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啟動構建城市慢行系統
admin
2011-10-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日,江蘇省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關于建設亞洲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體育名城的意見》。其中構建城市慢行系統的描述,擊中了城市人在快生活里祈盼慢的心,這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近日,江蘇省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關于建設亞洲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體育名城的意見》。其中"構建城市慢行系統"的描述,擊中了城市人在"快"生活里祈盼"慢"的心,這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方案還未成形原則現已確定
據牽頭南京城市慢行系統規劃設計的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童本勤透露,相關工作剛剛開始,具體方案還未成形,但基本原則已經確定。
這個原則就是:"一方面,重點建設沿秦淮河體育健身帶、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體育健身長廊,環紫金山、玄武湖,主城通往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和江浦大學城5條自行車專用道;另一方面,長江兩岸、固城湖等區域發展以戶外運動為主的休閑體育,擴大向市民免費開放的公園、綠地廣場、風景區等場所。"
"建設亞洲體育中心城市、世界體育名城,與城市發展不應該成為’兩張皮’。"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說:"要在已有的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基礎上,形成有機銜接的統一的城市發展規劃體系。"
南京市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亞洲體育中心城市;2020年,建成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國際集聚輻射能力的世界體育名城。將構建城市慢行系統作為建設工作的組成部分同步實施。等方案出來,將把詳細計劃、指標、目標分解到各個部委辦局。
在該市郊縣高淳,已有成功的"試驗田"。投入10多億元建設的28公里生態慢行綠道、濱水慢游綠道蜿蜒,將高淳縣的國際慢城、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城市濕地公園3大生態標志區串珠成鏈。近3年來,到高淳縣的游客數量每年增長30%以上,不少驢友與南京市第一次接觸就是奔著慢城而去。現在南京市要把這片試驗田放大到全城。
非交通線而是"慢行島"
"嚴格地說這不是一個交通意義上的城市慢行系統,不是指把自行車專用道、步行道鋪遍全城,而是落腳在休閑健身網絡。"南京市規劃局機關黨委副書記萬偉慶說,它更多的是承載旅游觀光、體育休閑功能的若干區域的組合,慢行系統集中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
"如果建全城路網的慢行系統,實施難度較大,因為城市經濟社會生活很復雜,城市空間有限,道路尺度有限,有很多路段無法實施。"江蘇省城市與交通規劃所所長曹國華說。
發達國家有不少這樣的慢行系統,它們沿山、沿河、沿湖、沿江、沿綠而行,在城市里剝離出一些相對封閉的空間,讓人能接近自然、愉悅生活,與快節奏的生活暫時脫離,就像一個個世外小島。"紫金山人行棧道、玄武湖環湖路、高淳慢城都是這類性質,但都相對孤立,慢行系統規劃空間要夠寬,要將一個個孤立的小島串聯起來,否則會出現目前休閑景區人滿為患的狀況。"萬偉慶說。
曹國華介紹,慢行系統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休閑健身道路。這些道路宜選擇車流量較低、風景優美的城市支路布局。在美國舊金山,有一種自行車地圖,將每一條自行車道的坡度用4種顏色標注出來。地圖上寫道:"如果你騎車上班,請選擇坡度平緩的道路;如果你選擇鍛煉身體,請挑戰那些坡度較大的路段吧。"
城市理念提升行走是人的天性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坦陳:"考察倫敦奧運會時,我專門到社區里去看了一下,發現社區里修建了不少自行車道,形成網絡。之前到臺灣考察時,當地官員邀請參加的活動就是騎自行車。而在南京,夏天晚上去玄武湖遛彎,發現環湖路上滿是人。以前很多都是著正裝逛,現在很多都是一身運動裝扮,戴著耳機快步走、慢跑。有次還遇到一位家住中華門的老人,每天晚上坐免費地鐵到玄武湖鍛煉身體……這些都讓我很有感觸。"
"在小區里,車與人爭空間;到馬路上,車還是與人爭空間。這是當前城市的通病。"曹國華說:"構建城市慢行系統,是真正從思路與體系上與國際接軌--我們的城市有必要為人提供慢生活的空間。"
"這是城市發展理念的提升。"江蘇省建筑設計院副總工程師鄧潤飛說,某國際知名咨詢機構曾編制一套可持續交通發展手冊,送給發展中國家多座城市的領導人。冊子中寫道:"行走是人的天性,就像魚要游動、鳥要飛翔、鹿要奔跑一樣,人類也需要步行。"
"慢行系統不僅有交通功能,它還是一種文化符號,是生活品質的體現、城市活力的反映。"上海同濟大學副教授劉冰認為,在我國,人們往往把自行車當做落后、慢、窮的體現,很大程度上因為慢行系統并不健全。
"慢行系統"配套服務必須跟上
得知構建城市慢行系統的消息,市民高興之余,也有些許擔心:"建好后,如果都是修路挖坑,揚塵肆虐,我們是不是戴著口罩騎單車啊?"
其實,這也在主政者的思考里。季建業說:"國際自行車聯盟命名了兩座’自行車城市’--墨爾本和哥本哈根,南京市要爭取成為第三座城市。對此,我非常期待!不過,這不是修幾條自行車道的事情,如果塵土飛揚、空氣污濁,再漂亮的自行車道也不會讓騎車人感覺享受。當務之急,趕緊結束南京大工地的局面。"
鄧潤飛認為:"這提醒我們,不是慢行系統一建立,慢行生活就水到渠成。但換個思路,城市改造也是慢行系統構建過程中一個無法避免的陣痛。"
"與機動車主、干、次、支道路網絡一樣,慢行系統也需要自己的空間分級體系與骨干網絡,自行車廊道與寧靜步道系統是構成慢行系統骨干網絡的關鍵。"南京市城市與交通研究院總經理錢林波說。
"南京山、河、江、湖、洲都不缺,就看怎么有效利用資源。"曹國華建議,慢行系統要與城市路網有效銜接,公交車一下來就能進入步行綠道,就可以有租自行車的地方;城市路網與慢行系統的連接處要有停車場,方便自駕車主快慢模式的切換。與城市路網的交叉點要使用下穿通道,這樣慢行系統才能真正成網,不會被多頭截斷。
"慢行系統不能只有路,服務配套設施必須跟上,還要考慮周邊人口分布來做,像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建設難度較大,而江心洲生態島的環島江堤就能做成一個不錯的慢行微循環。"曹國華說,如果做好了"家門口"到"慢行島"的便捷轉換,將給市民的休閑生活、城市品質帶來一次大升級。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