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引領承德國際旅游城市建設
admin
2012-07-05
來源:景觀中國網
2012年以來,承德市緊緊圍繞“強班子、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扮靚國際旅游城”活動主題,通過實施“四大工程”,破除發展壁壘、改善群眾生活、創新社會管理、強化基層基礎,把國際旅游城市建設推向了新高潮。
2012年以來,承德市緊緊圍繞“強班子、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扮靚國際旅游城”活動主題,通過實施“四大工程”,破除發展壁壘、改善群眾生活、創新社會管理、強化基層基礎,把國際旅游城市建設推向了新高潮。
實施“外廟治理”工程,實現旅游產業品牌化。為更好地保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文化遺產群,全方位開發旅游資源,打造皇家旅游產業品牌。該市抽調200名干部入村拆遷掃尾,撥付拆遷資金7.1億元,完成征地1194戶1440畝,拆除、遷移影響景區景觀的各類看護房93處、企業3家,使皇家景觀重現昔日風貌。
在完善景區服務設施,提高旅游服務水平的同時,積極打造城市周邊溝域經濟區。編制了《雙橋區皇家型溝域經濟發展規劃》,按照皇莊、王莊、旗莊的歷史沿革,擬在市區周邊350平方公里的山區溝域內,建設休閑游和綠色食品特供基地。目前,梨花山莊、石門溝都市莊園、盛世山莊等項目建設已全面啟動。
實施“中疏治堵”工程,實現居民生活環境景觀化。該市發揮各級黨組織領導核心、駐村工作組幫扶協調、基層干部群眾主體落實作用,以城市交通疏堵保暢、南北兩翼項目建設、百條街巷整治為突破點,實施“中疏治堵暢通”和“市容環境整治攻堅行動”。
活動中,累計出動18160余人次,清理垃圾14130余噸,拆除沿街占道私搭亂建308處、2331平方米,治理旱河21200延長米,對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周邊的18條道路進行了整體改造,對路面、周邊建筑、街邊店鋪裝修等進行了系統規劃,形成一街一景,一店一景,一戶一景的城市景觀帶。同時,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回遷房建設,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新開工建設回遷房44.07萬平方米,主體完工37.92萬平方米。
實施“管理創新”工程,實現社區管理服務網格化。不斷鞏固“全國和諧社區示范區”成果,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社區管理創新的實施意見》,積極推行以下放社區八項權力、完善社區九項職能、強化社區十項機制為主要內容的“八九一○”工作模式,推動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工作重心下移,強化服務功能,全面推進“四有一創”機制,構建區域化、服務型社區黨建網絡體系。目前,雙橋區社區工作者平均年齡下降到29歲,大專以上學歷占70%,實現了“一居一名大學生”;12個社區辦公和活動用房達到了500平方米標準,24個社區達到300平方米標準;一站式服務大廳、“96096”便民服務電話、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等普遍建立,社區服務項目達到20類380多個。
同時,大力整合城市管理、網格化管理、數字化城管的指揮和協調力量,實現信息互通、職能互補、力量互援,提高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功效,成功創建為全省唯一的“全國社區社會管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實施“規范提升”工程,實現農村基層事務管理程序化。圍繞“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建設和諧幸福新村”目標,制定了《關于推進農村事務規范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建立了14項配套制度,并對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發展黨員、村委會選舉、罷免村委會成員、村務民主決策、集體固定資產處置等22項工作進行細化,制定流程圖,實現程序化管理、公開化運行,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目前,已在20個村先行試點,年底前將推行到60%以上行政村,到2013年實現行政村全履蓋,基本實現“領導組織、配套制度、工作措施、監督機制”四到位,達到“事務運行流程、民主決策程序、干部履職行為、監督管理措施、獎懲追究機制”五規范標準。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