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南湖-竹排江水系(一期)建設,開辟了南寧第一條水上旅游精品線路;環相思湖水系實現連通、蓄水;民歌湖、相思湖、青秀湖、賢賓湖、邕江濱水公園等一批河湖公園建成開放,為市民群眾提供了新的休閑去處……經過3年的精心打造,南寧“中國水城”芳容初露,水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城市人居環境越來越美,一幅幅親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美麗相思湖 樂了眾游人
“東有南湖,西有相思湖。”幾年前還只是畫在紙上的藍圖,隨著去年4月底相思湖公園建成開園,如今“西有相思湖”已經呈現在廣大市民眼前。
9月17日上午9時許,記者步行在相思湖的兩岸,隨處可見秋楓、香樟、菩提榕等植物,公園內已顯現出勃勃生機……市民們紛沓而至,在一處臨湖的公園廣場上,十幾個學生正在相思湖邊畫畫;不遠處的涼亭外,幾名老人在悠閑散步。
南寧市“中國水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水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位于大學路以南的相思湖公園,總面積約為4948畝,其中陸域面積2762畝,水域面積2186畝。該公園是南寧市打造“中國水城”水系規劃中相思湖水環的標志性項目。相思湖公園建設有林源野趣(怡情區)、田園牧歌(鄉情區)、東盟花園(友情區)、相思花園(愛情區)四大區。
在可利江兩岸,記者看到,清澈的湖水倒映岸邊的綠樹,湖中新種植的對水質具有凈化、涵養作用的蘆葦、水杉等各類植物長勢良好。如今,可利江兩岸已基本完成綠化,水美草綠的生態環境初露芳容,完成環境及生態恢復的可利江煥然一新。
“以前這里是一潭污水,現在不僅水清了,空氣也好了,有空就到公園逛逛,心情自然舒暢。”家住廣西民族大學附近的周先生最大的感受是,濕地公園的建成,不僅改善了周邊環境,不少市民看到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后,紛紛前來買房定居。
“南寧民歌湖與南湖連通,市民可乘游船到湖上。如今,相思湖公園開園后,也能在相思湖坐船游玩看美景了。”家住相思湖邊的劉女士,當日前來公園散步后,還和外地來南寧玩的朋友一起,坐了一艘小游船,在相思湖內轉了一圈。她說:“特別是怡情區的相思湖濕地公園(即天雹水庫南寧外環高速公路至可利大道之間的區域),我們看到已經種了蘆葦、雞蛋花等多種水生植物和陸地植物。人在湖中游,船在畫中走,仿佛置身一幅自然的畫卷中。”
提升水城景觀 融入紅色之旅
“邕城美景映碧波,萬家燈火幸福多。光輝歲月永難忘,紅色之旅唱贊歌。”9月18日晚,伴隨講解員聲情并茂地講解,一艘載滿了游客的畫舫緩緩駛離南湖公園李明瑞、韋拔群烈士紀念館游船碼頭。這是一條集觀賞、旅游、教育為一體的濱水“紅色文化”精品線,單線行程約6.6公里。
據悉,這是在原有南湖-竹排江-民歌湖景觀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再一次對這段旅游線路進行提升。當晚記者坐船游覽看到,畫舫行至竹排江景區一帶,岸邊的行道燈不時變幻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郁郁蔥蔥的迎春花、鵝掌柴、腎蕨在綠色的景觀燈的映射下,爭奇斗艷,與亮麗美觀的橋體相互輝映。
“我們通過燈光語言,將竹排江兩岸紅色之旅、橋梁、園林綠化的各景觀節點進行串聯。”行船間,南寧建寧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快,載著游客的畫舫行至“紅色文化”展示區域,濱湖橋橋下兩側的步行道上,以生動形象的手法,再現了洋關碼頭和南寧兵變的歷史。畫舫前進至金湖橋橋下,浮雕和圓雕的“百色起義”場景令游客身臨其境。宜賓橋的燈光布景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黃色的燈光勾勒下,一只只壯族代表動物“青蛙”蹲在橋梁上,作勢欲跳,換一個角度看,圖案又酷似“吉”字。游客尚未從這種巧妙的趣味中回過神來,眼前又出現了鎮南關解放的喜慶景象……“美麗的夜景,加上紅色文化,這條紅色之旅線路真的很不錯。”旅程尚未結束,來自東北的游客陳先生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