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2013年,遼寧省的林改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和省政府《關于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不斷深化全省的林改工作。
(一)穩定和完善林地家庭承包經營政策。各地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集體林地明晰產權、承包到戶工作的通知》精神,對已經落實家庭承包的集體林,要保持穩定不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和侵害;對采取股份制模式承包的集體林,要完善合作經營方式,發放股權證,落實股份合作經營管理制度;對集體統一經營的集體林,要實行民主管理;對少數沒有落實產權的集體林,要通過多種途徑盡快化解各種遺留矛盾,明晰產權;對采取其他方式承包到期的集體林,應根據農民意愿分山到戶或均利到戶,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對聯戶承包的,農民愿意重新分到單戶的,要進一步分林到單戶。
(二)要認真開展集體林權主體改革“回頭看”。一看村組林改實施方案制定過程是否履行民主程序,方案內容是否依法可行。二看改革中林地劃分勘界是否準確到位。三看改革中調查摸底、分林到戶等重要內容是否公示且無異議。四看歷史遺留的林權糾紛是否得到有效解決。五看合同形式是否規范、內容是否準確、確認合同是否有確認手續。六看林改歷次會議記錄是否清晰具體、實施方案等重要會議記錄是否有入會代表同意簽字。七看應參改的集體林是否已全部改革。八看林改檔案材料是否齊全、歸類是否規范、內容是否準確。九看采取聯戶承包形式改革的是否符合群眾意愿。十看林改檔案不同類別中各項相同因子是否對應一致。在“回頭看”中要認真發現問題,及時補充、完善、糾正,進行徹底整改,特別是市郊區,要作為“回頭看”的重點,確保集體林權主體改革全面完成不留后遺癥。
(三)進一步抓好集體林權制度綜合改革示范村建設。要求每個縣都要抓2個以上高水平的示范村,各地都要搞好指導,在確權到戶、化解糾紛、林改檔案、合作組織建設、村級森林經營方案編制等方面樹立典型,打造標桿,促進林改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四)進一步抓好林改檔案建設。繼續完善林改紙質檔案,開展林改電子檔案建設工作,以本溪、清原、桓仁、寬甸、彰武、北票、燈塔、開原、康平等9縣要在2013年完成電子檔案錄入工作,其他各縣要完成50%的工作量,全面推進林改檔案信息化。
(五)進一步加大林權發證力度。林權證是確權的重要環節,也是農民獲得林地承包經營權的主要法律憑證之一,各地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嚴把質量關,對四至等因子不清晰的地方,發放林權證時一定要及時搞準確,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快把林權證發放到林地林木承包者手中,讓林農吃上定心丸。
(六)進一步加強林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機構建設。按照省林業廳下發了《遼寧省農村林地承包仲裁機構建設標準》,進一步搞好指導,開展達標活動,力爭有更多的縣級農村林地承包仲裁機構建設達標。適時開展林業仲裁員培訓,讓每個縣都有3個以上持證上崗林業仲裁員,基本達到能正常開展仲裁工作。
(七)進一步加強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建設。要按照省林業廳下發的《遼寧省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建設標準》,抓好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逐步建成林權管理、流轉交易、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林權管理服務機構。抓好彰武、北票2個縣的國家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建設試點的組織實施,合理設置林權登記等行政審批區,檔案管理區,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區,林權交易區,合同指導鑒證區,林權抵押貸款、森林保險、森林資產評估服務區,林農林業合作組織建設指導區等,提高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集體林面積大且距離縣城較遠的鄉鎮要推動鄉鎮級分中心建設,沒有條件的鄉鎮,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鄉鎮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把相應職能放到鄉鎮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最大限度的方便農民群眾。
(八)進一步加強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要貫徹省林業廳《關于促進我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新建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任務。建立合作社輔導員隊伍,積極組織開展對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培訓。打造一批省級典型林業專業合作社。在林業廳政務信息網站上開設林業專業合作社欄,專門介紹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和產品信息,為促進林業專業合作社產品進入市場創造條件提供服務,各市要積極組織好合作社情況和產品信息的上報。
(九)進一步完善林業金融保險支撐制度。要加強與有關金融機構溝通,擴大金融機構參與貸款的面,擴大以林權抵押貸款的規模數量,為農民提供更多的發展資金。要積極推行政策性森林保險,逐步擴大參保面,降低經營者的風險。并協調保險部門及時搞好理賠服務,讓林權所有者真正體會到黨的政策溫暖。
(十)進一步完善集體林采伐管理制度。各地要加大力度推行簡易村級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把集體林采伐指標公平、公正、公開地落實到林班小班山頭地塊,明確到林權所有者,讓農民采伐計劃早知道,提早安排林業生產經營計劃。這是關系到分林到戶后,能否規范林業行政權力運行大事;也是從根本上鏟除林業部門腐敗土壤的關鍵部位環節;更是配套改革中林業部門自身需要改革、且能做到的重要環節。要求各地務必高度重視,到2015年全面完成各村的森林經營方案。
(十一)進一步抓好科技服務林農。繼續辦好專家咨詢熱線。進一步整合全省林業系統各方面專家資源,依托覆蓋全省的電子信息網絡,為廣大農民提供政策、技術、信息等各種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林農的信息需求,解決技術難題。繼續組織好科技對接活動。林業科研院所要針對廣大農民的科技需求開展實用性研究,最大限度地把科研成果送到農民手中,幫助農民以科技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