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任峰濤攝
朝陽區團結湖北里社區推行“一車一樹”,使車位與樹木得以共存。
車位與綠化成矛盾體各社區探索解決之道
小區綠化與停車能否同時兼顧,一周來,記者探訪朝陽、通州、昌平等地30個社區,調查中發現停車位少、綠化面積小是小區業主反映的普遍問題。如何既能保證綠化面積,又滿足車輛的停放,是各社區面臨的難題。朝陽區園林部門表示,“一車一樹”的生態停車,既能滿足業主對車位的需求,又能美化環境,將在轄區內進行推廣。
一周來,記者探訪朝陽、通州、昌平等地30個社區,調查中發現如何能夠既不讓綠化受到破壞,又能夠滿足部分車輛的停放,是各社區面臨的難題。目前,探索社區綠化與停車之間的平衡之路仍在繼續。
4月9日至4月15日,記者走訪30個社區,其中和諧家園、中海楓漣山莊等12個小區,綠地變停車場,導致小區綠化減少;嘉銘桐城小區、水郡長安小區、沿海賽洛城等7個小區,因綠地覆蓋面廣,導致業主停車位減少;雙榆東里小區、團結湖北里小區等11個社區,因老舊小區改造,建生態停車場,業主表示滿意,但費用相對較高。
調查
現狀一
林蔭停車場致車位減少
案例:嘉銘桐城小區
4月12日,記者走訪朝陽區嘉銘桐城小區,該小區為林蔭停車場,綠化覆蓋率為60%,在該小區露天停車場,可停車80余輛。
據住在B區的業主說,小區的林蔭停車場能夠有效將車內的溫度降低10攝氏度左右,能美化環境還降低溫度,但就是停車位很緊。“車的四周都被綠樹包圍,占地空間大,車位卻比較少。”
業主王先生稱,自己非常喜歡林蔭停車場,現在春天到了,看著郁郁蔥蔥的停車場心情也好,但我們小區綠化面積本來就相對較少,如果為了滿足有車一族的停車需求而減少綠化面積,對于那些沒有停車位的業主是很不公平的。
據物業人員表示,該小區栽植喬木形成的綠蔭覆蓋面廣,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降低周圍溫度。“我們也構想過多增加車位,給業主更多的方便,可是因造價高,場地受限,目前,還不能滿足所有業主的需求。”
現狀二
增車位致小區難見綠色
案例:大興區駿城小區
前天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看到小區物業將小區部分綠地裝上了地鎖,改為停車位。
“綠化帶被鏟成這樣心疼啊,雖說我們希望能夠多些停車位,可是現在小區內一點生機都沒有。”業主李女士說。
業主張先生表示,因小區私家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停車難成了大難題,居民樓前后的綠化面積都被挖掉,填上植草磚變成了停車位,公共綠地變成了“停車場”,綠化面積大量減少。“雖說緩解了停車問題,但是沒有綠化相稱,感覺總像缺點什么。”
據了解,該小區從2004年開入住,共610戶,當時只審批下來117個停車位,而現在小區有400余輛車,車位太緊張。物業便申請擴增車位,經有關部門審批,將車位增加到400個左右。
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物業投資在部分草地上鋪了草磚裝了地鎖,變成停車位。這樣既增加了車位,又保證了綠化。
現狀三
兼顧停車綠化方式受好評
案例:團結湖北里社區
4月13日上午,記者走訪朝陽區團結湖北里社區,推行“一車一樹”,即在車位旁邊種樹,達到降溫作用,從而增加候車的舒適度。
據了解,該小區是朝陽區的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之一,“一車一樹”能有效地為車降溫5至6攝氏度。今年朝陽區將計劃完成55個這樣的老舊小區綠化改造,綠化面積將達33.5公頃。
前來停車的李先生說,由于是老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停車難的問題一直困擾居民。從去年開始,街道開始征求居民意見,詢問他們的需求。去年3月,街道與居民一同在小區停車道路旁種了楊樹。“現在每一棵樹下都能停車,夏天既涼快,又省地方。”
去年,小區的業主還因沒有地方停車,把車停在居民樓旁,居民樓旁比較混亂,也沒有綠化。改造后,小區在增建停車位的同時,小區綠化也得到改善,一居民說。
據街道的工作人員表示,街道采取居民自助的方式選擇樹種,居民互動效果非常好。但目前投資大,想要普及起來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且養護費用也比較高。
案例:雙榆東里小區
雙榆樹東里小區3至6號樓進行綠地改造,不僅解決了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還為車主們撐起了一片綠蔭。
中關村街道結合雙榆樹東里的實際情況,在保留原有喬木的基礎上,將樓與樓之間綠蔭下的裸露地面鋪上6至8米寬的方磚,保持了樓間綠化覆蓋率不變,但道路兩側增加了一排停車位。
雙榆樹東里4號樓的李先生說:“雖然現在天熱了,我們家的車停在這里也不怕曬,大家都覺得這個‘綠色停車場’挺好。”目前,這幾幢有28年歷史的老樓之間,停車位數量達到24至30個之多,平均約兩戶1個停車位。
據街道工作人員說,隨著居民自用機動車數量不斷增加,樓間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并且時常出現碾軋草坪、綠籬及損害樹木的情況。
樓間綠地改造后,雙榆樹東里3至6號樓間的綠地覆蓋率仍達到32%,綠蔭下的可停車面積增加了3936平方米,加上居民樓南側原有的936平方米停車場,基本滿足了居民的停車需求。
專家解讀
生態停車可推廣草坪停車有新技術
據朝陽區園林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停車難問題一直困擾著新老社區。保留綠化還是增加停車位,往往成為各社區解決停車問題時居民們爭議的焦點。生態停車場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矛盾。它既是林蔭、草坪,又是可供停車的停車場,并能使樹木覆蓋面積達到60%以上,目前這種林蔭停車場已逐步推廣。
比生態停車場要求更高的是林蔭停車場,一般樹木覆蓋率占總面積80%,如此高的綠化標準使得林蔭停車場目前推廣起來有一定難度。如果對社區現有的停車場進行林蔭化改造,勢必會減少停車場面積,在現在社區停車較緊張的形勢下,全面改造將會影響到市民的停車。
朝陽區園林局的負責人表示,在生態停車“一車一樹”模式的基礎上,本市還可推廣“草坪上停車”。在許多人的觀念里,汽車和綠地無法和諧共處,有車的地方幾乎都是寸草不生。即便前幾年推廣的空心草坪磚,效果仍然不好,目前可以使用一種新型的透水性材料,不會影響花草樹木的生長。這種新材料外表看來與傳統的材料沒什么區別,但不會妨礙在停車場上種草。不過目前這種模式費用較高,普及起來還有一定困難。
鏈接
生態停車
生態停車場是在停車場基礎上實施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屬于節地型綠化建設。它能增加人在車內的舒適感,有利于人體健康;能減少汽車燃油的消耗,有利于機動車的安全運行和環境保護。根據實驗,在夏季高溫日,普通露天停車場內陽光暴曬下的車輛車內溫度近60攝氏度;而在生態停車場,車內溫度僅與室外溫度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