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邦:中國最大的短缺是"城市短缺"
admin
2002-08-16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中國最大的短缺是“城市短缺”。這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原建設部總規劃師陳為邦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最大的感慨!陳為邦的結論是:中國若再不改變城市觀念和政策,再
中國最大的短缺是“城市短缺”。這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原建設部總規劃師陳為邦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最大的感慨!陳為邦的結論是:中國若再不改變城市觀念和政策,再不積極推進城市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嚴重受阻。
城市化的核心是發展城市,通過城市來組織現代工業和現代社會,實現現代文明。目前,全球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約42%。我國去年城市化僅為34.6%,嚴重滯后于我國工業化進程。
陳為邦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實行了一條限制城市發展的方針,人為地把城鄉劃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實體,形成城鄉二元化結構,農民實際上成為二等公民。
當亞洲金融危機襲來我們急切擴大內需時,才發現中國巨大市場實際如此有限。陳為邦對此一針見血:“中國工業品相對過剩僅表現在城市,占70%人口的廣大農村市場與城市割裂了,而農民的微弱購買力又如何進一步拉動內需呢?!”
農民進城,農民變市民是必由之路。但有些人總是怕農民進城,總是怕城市發展快了,陳為邦把這種憂慮者稱之為患有“恐城病”。
患有“恐城病”的人有兩大恐懼,一曰:“中國土地不多,城市化要化掉大量耕地”。二曰:“大城市病”,城市大了不好。
陳為邦強調:“大城市是我國現代化主要基地,大城市不發展,國家如何現代化?!上海浦東的開發與開放,是中國最大城市的大發展,它的成就是歷史性的,也從一個側面宣布了控制大城市發展方針的失效。”
“所以我們應當打破大中城市不能再發展的認識障礙,使全國城市和小城鎮都得到合理的發展,以推動國家現代化的進程。”
關于如何合理推進中國城市化,陳為邦的觀點是應實現兩個“協調”:
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廣大小城鎮的協調發展;二是城市和小城鎮本身要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前者是量,后者是質,二者缺一不可。
陳為邦坦言,城市化需要成本和代價,需要盡量減少對社會的沖擊和震動。他認為,幾億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這將是21世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力求較為平穩的實現這一目標。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