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將成公園式農產品市場 參考韓國模式
admin
2015-10-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新發地確定不會外遷,將就地升級改造”,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見圖)昨天接受北京晨報記者專訪,就新發地配合首都核心功能建設、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等問題做出明確回應。
“新發地確定不會外遷,將就地升級改造”,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見圖)昨天接受北京晨報記者專訪,就新發地配合首都核心功能建設、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等問題做出明確回應。他表示,新發地的升級改造方案已基本批復,未來的新發地將變為北京市最大的公園式農產品市場,“通過對國外農產品市場的考察發現,韓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模式比較適合新發地”。
變身“瓜果蔬菜的大公園”
張玉璽說,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承擔了北京八成的農產品供應,屬于北京的核心功能區域。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已明確表示,包括新發地在內的農貿市場不會從北京搬走,而是升級改造。
“至于如何升級改造,已經有了具體方案”,據張玉璽介紹,新發地現有土地1680畝,其中的670畝土地將用于建設綜合性的農產品市場,包括冷鏈交易區、果品交易區和蔬菜交易區。這部分土地將進行地上和地下的綜合建設,充分利用空間。其余的土地將全部重新規劃用作綠化,新發地的環境將煥然一新,成為一座“瓜果蔬菜的大公園”。
首爾模式適合未來發展
張玉璽介紹,從世界范圍看,農產品交易方式大致就四種——美歐發達國家采用連鎖配送方式;北歐四國、瑞士等人口少的特別發達國家采用超市化經營;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采用公開公正公平的拍賣市場模式;而中國大陸、俄羅斯、泰國、越南、烏克蘭、東南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都是農產品的大批發市場,叫對口式交易。
“中國大陸現在的農產品還處于盲人摸象階段,一方面農民沒能進入交易市場,賺不到錢,另一方面是農產品不分好壞地流入市場的汪洋大海。”張玉璽說,中國臺灣的農村合作組織就非常發達,種植、品牌經營、銷售、種子研發、運輸等環節和過程都由合作組織完成,農民全程參與。但是中國大陸還沒有這么發達的農村合作組織。
“多次考察韓國市場后發現,像首爾江南地區的可樂洞市場這樣的交易模式,比較適合新發地未來的發展。”張玉璽介紹說,在這種交易模式中,各地蔬菜瓜果到市場后首先進入政府投資的農產品包裝市場,一是進行農產品的二次檢測,二是包裝成為各自的品牌。檢測包裝后,再統一拉到交易市場進行競價拍賣,分流到二級市場。新發地將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升級改造,“交易大樓專門設立一層分包中心,拉著瓜果蔬菜的大車能直接開進大樓內,進行農產品檢測包裝”,張玉璽相信,品牌化將是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唯一出路。
河北高碑店分市場月底運營
據張玉璽介紹,北京農產品屬于輸入型,自給率不到15%,也就是說近九成的農產品來自外地和外國。
新發地的農產品供應不僅僅是民生問題,也是城市安全問題。張玉璽深知,北京農產品供應最怕的是極端天氣,外地來的農產品進入北京關鍵在運輸。2010年的那場暴雪后,張玉璽和新發地的管理者們選中了河北高碑店,著手建設新發地在河北的物流園。
經過5年的開發建設,北京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分市場將于本月底正式啟動運營。張玉璽說,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分市場將成為北京新發地市場的儲備庫,也將引導當地的農產品結構調整,帶動周邊的農產品種植。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中,河北石家莊、邯鄲市、邢臺市平原地區以及衡水市,定位為南部功能拓展區,將承擔農副產品供給等功能,而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分市場在這項功能的服務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