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若無綠水青山,貴州就失去了最大的優勢。”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生態立法”一詞的熱度居高不減。
人大代表通過多種方式,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愿:貴州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要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生態文明法治體系,真正保護好貴州的青山綠水,讓人民群眾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生態收益。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今后一年將加強生態等領域立法,繼續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在過去一年中,貴州在快速前行中用法治的力量引領生態文明,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4年貴州全省經濟生產總值9251.01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0.8%,經濟增速位居全國第二位,且連續4年居全國前列。獲批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赤水河、烏江流域12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突破,2014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9%,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貴州PM2.5平均值都在50以下。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周認為,事實證明,貴州既要發展又要生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碧水青山,只要思路明、講法治、用心做,是完全能做到的。
“在立法上,貴州將繼續堅守兩條底線,從‘經濟先行’轉變為‘經濟和生態’相協調轉變。”袁周說。
“多彩貴州拒絕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以法為準繩。
2011年10月,《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出臺。該條例不僅赤水河治理提供法律保障,更為貴州生態文明立法提供了經驗。赤水河也因此成為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改革之先“河”。
貴州用法治力量引領生態文明不止于一條河。2013年,貴陽市檢察院生態保護分局和貴陽市公安局生態保護分局成立,建立起市級環境司法體系。2014年4月,貴州成立省高級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庭、貴州省檢察院生態環境保護處和省公安廳生態環境安全保衛總隊,在全國率先在省級層面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司法體系。
經貴州省高院依法指定授權,設立貴陽、遵義、黔西南、黔南5個生態環境保護人民法庭,集中統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民事、行政審判工作。
2014年7月1日,《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作為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法,條例在諸多方面體現了開創性和地方性:確立了政府、企業、公眾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突出了加強生態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強調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環境信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
貴州的大膽探索,為國家制定生態文明建設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鑒,初步形成了有貴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法治體系。
2015年1月28日,貴州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報告指出,要“以促進環境保護為核心,加強生態文明領域立法,著力構建具有貴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
“天藍、地綠、水凈,是每一個人追求的夢想,讓立法引領和推動多彩貴州更好發展。”袁周表示,貴州立法將繼續圍線堅守兩條底線,由“經濟優先”向“生態和經濟相協調”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