在美國SWA集團和美國捷得建筑設計事務所構思的湖濱地區商業街方案里,一條或寬或窄的城市溪流,將西湖水導入延安路以西,把大大小小的公園、綠地、廣場連成一串,并串起眾多的歷史文化元素。湖濱地區眾多的建筑成為臨水建筑。
一個更大膽的設想已得到廣泛認同:從湖濱地區改造起步,通過開河設閘,首先溝通西湖與運河,將西湖水融入整個杭城水系,未來西湖的游船也可以游城。最終實現西湖、運河、錢塘江“三水貫通”。到那時,西湖的滲透將使名山、名湖、名城融合在一起,成為真正的“三水城市”。
讓西湖“活”得更健康
花山霞鵑、法巷探春、三臺澤韻、茅鄉水情、雙峰插云等,隨著“西湖西進”的規劃和實施,人們期待著一個個新景的出現。
但是專家對“西湖西進”的著眼點卻在于這是一項讓西湖煥發活力的“青春寶”工程。
西湖如果常年不換水能否保持自身清澈不腐?“西湖西進”生態規劃對此作出了全新的設想:建立一個完整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維持良性循環。于是,在西湖西進規劃中,大面積出現了人工濕地,形成了清水草型湖泊、清水池塘、淺水沼澤、溪流等生態系統,使西湖的入湖水體在此進行一次“過濾”,并通過生態技術有效地治理富營養化水。
無論是景觀還是內在生態改造,“西湖西進”都想在某種程度上回歸西湖的原始性。當然,支撐這種原始性的,是現代生態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環保和生態的意識已在西湖綜合保護整治中全方位滲透。生態建筑、生態公廁、生態停車場等都在規劃和建設中被廣泛采納。在南線景區,24輛電瓶游覽車將成為一道新景觀。
淡妝濃抹總相宜,要的就是“淡妝建筑、濃抹生態”,使西湖風景區綠水常綠、青山常青、鮮花常艷,強化“不出城廓獲山水之趣,身居鬧市有林泉之致”的城市特性。
什么是真正的西湖文化
隔三差五,杭州市園林設計院副院長周為都要騎著自行車,帶著攝像機在南線工地里“逛”。我們碰到他時,他正在察看那幢花了四十萬元從安徽整體遷來的舊宅,并訴說不滿:“外墻上本來有舊的炊煙跡,可能工人認為臟,重新粉過了。”
煙跡該不該留,不過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可是,在這次西湖的綜合保護整治中,歷史遺存的保護、文化底蘊的挖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亭灣騎射、錢王祠、御碼頭、清照亭,眾多史書上的舊跡,重新出現在南線景區。而在這背后,是全杭州市對西湖文化的一次大發現、大認識的過程。西湖綜合保護整治,成了杭州塑造“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人文精神的絕好載體。湖濱地區的改造方案,幾經斟酌,最后確定由美國設計師“操刀”。美國人第一次來時,搬來了他們的“預研”成果:從宋到清西湖的歷代演變圖,他們為此在紐約圖書館里下了不少功夫。在這些國際著名設計師看來,越民族的東西,就是越世界化的東西。
在保護整合過程中,我們對文化含義的認識,也從單純的舊跡保留、復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把我們自己放到西湖歷史的一環之中———
湖濱地區整治,確立了“似曾相識”的總體要求。美國設計師就提出,湖濱那排建于五十年代的騎樓應該留下來。雖然這算不上什么文物,也談不上有什么建筑藝術性,但它的存在,就是杭州發展的一個遺存,就是西湖發展中的一小段文脈,而“似曾相識”,就是從歷史的沿續中得來。
歷史的眼光,有時反而是要往“將來”看。我們看到,這次南線改造“不惜血本”。地面鋪設的是雕花青石,每平方米五六百元。湖邊的碼頭是用進口的“波羅格”原木包裹。還有座亭子是用紅木建造成的。這種貨真價實的追求單純為了視覺效果?設計師這樣解釋說:如果用鋼筋、水泥,過了100年就得更換,到那時,這100年間我們在西湖的所有“遺存”也就會被換得一干二凈。
西湖的文化不僅僅是白墻黛瓦,還包括人,包括我們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在湖邊看歷史遺存,聽民間傳說,是一種文化;在湖邊會友聊天,品茶喝酒,也是一種文化。有人感嘆,西湖文化,是東方哲學的完美體現,那就是“天人合一”。
學會經營西湖
保護西湖,是要花錢的。
僅僅一個西湖環湖南線景區保護整合工程,就投入了上億元,卻不能收一分門票,園林部門的底氣在哪里?
