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北京發展觀 怎樣看待城市擴展
admin
2002-01-23
來源:景觀中國網
如何認識北京:GDP能說明什么問題
北京目前連外來人口在內約1350多萬人,200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按10%的增速來計算大約可達到2600億元。而上海市目前人口1700多萬人,今年
如何認識北京:GDP能說明什么問題
北京目前連外來人口在內約1350多萬人,200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按10%的增速來計算大約可達到2600億元。而上海市目前人口1700多萬人,今年的產值可能達到5000億元,幾乎是北京的一倍。所以,上海市的人均GDP大約為3萬元,北京的人均GDP大約僅有1.8萬元。
但GDP標準不一定真實反映兩個城市的發展狀況。北京的經濟產出從數字上看沒有上海高,但北京有許多人的活動是無法用產值來計算的。譬如說,中央政府的幾萬人馬都駐扎在首都,他們的產值是多少億元?無法衡量。北京還是國家的軍事中心,這些人口的活動也無法用GDP來衡量。因此,說北京的人均GDP比上海和深圳低,絕對不準確。試問:國務院的產出有多大?全國所有的政令和政策都出自這里,你怎么用產值來衡量!深圳人均GDP現在已經達到將近4萬元了,北京只有1.8萬元,但這兩個數字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兩地的綜合產出。
再從工資總額、居民儲蓄和消費這三項指標來看,1998年,北京的工資總額是530億元,上海僅為491億元,北京的儲蓄余額是2300億元,上海是2373億元,北京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1200億元,上海為1471億元,但那一年北京只有1200萬人口,而上海有1464萬人。從這三項來看,北京的人均工資、儲蓄和消費都高于上海,北京人的生活質量和財富擁有量是高于上海的。因此,從這一角度來分析,北京市不能妄自菲薄。北京市的無形資產和歷史文化遺產要比上海大得多,精神產出、知識產出、思想產出、文化產出也應當遠遠大于上海。但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優勢發揮出來。
北京真的是大城市嗎?
從上海、莫斯科、東京、漢城、圣保羅的比較中看問題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生活在一個錯覺里面,總以為北京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已經大得不能再大了,要進行人口和城區建設限制,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作繭自縛,自我禁錮。北京市為什么在產值方面比上海低?概括起來一句話:人少,地盤小,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存在著落后的觀念窠臼和思想桎梏。
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查出北京市行政管轄區人口1340萬,但城區人口實際上只有500萬。上海總人口1700多萬,市內人口大約為700萬。所以,我國的特大城市還遠遠比不上國際上那些真正的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2000年,當北京召開世界大城市市長會議時,《經濟日報》曾列出一張世界十大城市簡況表來,說北京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只有618人,而漢城是1.8萬人。兩相對照出入也太大了。問題就出在統計方法不一樣。中國是將行政區劃當做城市規模,將郊區面積和農民人口也都包括在內,結果,上海市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034人,圣保羅是7620人,莫斯科8935人,東京、漢城和雅加達都高達一萬多人。看了這張統計表就會感到中國所謂的城市化率摻了多少水分。
北京市的面積連延慶縣的燕山山脈和密云縣的水庫面積都計算在內,為16807平方公里,而漢城只有604平方公里,北京市的面積是漢城的28倍。這叫什么城市?實際上北京市城區的面積大約只有300平方公里。
但北京市目前四環以內的人口密度還是相當大的,估計每平方公里的人口為2萬人,遠遠大于漢城和東京的人口密度,更高于圣保羅和莫斯科這樣的城市,當然要低于香港這樣的城市。目前北京的城市建設用地為500多平方公里,是香港的5倍,按城建面積計算,香港的人口密度要比北京大得多。因此,北京今后的發展要繼續向郊區擴大,至少擴展到六環或七環路那么大的范圍,才能與世界當今的特大城市相比。
發展的障礙:舊的發展模式和落后的觀念
所以我認為,北京目前還根本算不上世界大城市,在世界上只是一個中等城市,北京不應列入世界十大城市之內。北京市的人口規模實際上連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都比不上。因此,北京根本不需要控制外來人口,更不需要嚴格的戶籍管制,關鍵是發展模式,那就是減少城市密度,建立現代交通,向外擴展。由于我們歷來缺乏這種認識,總是在城市規劃上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樓房建了拆,拆了建,在人力物力上造成極大浪費。最近東直門的一座20多層的居民樓和崇文區文化館被炸掉就是典型的一例。如果規劃者早有大城市的意識,就不會如此短見地進行城市規劃。
看看北京這些年來,城市拓展了多少,房子蓋了多少,至今也沒看出有停頓和放緩的跡象。其原因說穿了,北京還根本不是什么大城市。至于說上海,也大有開發潛力。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城市都至少有20年的發展空間。
大城市圈的作用:對流行觀念的反思
現在發展“小城鎮”的提法甚囂塵上。坦率地說,提出這種看法的人往往沒有擺脫計劃經濟下形成的思維模式。我這里明確地說,僅靠發展小城鎮吸引農民進城純粹是一相情愿。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城市有城市自身的發展規律,城市的產生不是人腦中的產物,而是客觀形成的,城市越大,各種資源利用越充分,聚集效應越高,文化文明程度越高。過去我們很少研究過人群聚集和人口集中的效應。一個地方人多才熱鬧,才有生氣,有發明創造。越是熱鬧的城市越有力量,有經濟,有科研。人多地方的文化和人少地方的文化是絕然不相同的。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21世紀國際競爭的基本單位既不是企業也不是國家,而是大城市圈。所以中國要想在21世紀的世界競爭中獲勝,必須放棄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城市格局和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走集約型的城市化道路。
日本的發展便是典型的一例,1960年僅占日本國土面積2%的四大臨海工業帶占據當時日本工業生產總值的30%以上,占國土面積12%的四大城市圈更是獨占了工業生產總值的70%。然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反而從國土均衡發展的理念出發以向地方圈進行工業分散作為國土政策的第一目標。結果雖然一部分工業生產功能分散到了地方圈,但實際上今天日本GDP的近八成仍然集中在四大城市圈。這是因為服務業和信息業集中在這些大城市圈內。這些新崛起的產業更具有城市經濟的屬性。今天的日本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產業集聚和城市功能的重要性。
從這些年中國的實踐來看,小城鎮由于缺乏大城市那些要素,在民工潮洶涌的這十幾年里,民工潮對于中小城市基本是呼嘯而過。農民一出村就奔著大城市去。看看當今打工者聚集的地區和城市,基本上是中大城市。北京有五六百萬,上海有五六百萬,廣州有五六百萬,深圳有五六百萬。目前大約5000萬人的打工者基本聚集大城市。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說明只有大城市才有財富,才有資金,才能掙到錢。到小地方,既沒有就業的機會,也沒有較高的工資。所以,民工一出村,目標就盯著中大城市。在這種情況下,你硬要反其道而行之,硬要發展小城鎮,只能是異想天開。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