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近日濟南下了兩場雨,在其他小區雨水隨污水一起排入下水道時,飄落在濟南一小區的雨水卻通過樓房管道和綠地地下管網兩條途徑進入雨水貯水池,被用于綠地灌溉和保潔。
在這個小區,每一棟樓都安裝有雨水收集管,通過地下管道與雨水貯水池相連,飄落在樓頂的雨水先進入這些管道,然后通過地下管道進入貯水池。
小區物業經理表示,除了樓體外側可以看到的雨水收集系統外,小區還有一套藏在暗處肉眼看不到的雨水回收系統。原來,小區6000多平米的綠地設計也很有講究,每一塊綠地最表層都是80厘米土壤供植物生長,往下是20厘米厚的沙層和30厘米厚的石子層,石子層下面是與貯水池相通的管道。
"雨水落到綠地后,先由地表植物吸收一部分,吸收不完的部分經過石子和石子的過濾滲到石子層下面的管道里,經管道流入貯水池。"不光是雨水,平時綠地的灌溉用水,植物不能完全吸收的部分也能通過這個系統重返貯水池,實現循環利用。
小區共有一大一小兩個貯水池,大的在小區親水平臺下面,可貯水300立方,另外一個小貯水池容量為60立方,一旦兩個貯水池都貯滿水,只需關閉進水口的閥門,雨水就順管道排入城市管網。
目前,該小區所有的綠化、保潔用水全部來源于兩個貯水池里的雨水,年節約用水2000立方。濟南市公用事業局節水辦工作人員介紹,除這個小區外,濟南其他小區也建立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雖然建立回收利用系統對小區長遠用水成本和節約水資源都大有好處,但由于要一次性投入一筆資金,且投資的是開發商,真正獲得好處的往往是物業,開發商往往不大愿意建立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政策法規在這方面也沒有相關的硬性規定,工作人員只能一遍又一遍勸開發商。
"不管將來政策怎么樣,雨水回收利用是很有前途的,認識它好處的小區會越來越多,推廣起來也就越來越容易。"節水辦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