在南線景區,這個答案已經有了部分端倪:眾多的休閑設
施,酒吧、茶館將為游客提供消費去處,而這些設施的出租招標,也讓商家趨之若鶩。在湖邊,有幾幢青磚白縫勾邊的小別墅,正在搭建露天的玻璃棚。據說,一家公司看中了這里開發休閑產業,而這家公司在上海因為利用舊石庫門建筑開設咖啡吧而一舉成為利用文化賺錢的范例。對善于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的高手來說,西湖是個遍地黃金的寶地。
在西湖邊喝茶,得到的不是解渴;在西湖邊小憩,得到的不是解乏,這就是西湖文化的一種魅力。沾上“梁祝”之名的萬松書院為什么要準備賣玉蝴蝶,也深諳此中之道。
一個畫家,如果今后來到南線景區的唐云紀念館,會無法抑制揮毫的沖動。因為有近百年歷史的中國美術學院和西湖山水將在這里“雙劍合璧”。山水加上畫廊、茶藝室,這里成為藝術創作、欣賞、消費的天堂。在這里,會幾下的可勾勒西湖美景,不會的則來幅素描人像,文人畫也許會成為西湖文化的新亮點。當人們的視線從西湖的景點轉移到整個西湖景區、整個西湖文化的保護利用時,經營西湖的長久之道就展現在眼前了。
正如杭州市領導反復說的:保護西湖,就是保護杭州旅游的最大“買點”,就是保護杭州的生產力。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不僅是一筆財政的“公共開支”,也是一項回報率很高的生產性投入。從整體上保護西湖、經營西湖,也是經營杭州的一個制高點。
幾天前,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調整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區和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管理體制,清除累積多年的體制性障礙,為經營西湖開辟了新的空間。
我們要為西湖留下些什么
已故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先生在《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中說:“西湖若沒有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天然的淘汰,現在我們尚能泛舟湖中,領略勝景,也是人定勝天的一個證據。”
就風景而言,比西湖更雄更奇的也許還有不少。可是,像這樣一方水土,凝聚千百年的文化積淀,經過歷朝歷代的精雕細琢,最終演化成一件藝術品,這也許是絕無僅有的。參加西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專家們最看好西湖的,也就是這一點。
作為這份寶貴遺產的“薪火傳人”,從歷史的角度看,今天我們的西湖綜合保護整治,想給西湖留下什么樣的印記呢?
“如果把西湖比作一個園林,那我們就像是蘇州園林中那些世代相傳的園工,一輩子對園林最大的改變,也許不過是把其中的一塊山石小小地挪了一個角度。”設計師周為用這樣的比喻來為他的西湖整合設計定了“低調”。他說:“任何要在西湖上搞偉大作品的想法,是一定會失敗的。”
的確,從工作人員到領導,我們在采訪中,沒有聽到要青史留名的豪言,更多的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市園文局局長張建庭說:“在西湖邊搞建設,留下的任何遺憾都將是歷史性的遺憾。我們力求使每一個景點甚至每一個細節都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西湖邊的一棵草木,一點遺跡,都會成為上上下下反復推敲的重點。湖濱地下通道初步定為從西湖下面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怕影響六公園那幾株樟樹的生長。
有這么個細節,在一次湖濱路改造的方案論證會上,由于地下道出口的寬度成了難題,當時有人說了句,能不能把這一小段西湖岸線向湖里推進個一兩米。設想遭到了眾人不假思索的拒絕。也許,這個方案最簡便可行,對西湖也談不上有什么影響,但它超出了人們對西湖整合的心理底線。
今天的西湖保護整治,不過是西湖發展歷史中的一瞬間。我們要傳承和保護的是,西湖的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我們要添加和留給后人的,是代表我們這個時代進步的精神印跡。在這一點上把握得越準,那我們今天對西湖的保護整治,也就有了更長久的歷史生命力。
鏈接
西湖綜合保護工程
總體要求
積極保護、淡妝濃抹、三水貫通、突出文化。
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5年努力,形成“東熱南旺西幽北雅中靚”的西湖新格局,把西湖風景名勝區打造成為世界級旅游景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東熱
加快湖濱旅游商貿特色街區建設,將西湖的自然空間、山水景觀引入城區,使整個街區與旅游、休閑、商貿功能特性相匹配。引進“城市溪流”理念,以打通西湖和古新河為突破口,努力實現西湖、運河和錢塘江“三水共導”、“三水貫通”。結合湖濱路東側業態調整,加大對湖濱路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力度,將帶有人文氣息的濱湖風貌滲入城區。
南旺
通過資源整合,把環湖南線打造成一條文化廊道、景觀廊道,成為中外游客首選的新南線景區。
西幽
實施“西湖西進”工程,再造一個體現生態、充滿野趣的西湖延伸核心景區。
“西湖西進”的水域范圍涉及到花圃西部、茅家埠、三臺山和丁家山之間及赤山埠一帶。加大錢塘江向西湖的引水量,使錢江水沿西山路北上,進一步改善和復原西湖周邊生態濕地,提高西湖水體質量,營造濃郁的江南水鄉風情。通過改善景區綠化結構,使西湖西部成為四季花開、百花爭妍的大花園。重點建設花山鵑霞、法巷探春、三臺澤韻、茅鄉水情、金沙醇農等五大景區,凸現西部風景區豐富的景觀特色。
北雅
啟動北山路保護與改造工程。本著尊重歷史、挖掘文化、營造環境、追求特色的原則,在規劃中擬拆除圍墻,敞開庭院,連接山下精致園林;整修別墅、別業,形成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名人故居和名人舊居;修繕普提精舍、瑪瑙寺,辟建具有宗教文化特色的休閑場所;溝通園路,恢復建筑,擴綠建綠,營造幽雅別致的生態環境;修復西湖博覽會舊址,設立“杭州西湖博覽會收藏館”,從而使北山路成為品位高雅、風貌別致、特色鮮明的“寶石花園”。
中靚
啟動湖中“三島三堤”整治與恢復工程。對三潭印月的整治,在調整網點布局、充實文化內涵、整合碼頭資源等方面下功夫。對湖心亭的整治,將圍繞湖心平眺品牌,突出風月無邊景觀,重新恢復觀賞西湖美景最佳位置這一“亮點“。阮公墩營造體現自然、充滿野趣的寧靜氛圍。白堤整治突出其“朗”、“艷”風格;蘇堤整治保持其“幽”、“野”風格。對楊公堤的局部恢復,既要遵循歷史原有風貌,也尊重現有格局,與“西湖西進”相得益彰。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