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湖泊環保新課題:綠地"死水"如何復活
admin
2002-08-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高溫酷暑,社區大型綠地和街頭中心花園已成為市民納涼、消暑的首選之地,而掩映在綠樹碧草之間的人工湖泊更是人們戲水、親水的好去處。然而,在盡情享受水景的同時,你可知道,本
高溫酷暑,社區大型綠地和街頭中心花園已成為市民納涼、消暑的首選之地,而掩映在綠樹碧草之間的人工湖泊更是人們戲水、親水的好去處。然而,在盡情享受水景的同時,你可知道,本市一些人工湖泊正面臨著亟待引起關注的富營養化現象。記者日前從市水務局了解到,一些人工湖泊的水質已開始發生變化,個別地方湖水正在變黑,還出現了觀賞魚死亡的現象。
近年來結合綠地建設,本市開辟了一批具有江南特色和大都市風貌的水面,把水帶進了都市、帶進了社區。據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處高級工程師肖震介紹,全市中心城區僅延中、虹橋、長壽、太平橋、徐家匯、陸家嘴、大寧等大型綠地,就新增水面積約20.51萬平方米。由于大部分人工水體未與自然水體相連接,依靠自來水和城市雨水補給,形成相對封閉的水系,這一“先天不足”直接導致了人工湖泊的富營養化。
如何讓綠地中的“死水”活起來,已經成為一個環保新課題。位于虹橋經濟開發區的上海新虹橋中心花園,建有1.1萬平方米的全封閉人工湖,由于受雨水沖蝕,帶入大量氮、磷、碳等營養物及其農藥、綠化廢物等污染物,到去年4月,湖水已變得混濁、散發異味,水面出現大量綠藻,成為典型的富營養型湖泊。針對這一情況,管理部門采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上海聯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原位物理、生物、生化修復技術(簡稱PBB法)凈化水質。
這種方法通過人工向水體中增氧,以及定期接種外來有益凈水復合微生物的方法凈化湖水。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人工湖泊的水質有了明顯改善,不僅腥臭味消失,而且水質主要指標均已達到國家景觀水標準,其中氨、氮含量已接近自來水的指標。
目前,一些綠地采取景觀用水循環凈化和投放化學藥品相結合的方法,解決人工湖泊的富營養化問題,一套水循環裝置的投資就要80萬元左右,加上每月的運行成本需10萬元,價格之昂貴,令有關管理部門不堪負擔。同時,每次投藥只能支撐7-10天,化學藥劑本身也對水質產生二次污染;而采用PBB法,設備投資僅需1萬元左右,每年的運行成本為3-5萬元,因此,專家建議大力推廣。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