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大千茶居(張大千故居)位于金牛區金泉路2號金牛賓館內,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磚木結構,為中西合璧風格,建于民國時期,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抗戰時期在成都的寓所之一。改革開放后,此處被辟為“大千茶居”。
旃檀寺位于新都區斑竹園鎮旃檀村,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建于清代中后期。據院門清道光十六年《砌階石碑記》載,原旃檀寺有前、中、后三殿以及東西兩廊、山門,應為三進四合院,現僅存后院。近現代名人林思進曾在此留題壁墨寶。1939年中共新都地下黨特別支部在旃檀寺小學成立,并積極開展活動,此處便成為新都重要的革命遺址。
成都理工大學建筑群位于成華區二仙橋東三路街1號,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建于1956年。成都理工大學建筑群由核工樓、測試樓、綜合樓、理化樓、教學二樓等8幢具有濃郁蘇式風格的建筑組成,由于使用與不斷維修,建筑保存較好。
成都機車車輛廠廠部大樓位于成華區二仙橋北路街31號,建筑面積693平方米,建于1952年。成都機車車輛廠是中國500家交通運輸設備制造企業和鐵路機車車輛工業大型骨干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南車集團唯一的電機制造基地。該建筑為當時全國著名的大型機械廠廠部大樓,是成都工業化進程中寥寥無幾的歷史遺存。
昨日,記者從成都市房管局獲悉,今年1月開始的成都“北改”片區歷史建筑復查已全面完成,通過實地踏勘、現場甄別,初步篩選出薛公館、電子科技大學辦公樓、旃檀寺等27處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筑。下一步,還將確定一批亟待修繕的重點項目,組織實地測繪和專家論證,擬定規劃建設方案,報市規委會審議后予以維護修繕并合理利用,充分發揮歷史建筑傳承城市文脈,促進城市文態建設的作用。
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27處歷史建筑都沒有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建筑年代也以近現代為主,建筑風格多為蘇式建筑和川西民居,風格獨特,保存基本完好,是成都城市發展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印記。這批歷史建筑經過甄別和評選后將掛牌保護。
薛公館位于金牛區解放路北一段15號,建筑面積240平方米,屬川西民居風格。薛公館為民國時期北門糞霸薛氏公館,是成都平原傳統農耕文化的罕有遺存。新中國成立后為豆腐街民辦小學,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是紅燈籠火鍋店,現為茶館。
電子科技大學辦公樓位于成華區建設北路街二段4號,建于1956年,是成都市體量較大的單體蘇式建筑,造型獨特,至今仍是成都東部的地標式建筑。
從分布情況看,金牛區數量相對較多,共18處,包括薛公館、大千茶居(張大千故居)、帶江草堂等;成華區8處,包括成都理工大學建筑群、電子科技大學辦公樓、成都機車車輛廠廠部大樓等,這些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部分建筑為典型蘇式地標建筑;新都區1處,即旃檀寺,該建筑建于清代中后期,曾是中共新都地下黨特別支部舊址,而且有精美的近代名人壁畫,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據成都市歷史建筑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韓蜀霞介紹,為了保護好“北改”片區的歷史建筑,處理好歷史傳承與未來發展的關系,傳承好北改片區的歷史記憶和人文信息,市委市政府已將歷史建筑保護工作納入民生工程目標管理,加大實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