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建設勿忘尊重自然
admin
2002-08-15
來源:景觀中國網
———訪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中心主任俞孔堅
記者:時下城市建設崇洋心理很重,你以“土人”自居,是否對此有針對性?
俞:“土人”的設計理念一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
———訪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中心主任俞孔堅
記者:時下城市建設崇洋心理很重,你以“土人”自居,是否對此有針對性?
俞:“土人”的設計理念一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土人”還有另一層意思,這是相對于洋人而言。加入WTO之后,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景觀設計方面更是如此。我們不要自我封閉,更不要崇洋媚外。作為中國人,我更了解中國的文化傳統、風俗民情,我們能更好地創造出中國人喜好的生活環境和空間。真正的現代化并不意味著破壞自然、破壞生態,也不是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而是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和諧統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本色,達到與當地風土人情、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br>
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是城市景觀設計的三大原則。
可是,當前的“城市美化運動”明顯違反上述原則。無論在北方大都市還是南方小鎮,無論是遷址新建的小城,還是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古城,都毫無例外熱衷于城市“化妝”。有的不惜每公里耗費近千萬巨資修建“景觀大道”,完全不考慮居民的交通便利和安全;有的為顯示政績、氣派,在城市中心修建“文化廣場”,不顧居民的生活休閑和活動的需要。更有甚者,推平鄉土的自然山頭改成奇花異木的“公園”;伐去蜿蜒河流兩岸的林木,鏟掉自然的野生植物群落,代之以水泥護岸等等。這樣的舉動不但沒有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城市環境,也與建設可持續、生態安全與健康的城市相去甚遠。
記者:都市景觀從均一性的物理景觀走向多樣化的生態景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城市生態建設內容之一,對此你有何看法?
俞:保護和建立多樣化的鄉土生境系統是城市生態建設的基本戰略。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農田開墾過程中,我們毀掉了太多太多獨特色而彌足珍貴、卻被視為荒灘荒地的鄉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棲息地,直到最近,我們才把目光投向那些普遍受到關注或即將滅絕,而被認定為一類或二類保護物種的生境的保護,如山里的大熊貓、海邊的紅樹林。然而,在此同時我們卻忘記了大地景觀是一個生命的系統,一個由多種生境構成的嵌合體,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豐富多樣性,哪怕是一種無名小草,其對人類未來以及對地球生態系統的意義可能不亞于熊貓和紅樹林。
歷史上形成的風景名勝區和劃定為國家及省市的極具有良好森林生態條件的自然保護區固然需要保護,那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國土生態安全的最后防線,但這些只占國土面積百分之幾或十幾的面積不足以維護一個可持續的、健康的國土生態系統。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綠地率,由于過于單一的植物種類和過于人工化的綠化方式,尤其因為人們長期以來對引種奇花異木的偏好以及對鄉土物種的敵視和審美偏見,其綠地系統的綜合生態服務功能并不很強。與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設吞沒之前的土地上,存在著一系列年代久遠、多樣的生物與環境已形成良好關系的鄉土棲息地。比如,即將被城市吞沒的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龍山"和一叢風水樹,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來都得到良好的保護,對本地人來說,它們是神圣的,但對大城市的開發者和建設者來說,它們卻往往不足珍惜。再如,被遺棄的村落殘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業人口涌入城市,城郊的“空殼村"將會越來越多,這些地方由于長期免受農業開墾,加之斷墻殘壁古村及水塘構成的避護環境,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生境條件,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它們很容易成為“三通一平"的犧牲品,被住宅新區所替代。
生態基礎設施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基礎設施,本質上講它是城市所依賴的自然系統,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續地獲得自然服務的基礎。它不僅包括習慣的城市綠地系統的概念,而是更廣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自然服務的城市綠地系統、林業及農業系統、自然保護地系統。這方面,我們還需要走出一些認識誤區。
俞孔堅,浙江金華人,1963年生,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199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主攻城市與景觀設計。后任美國最負盛名的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SWA集團項目負責人,獲國際可持續社區設計大獎。199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受聘為北京、杭州等10多個省市政府的城市建設高級顧問、建設部城市規劃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會員。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