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不久的將來,在廈門灣南岸至閩粵交界,將崛起一個新興的濱海新區——漳州濱海新區(古雷-南太武新區)。作為福建省十大重點發展區域之一,這里將建成國家級千億元石化產業基地和臨港裝備制造業基地、濱海自然與文化旅游目的地,成為海西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近日,漳州濱海新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匯報銜接會召開。據了解,福建省“十二五”規劃明確了濱海新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規劃建設濱海新區將有利于做大廈門港、建設廈門灣對臺產業對接集中區,提升廈門灣、漳州的綜合競爭力,加快福建南翼發展。
福建規模最大尚未開發的沿海區域 規劃范圍1725平方公里
漳州濱海新區規劃面積1725平方公里,東起廈門灣南岸,西至閩粵界,規劃范圍包括龍海市、漳浦縣、云霄縣、詔安縣的部分區域和東山縣,主要涉及國家級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海的港尾、浮宮等5個鄉鎮,漳浦的前亭、佛曇等14個鄉鎮和漳浦的鹽場等4個農林鹽茶場,東山縣的銅陵等7個鄉鎮,云霄縣的東夏等3個鄉鎮,詔安縣的橋東等4個鄉鎮,土地面積1725.7平方公里。
不僅如此,漳州濱海新區依山傍海,土地資源、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港口、交通、區位等方面的地理優勢,是福建省目前規模最大的尚未開發的沿海區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功能定位上,漳州濱海新區是兩岸交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區、海西重要的新增長極、世界級臨海重化產業基地、國際知名的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海西海洋經濟先行示范區,也是海西宜業宜居的濱海新區。
形成“一帶、兩軸、三片”發展格局 與廈漳共筑“T”形空間結構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規劃,漳州濱海新區將形成“一帶、兩軸、三片”的發展格局。其中,一帶即濱海發展帶,著力打造漳州濱海新城、古雷產業新城、東山新城。
兩軸,即沿招銀疏港高速、廈蓉高速的漳州濱海新城漳州至龍巖至長汀方向發展軸,沿古(雷)武(平)高速公路的古雷石化產業園區云霄至永定至上杭至武平方向發展軸,形成聯系濱海新區與廈漳大都市區、龍巖以及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內外腹地的主要通道。
三片,即漳州濱海新城片、古雷產業新城片、東山新城片。
在組團功能上,共規劃南溪灣組團、招銀至港尾組團、佛曇灣至隆教組團、古雷組團、舊鎮灣組團、赤湖至深土組團、東山組團、嶼至陳岱組團和梅嶺組團等9個組團。
結合廈漳同城化發展趨勢,在空間上,漳州濱海新區將與廈漳共同構筑“T”形區域空間結構。即由廈門、漳州構成發展主軸,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古雷石化產業園區、龍海漳浦云霄詔安沿海一線城鎮、東山等構成濱海發展帶,形成廈門灣南北岸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規劃指出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性專業物流中心 未來在新區將修建機場
根據規劃,2012年~2015年是漳州濱海新區的開發起步階段,2016年~2020年,漳州濱海新區將進入全面開發階段,2021年~2030年,進入發展完善階段,預計到2030年,漳州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80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將超過2萬億元。
在此次規劃匯報銜接會上,規劃提出,漳州濱海新區的產業發展將以石化產業、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為重點,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生態化的產業發展,把漳州濱海新區建成全國重要的臨港石化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區域性專業物流中心。
在交通方面,為了滿足新區社會經濟發展對通用航空的需求,規劃分別在龍海隆教、漳浦竹嶼、東山杏林預留了三個大型基地通用機場,未來可選擇一處修建機場。
規劃建議,參照深圳市設置功能區的做法,福建省將給予漳州濱海新區市級行政管理權限。同時,為吸引更多項目落地新區,漳州濱海新區可作為廈漳同城化的先行區,率先享受與廈門特區一樣的稅收政策,并設立國家級兩岸交流合作投資便利化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