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灣海岸線上的生態“聽診器”
admin
2012-02-20
來源:景觀中國網
當康菲漏油事件讓我們再次聚焦渤海灣這片海域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曾經美麗的渤海灣已經面目全非:由于過度開發、超標排放、溢油污染等原因,渤海灣生態持續惡化,整個渤海近岸,除了河北秦皇島南、北戴河和大連附近少量海岸線外,其余海岸線完全被污染線圈住,水體污染比例超過1/5以上。
當康菲漏油事件讓我們再次聚焦渤海灣這片海域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曾經美麗的渤海灣已經面目全非:由于過度開發、超標排放、溢油污染等原因,渤海灣生態持續惡化,整個渤海近岸,除了河北秦皇島南、北戴河和大連附近少量海岸線外,其余海岸線完全被污染線圈住,水體污染比例超過1/5以上。更糟糕的是,渤海作為一個半封閉內海,海水更新周期長達15年,自凈能力差,污染物承載力十分有限。
處在經濟轉型的風口浪尖上,渤海灣生態保護已經到了懸崖邊上:往前走是碧海,向后退是死海。積極有效地開展海洋環境監測與預警、海水污染控制與治理,迫在眉睫。
為保護渤海灣和海洋環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不斷努力和探索。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與煙臺海誠高科技有限公司最近進行了一系列合作,投入專項人才、資金以及運行平臺,從海域水體的監測著手,在借鑒國外先進監測手段的基礎上,針對渤海海域特定的實際情況,共同研發了海洋環境多參數在線監測系統設備,并于2011年10月下旬在煙臺港碼頭安裝、調試。
據專家介紹,這套系統為同時集成有多個參數的海水水質自動監測裝備,目前的主要測量參數包括氣象參數4項、水質物理參數8項、水質化學參數4項,并且可同時監測海洋表層水和底層水(近岸)。這些參數中,既包括了嚴重污染海域環境、影響魚蝦等海洋生物生長的油類(包括成品油與原油),又有密切關系赤潮成因的理化參數,如營養鹽和溶解氧、pH等。同時,還有影響參數浮動的氣溫、濕度、太陽輻射度等外圍環境參數,從而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海洋水體的“健康狀況”。
同時,該設備適于多點聯動,搭建海洋環境監測網絡。自動監測設備采用太陽能供電,可以在任何有太陽的地方搭建平臺。還可以設置為自動監測模式,測量時間間隔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置,如每小時讀數一次,測量數據自動上傳至系統服務器,并可通過遠程無線通訊數據傳輸技術,實時把表征海洋狀況的參數發送到需要的地方。該套設備在手動、自動監測模式下,全部參數的測定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整個測量過程,多數參數不需要預處理以及相關試劑的使用,即使少量的試劑使用產生廢液,也會在測量結束后完成廢液回收。另外,遠程無線通訊技術的使用,還可以實現在遠程控制端對監測系統的“監控”,有助于及時發現儀器探測中的異常,并在第一時間判定問題原因,拿出解決方案。
專家認為,這套系統設備運行后,能夠為海洋污染控制提出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科學建議和安全性對策。盡管該設備還處于調試階段,但其在海洋監測與預警上顯示出的強大生命力不容小覷。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在典型的濱海地區開展海洋環境監測的舉措,能夠更好地滿足對海域水體實時監測與提前預警的緊迫需求;如果能夠實現整個海岸線的實時監測聯動,將對展開針對海洋環境的多參數監測、水質評估以及污染預警,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渤海灣的生態病已經非常嚴重。2009年《渤海海洋環境公報》的數據顯示:渤海沿岸實時監測的陸源入海排污口共有100個,其中工業排污口有32個,占據1/3。這些排污口超標排放現象十分嚴重,75%的監測排污口存在超標排放現象,40%的重點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27%的重點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有所惡化,1/4以上的渤海海域海水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對于已經病入膏肓的渤海灣,上述三方共建的海洋環境多參數在線監測系統設備,就像在渤海灣的海岸線上植入了一枚“聽診器”。我們希望這一“聽診器”能夠為渤海灣的海洋環境“診脈”,探究出渤海灣的污染體征,提出可行性控制和治理建議,以最終保證渤海灣乃至整個中國海岸帶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