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瘦身”,疏解四大非首都功能
admin
2015-07-17
來源:景觀中國網
去年7月,北京市出臺《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這個目錄成為全國首個以治理“城市病”為目標的產業指導目錄。
綜合新華社、北京媒體消息
多年被“大城市病”困擾的北京,終于痛下決心“瘦身”。16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詳細闡述了四類非首都核心功能及疏解路徑。早在7月14日,北京市規劃委透露消息,確定在通州建設行政副中心。
這些信息無論對于北京市民還是對于渴望進入首都的新“移民”,都具有重要的就業和居住決策參考價值。
背景
建城市副中心疏解人口醫治北京“大城市病”
7月14日,北京規劃委表示,將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由此,通州作為北京市副中心的“新身份”正式亮相。
北京副中心建設不僅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節點,也肩負著醫治北京市“大城市病”的歷史重任。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說,其實,早在2004年修訂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時,就有計劃地在通州預留了大量行政辦公用地,準備成建制地搬過去一些機構。只不過,單靠北京市的力量還不能迅速推動行政功能的轉移。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讓通州成為城市副中心的設想變為現實。
通州建設規劃的細節,主要包括: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通過“區域快軌”“城際鐵路”等模式串聯起燕郊、通州及中心城。
根據北京市關于行政副中心的規劃思路,除了把適宜的行政事業單位轉移過去,北京還希望以此帶動科研、商務、文化、會展等功能的聚集,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
小鏈接
201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超2000萬
近十年來,北京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嚴峻。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達2151.6萬人,其中城六區1276.3萬人。黃艷說:“城市‘攤大餅’式蔓延,水資源緊缺、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生態環境容量不足等問題凸顯。”
北京“瘦身”四大非首都功能將被疏解
16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詳細闡述了四類非首都核心功能及疏解路徑。此舉,是為被“大城市病”困擾的北京“瘦身”。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
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批發市場、部分教育醫療
“去年,北京市明確了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盧彥介紹,凡是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功能都可以認為是非首都功能。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明確,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和區域性批發市場、部分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說,北京需要“高精尖”產業,一般性產業占用了過多資源和能源、人力,不符合北京的功能定位。
如何疏解非首都功能
“嚴”字當頭,控增量疏存量
去年7月,北京市出臺《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這個目錄成為全國首個以治理“城市病”為目標的產業指導目錄。
目錄中包括全市都要禁止或限制的行業,如建材、造紙、紡織等一般制造業,燃煤發電,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專業市場等,也包括在四類功能區各自要限制的功能和產業。
盧彥介紹,今年,目錄按照從嚴、從緊的原則進行修訂,全市層面受到禁限的行業占全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比例由32%提高至55%,城六區受到禁限的行業由42%提升至79%。
非首都功能將去哪兒
制造業向河北布局,高校醫院均衡發展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伯正介紹,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確定向通州轉移,對于教育醫療等部分公共服務功能,將從城六區輻射到更廣泛的地區。此外,“我們將推動一半制造業以及高端制造業生產環節向河北轉移布局,助力河北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他說。
“疏解并非僅在北京的‘一畝三分地’。”楊宏山說,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很多功能都將往北京周邊等更大空間范圍進行疏解,使得北京和周邊的發展都更加完善。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