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城市地標性的圣馬可廣場被水淹沒的照片和視頻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兩米高的浪涌在威脅著諸多像圣馬可教堂一樣的歷史性遺跡,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雖然整個城市自公元5世紀以來就在與不斷上漲的水位作斗爭,但考慮到現今的氣候變暖的大背景,這個現象引發了關于沿海城市有多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以及如何減輕其破壞的爭論。
威尼斯對于周期性的洪水已經習以為常,在當地民俗中的“acqua alta”(高水位)。威尼斯的居民已經習慣了每年秋冬高達60次的洪災,但在近幾十年中,洪水的嚴重性與頻率都有所上漲。比如前文提到的圣馬可教堂,在過去1200年中被淹沒過6次,其中有四次是發生在近20年中的。
威尼斯極其傾向于發生洪災的現象是由諸多因素導致的。據路透社的相關報道,由于氣候變化,導致沿海城市附近的海平面在近十年持續上漲,在上個世紀估計上漲約20厘米。在水位上升的同時,城市卻由于其所處的地區土壤柔軟,以每年一毫米的速度不斷下沉。在近幾十年中,城市一直在抽取地下水用于飲用和工業生產,直至70年代,這使城市脆弱的地基不斷地受到侵蝕。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也導致了城市本身易發生洪災,威尼斯群島坐落在亞得里亞海邊緣的一個淺沼澤瀉湖上,每一年都會受到由海平面帶來的近50厘米的潮汐變化影響。一系列被稱為 “barene”的防護島,自12世紀以來一直在保護內部島嶼免受洪水侵蝕。威尼斯的居民也封鎖了河流并加強了 隔離島來增強城市的保護。
政府在上世紀60年代宣布了石油管道的挖掘,允許油輪能夠到達威尼斯附近的內陸港口。這導致歷史悠久的保護設施遭到了破壞,瀉湖也遭到侵蝕 。因此,從非洲方向吹來的熱風現在可以講水吹入瀉湖,導致了漲潮,從而增加了發生嚴重洪災的風險。
威尼斯人對其建筑環境的態度也間接地導致了洪災的風險。近幾個世紀以來,城市中新造的建筑物是建立在舊建筑物的支柱和基礎之上的,這使城市穩步地被抬升。在最近滾石的采訪中,威尼斯的修復專家Pierpaolo Campostrini,描述了洪水是怎么樣,在犧牲了13世紀與15世紀的宮殿的前提下,通過建造更高的城市被減少的。
“他們對過去不抱有感情。他們并不關心對歷史建筑的保存。他們只是在舊的基礎上建造新的,來使城市不斷升高。但是,當然,我們不能再那樣做了。現在,有著文化上的限制,我們不想再失去所擁有的美麗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推倒它并在其基礎上建造新的建筑不再是一個選項了。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其他的保存方式。”
——Pierpaolo Campostrini, 威尼斯修復專家在《滾石》雜志上的講話
最近的洪水,覆蓋了整個城市的85%,引起了人們對于威尼斯如何從日益加劇的洪水中自救的關注。MOSE中提到的最明顯的解決方式,是一個于2003年開始修建但并未完成的,包含了78個防洪閘門的組合。在Lido, Malamocco, and Chioggia的入水口,這個組合由四個巨大可伸縮的閘門固定住,并被設計被將可以在15分鐘內將整個瀉湖與潮汐區分開。這個耗資數十億歐元的項目受到了成本超支,貪腐丑聞,和延期的困擾。即使這個項目已經完成,MOSE的有效性也仍是個疑問,還有對于每日使用屏障所帶來污染的加劇,和污水流量改變的擔心。
雖然MOSE項目可能會成為人類試圖通過蠻力來抑制自然力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但保護威尼斯免受洪水侵害的長遠方法應該是與自然相合作,而不是與之對抗。人們提出了使防護島重新自然化以來減緩潮汐,并停止需要對瀉湖進行挖掘和加深的工業活動的建議,以此來修復城市與周邊自然環境原有的平衡。威尼斯也可向其他地區以獲得啟發,包括荷蘭創新的水資源管理方法,優先考慮“與水共居”的理念。
全世界的沿海城市都面臨著刻不容緩的海平面上漲問題,威尼斯的不穩定形勢不僅僅是地方政府的不作為,也與全球性的環境變化有關。未來并沒有給我們一個喘息的機會;極端的洪水預測提出,在50年內,威尼斯在每一年都將經歷現如今登上全世界頭條這般規模的洪水。因此城市官方必須推拋棄在這個被丑聞纏身的屏障組合,并采取緊急的措施。使短期的緩解措施與長期的生態共生關系(城市與瀉湖間,水陸間,城市與自然間)的處理相結合。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