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生態建設創佳績 近10年造林面超過前35年
admin
2012-11-07
來源:景觀中國網
十年過去,全省共完成植樹造林面積1660.5萬畝,超過此前35年造林面積總和。全省森林面積從2002年的1188萬畝增加到目前的2809萬畝,林木覆蓋率由11.36%提高到21.6%。林業成為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軍。
2003年初,江蘇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向全省發出“努力建設一個青山常在、碧水長流、清新宜人的綠色江蘇”的號召,并明確把“綠色江蘇”作為全省生態建設的最大工程,把植樹造林作為綠色江蘇建設的主體內容。十年過去,全省共完成植樹造林面積1660.5萬畝,超過此前35年造林面積總和。全省森林面積從2002年的1188萬畝增加到目前的2809萬畝,林木覆蓋率由11.36%提高到21.6%。林業成為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軍。
見縫插綠,大江南北郁郁蔥蔥
“江蘇占全國1.06%的國土面積,卻承載著占全國6%的人口和10%的經濟總量。作為平原省份,無地栽樹成為長期困擾江蘇林業發展的一個難題?!笔×謽I局局長夏春勝告訴記者,但從啟動綠色江蘇建設以來,全省上下見縫插綠,林木覆蓋率年均增長速度是全國同期的三倍。徐州呂梁山風景區樹木花草一片蔥蘢。兩年前,這里還是一個石灰巖構造的山巒,山體裸露,即便是在雨水好的年份,整座山也僅有幾束低矮的枯草。為修復生態、綠化荒山,2005年起,技術人員從山腳到山腰再到山頂,每隔一定高度就修建一座蓄水池,同時將樹木根部周圍的土壤用薄膜覆蓋住,減少水分的蒸發。經過艱辛努力,大苗栽植、多樹種混交的成活率提高至90%以上。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徐州市投入財政資金4.6億元,綠化荒山11.2萬畝,基本實現了全市范圍荒山綠化全覆蓋,2010年,徐州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行駛在臨海公路上,但見河堤圩堆、海濱灘涂上到處是挺拔的水杉、中山杉等樹木。據鹽城市林業局局長符文華介紹,以往在冬春季節,鹽城灘涂地區白茫茫一片。為了防風固沙,鹽城市林業部門經過多樹種試驗對比,發現中山杉的耐鹽性優于其他樹種。目前經過技術攻關,中山杉已經在鹽城多地推廣種植?!?010年初鹽城全面啟動了綠色沿海建設,三年共完成新林場造林3.5萬畝,建成綠化面積420多公頃?!?nbsp;
如今,無論是蘇中地區立足構建沿江、沿海森林生態網絡,還是蘇南地區改善生態環境、優化人居環境,都清晰地顯現植樹造林在構建江蘇生態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生態補償,呵護青山碧水
走進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河堤旁的水草在微風中搖曳,湖水清透,白鷺飛天?!叭欢谡吻?,這里由于圍湖開發,連青蛙都幾乎絕跡。”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說,實施綠色江蘇建設以來,蘇州共進行了19個濕地恢復工程,通過地形整治,太湖濕地的生物多樣性逐漸被修復,不僅青蛙到處都是,蘆葦等濕地植物也越發豐富,為水生動物和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場所。
全省各地都在行動――大部分市相應建立了市級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南京、常州、揚州、徐州、鎮江等市加強了公益林建設,均對市級公益林進行生態效益補償。從2005年開始,省財政對省級以上重點公益林全部實行生態效益補償,補償標準也不斷提高,已從最初的每畝每年8元提高到目前的20元,省財政補償省級以上公益林生態效益資金每年都超過億元。
0.7%的林地創造占全國7%的林業產值
進入邳州市,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綠色,溝渠、農田林網、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種滿了樹木。在徐州盛和木業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打磨一批出口到歐洲的地板,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原來是個小作坊,最初時將原木輸送到青島、濟南等城市,用來生產火柴桿。近年來,企業逐漸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擁有20多家分廠,2000多名職工,年產值達3.5億元,連續8年稅收超過千萬。邳州市林業局副局長趙洪亮介紹,過去邳州林木覆蓋率很低,現在已經達到34%,而且是林業產值達200億元的“全國林業產業第一縣”。楊樹、銀杏產業已經成為邳州市農村經濟支柱型產業。
與此同時,苗木種業產業園也在江蘇各地出現。如新沂、沭陽的蘇北造林綠化苗木區,如皋、江都等地的園林園藝花木生產區和武進、吳江蘇南園林花卉苗木生產區,并涌現出夏溪花木市場、如皋花木大世界、沭陽花木大世界、嘉澤花木市場等聞名全國的種苗交易市場,年銷售額均在20億元以上。
“江蘇以占全國0.7%的林木面積創造了7%的林業產值,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眹伊謽I局局長趙樹叢說。
農民變股民,林改壯大林產經濟
坐落在鹽城市亭湖區331省道生態走廊的一塊綠地,原本是鹽堿地。為推進生態保護,鹽城通過土地流轉等政策,農戶以田入股,政府通過招商吸引社會資金進行生態建設。通過政府補貼等形式,農戶不僅每年可獲得每畝1000元的租金,還可以參與林下套種的耕作,每天可有80元的收入。農民從過去在自家田里務農變為進入合作社或者苗木公司上班,以股東的身份獲得林地開發收益。
蘇州吳中區種茶林農則按區域自發組建了36個碧螺春茶葉股份合作社,全區近8000戶林農以茶園土地承包經營權折價入股,出產茶葉為林農直接收入,在合作社工作獲取工資性收入,還以合作社全年利潤按股分紅獲得收入。據統計,2011年吳中區林業專業合作社用于分紅金額達900多萬元,戶均分紅820元,戶均產值13500元,戶均凈利10080元。
據了解,目前,全省1671萬畝集體林地全部明晰產權,林權證和股權證發證率分別達到99%、100%?!皩嵺`證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效盤活了林業生產資源要素,激發了農民興林致富的熱情,提高了農民造林護林營林的積極性,呈現出大地增綠、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發展勢頭,林業已步入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良性互動的健康軌道?!毕拇簞僬f。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