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今年五一,如果你從子龍大橋往西望,將會看到一幅充滿綠意的美景。2012年4月11日在子龍大橋西側的滹沱河3號水面景觀提升工程現場,工程現場負責人介紹,3號水面景觀提升工程分為20個標段,目前各個標段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預計五一能達到景觀效果。
現場:已植樹500多棵
11日,站在子龍大橋上往西望去,看到河道內挖掘機、鏟車正忙碌著,不時還可以看到卡車進進出出。在橋下北側,已經能夠看到絲絲綠意,一排排油松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已經栽種上。“除了油松,已經種植的還有栓皮櫟、法桐等十多種樹木。目前,已經栽種了500多棵樹。”3號水面景觀提升工程現場負責人說。
從子龍大橋下沿著景觀路向西走不遠,路北一片平整的土地上,不少工人正在壘砌青磚。“那是停車場的樹池。”現場負責人介紹,在3號水面提升工程中,將會建兩個停車場,每個停車場大概能容納50輛車。
進展:正在清運垃圾回填沙土
在景觀路的南側,子龍大橋以西至滹沱河2號橡膠壩,長約1.5公里的河道里,不時能夠看到機械車輛、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整個工程分為20個標段,滹沱河北岸11個,南岸9個。”3號水面景觀提升工程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北岸的垃圾清運工作已經完成,回填沙土90%;南岸正在平整土地、外運垃圾,現在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五一能達到初步的景觀效果。
展望:更豐富的植被種類
據負責3號水面景觀提升工程設計的北京騰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駐現場設計代表王磊介紹,3號水面景觀提升工程為了營造不同的自然,將選擇不同的植物類型,包括陸生植物、濕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形成立體濕地植被網。“按照規劃,未來植物分區規劃了三個不同類型區域,包括道路野趣區、島嶼生態區和濕地科普區。”他說,植物的種類選擇多種多樣,既有喬木、灌木、花草組成的樹陣廣場,在水面附近也有水生植物。
更多的活動區域
景觀提升工程完工后,3號水面將形成3個功能分區:南岸休閑娛樂服務區、中部生態濕地涵養區和北岸濱水景觀活動區。其中,濱水景觀活動區以河流曲線為主線,貫穿了象征水利活動的各個層次,并以河流的形式的提升,貫穿人與水關系的歷程。
而3號水面的景觀提升除了打造富有城市形象的景觀節點外,還注重親水性,將打造植物島、棧道、親水平臺等景觀,為人們提供親近濕地,欣賞濕地、體驗濱水的空間。
特色:
“滹沱之舞”:一座“舞動”的橋梁
“滹沱之舞”位于3號水面北岸,主要通過高低起伏的廊架,形成“舞動”的橋梁,形似蜿蜒的河流,是河流的抽象象征。
高低起伏的廊架,既可以為游人帶來步移景異的游覽樂趣,也是居高觀賞濕地,遠眺滹沱河的最佳位置,并與矗立的冀之光塔形成呼應。“滹沱之舞”中,除了橋梁,更獨特的是“疊水”。在規劃中,在3號水面的北岸建有多層臺階,噴泉中的水噴出后,便呈臺階狀流出。
積雨云:象征雨水灌溉大地
3號水面的北岸將建立“積雨云”雕塑,主要體現水與農業的關系,帶給人們置身田野的感受。雨云雕塑,通透空靈,象征自然中雨水對田野的灌溉,孕育植物成長。
新聞背景
景觀提升讓3號水面更美
滹沱河3號水面位于子龍大橋以西1.5公里區域,東西向是整條河流的過渡區段,承接4號水面,聯系1、2號水面,南北向是正定與石家莊的紐帶區域,與太平河區域共同構成城市中的河流系統。作為太平河景觀帶的延伸,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也是人們所說的滹沱河濕地了。
作為城市生態緩沖地帶,3號水面區域的植物密度不夠,難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觀賞性植物景觀。同時,3號水面緊鄰城市主干道和太平河景觀帶,但缺乏吸引游人的活力開放空間和代表城市形象的景觀節點。為此,從去年開始,省會啟動了對3號水面景觀的提升工程。
此次進行的景觀改造提升工程東起子龍大橋,西至滹沱河2號橡膠壩(107國道東約1.2公里處),南北分別至滹沱河兩側防洪堤。此次景觀改造提升工程整合規劃面積為125萬平方米,實際場地設計面積109萬平方米。
據了解,3號水面景觀提升的總體定位為,對自然的人為改造控制在最低限度內。主要是通過對滹沱河3號濕地的景觀改造提升,形成一條與自然和諧,與城市文化共榮的多自然型河流,回歸石家莊人對母親河的記憶。按照規劃,將運用生態學的觀點,通過營造多自然型河流的景觀,初步恢復滹沱河濕地及生態環境。
整個工程預計投資1.43億元,根據實際實施情況,將分為兩期進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