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獲國家批復
admin
2013-10-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日前,《甘肅定西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標志著我市打造黃土高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日前,《甘肅定西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標志著我市打造黃土高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源頭位于我市中南部,是渭河重要的水源涵養補給區和生態屏障。受歷史、自然及人為等因素影響,渭河源區森林水源涵養能力下降、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滯后,成為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省、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渭河源區生態環境問題,在加大保護與治理力度的同時,一方面,從不同層面多方呼吁,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另一方面,緊抓渭河源區綜合治理被列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機遇,積極啟動了《甘肅定西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的編制和申報工作。在省發改委的積極推動下,經過多次修改完善后獲得國家正式批復。該規劃的批復實施,對于改善渭河源區生態環境,提升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構筑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意義非常重大。
《甘肅定西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范圍涉及我市隴西縣、通渭縣、漳縣、渭源縣、岷縣、臨洮縣、安定區等共65個鄉鎮,總面積9968.79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水源地保護、植被保護與建設、水土保持、防災減災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五大工程。其中,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防護林2.12萬公頃、保護圍欄113公里、生態滾水堰45處及水生植物種植,攔截入河入庫泥沙及各種污染物,改善水生生態環境;植被保護與建設工程包括人工造林14.38萬公頃、封山育林育草11.79萬公頃及配套農村能源、設施養畜、居民搬遷等建設,恢復林草植被,提高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功能;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坡耕地及低產田改造、淤地壩等溝道治理,溝頭防護、谷坊、集雨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等建設,減少水土流失,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防災減災工程包括易災地區避險搬遷及后續產業發展,避災避險場所和氣象、山洪、地震、地質災害預警預報體系,泥石流治理等建設,區域內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堤防346.55公里,對現有堤防進行加固,修建排澇涵閘、涵管等穿堤建筑物,河道治理清淤等建設。
規劃期限為2013年至2020年。通過該規劃的實施,到2020年,我市渭河源區將基本建成比較完善的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和群測群防體系,區域內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水土流失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7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2.6%,林草植被覆蓋度提高到80%以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農業與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草食畜牧業和特色產業得到發展,農牧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實現區域生態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