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依山而建逶迤而上的“又見五臺山”劇場,能容納1600名觀眾,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師朱小地和王潮歌導演共同設計完成。劇場由一個長131米、寬75米、高21.5米的大空間構成。
置于劇場之前的是長730米、徐徐展開的“經折”,上面刻著“經中之王”的《華嚴經》經文,形成七個“經折”空間,由高到低排列形成漸開的序列。觀眾從進入“經折”開始,演出就已經開始,所以說風鈴宮是從室外延伸至室內的劇場。
“經折”和劇場均采用了不同材質的表皮,通過反這些材料的反光和透射的特點,將體量化解為不同尺度的起伏的圖案,不同程度地影照著周圍的景象,藍天、白云、山巒、樹木,也包括身處其間的觀眾,一切盡在似有與似無之間,極大地消解著建筑物的輪廓線,破解建筑體量對周圍環境的壓力。
這一多重演繹的“經折”借助于中國傳統造園的方式,運用空問秩序建構內涵豐富的精神場所。讓觀眾在一場場跌宕起伏的“經折”之間駐足凝思,展開自己與空間、與情景之間的對話,從而激發出觀眾的心理體驗和精神感受。場地當中一石、一木的光影變幻,記錄著時間的過往、生命的輪回,讓人拋棄世間的雜念,開闊眼界和胸襟,感知佛陀的智慧。這不僅帶來感官上的震撼,更多的將引發觀者的思辨。而外延懸掛風鈴,在山谷之間,輕聲回蕩,猶如佛音傳唱。
正如朱小地本人對于這個建筑的描述:“這是一個難言形狀的建筑,這是一個正在消隱的建筑;這是一個可以聆聽的建筑,這是一個可以對話的建筑;這是一個回顧歷史的建筑,這是一個展望未來的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