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區實施“補綠插綠”工程,全年栽種18萬株
admin
2012-05-29
來源:景觀中國網
2012年,北京市城六區實施“補綠插綠”綠化工程,在現有草坪、空地、邊角地及路邊上,見縫插樹,為城市添綠蔭。目前,城六區已栽種大規格喬木15萬株,預計全年栽種18萬株。
2012年,北京市城六區實施“補綠插綠”綠化工程,在現有草坪、空地、邊角地及路邊上,見縫插樹,為城市添綠蔭。目前,城六區已栽種大規格喬木15萬株,預計全年栽種18萬株。
近日,在北京街頭,很多大面積的草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蔥蔥的林地。位于建國門橋西北角的建國門大綠地,不久前剛剛完成景觀提升和改造,樹冠如蓋,繁花似錦。這片大綠地占地近萬平方米,改造前種有喬木、灌木近200株,同時配有座椅等簡易設施。過去,這里的風格是疏林草地,草坪面積大,樹少,有增加綠量的空間和余地。
2012年3月中旬,東城區園林綠化部門進駐改造,在原有綠地布局不變的基礎上,新增常綠喬木58株、落葉喬木152株、灌木423株,綠地內原來平均150平方米一株大樹,改造后提升到50平方米一株大樹。如今,建國門大綠地內,油松、雪松、銀杏、楊、柳、側柏,生機勃勃,為立交橋區增添了幾多綠蔭。林間小廣場上,還新安裝了立體花廊、休閑座椅,不少過往行人在這里納涼、休憩。
像建國門綠地一樣,北京市多片大草坪、立交橋綠地,2012年都因地制宜開展了喬木、灌木的補植補種。景觀提升了,綠量增加了,與此同時,綠地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等生態效益也大大增強。據研究機構測算,在同等面積的情況下,喬灌草復合結構的綠地所產生的綜合生態效應要比純草地高出2.6倍。
三環路、四環路,2012年在原有基礎上見縫插綠,增綠補綠。朝陽區對轄區29公里長的四環路實施了景觀提升改造,完善提升綠化面積53.6公頃,栽植喬木1.1萬株。在景觀效果較差的四惠橋到榴鄉橋段,加厚了綠色背景林,交替種植了彩葉樹,形成景不斷鏈、層次豐富、色彩紛呈的道路景觀。
健翔橋西南角的北極寺綠地,原本是一片荒地。海淀園林綠化部門精心設計、施工,將其變成了一個“城市綠島”。綠地占地4.7公頃,種植有喬松、蝶形葉側柏、光葉櫸、蒙古櫟等喬木2800多株,喬木、灌木、地被植物品種加起來有200多個,儼然是一個微型的植物園。
小區空地、城市廢棄地、邊角地、公交候車亭、胡同街巷……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春季以來,城六區一共栽下各種喬木15萬株、灌木220萬株,過去不起眼的城市邊角,現在樹成行,花似錦。
“城市增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廣大市民的共同參與。”市園林綠化部門表示,當前城市綠化最大的瓶頸就是空間不足,市民如果發現身邊有可綠化的閑置地塊,可及時與當地的園林綠化部門聯系。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