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城市綠化將凸顯“徐州符號”
admin
2012-02-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徐州市市區,法桐、銀杏、女貞、椿樹、國槐等徐州鄉土樹種,正越來越多地被巧妙栽種在路邊、綠地、景區,令市民感覺很親切。記者從徐州市園林部門獲悉,在城市綠化中,鄉土樹種的舞臺越來越大。
在徐州市市區,法桐、銀杏、女貞、椿樹、國槐等徐州鄉土樹種,正越來越多地被巧妙栽種在路邊、綠地、景區,令市民感覺很親切。記者從徐州市園林部門獲悉,在城市綠化中,鄉土樹種的舞臺越來越大。
個性化的城市符號
鄉土樹種是一個相對概念,并無嚴格的科學界定,一般指長期生長于當地,自然分布、自然演替,已適應并融入當地自然生態系統的樹種。
據徐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人員初步統計,目前,徐州市可以用于城市綠化的鄉土樹種有131種,占所有園林樹種的45.17%,主要有以下幾類:常綠喬木類有女貞、雪松等;落葉喬木類有法桐、榆樹、楊樹、桃樹、棗樹、銀杏、水杉、合歡等;常綠灌木類有側柏、黃楊等;落葉灌木類有薔薇、木槿、月季等。數量運用較多的,是作為行道樹的銀杏、法桐、女貞等。
徐州市園林局科技處處長馬占元說,鄉土樹種在城市綠化中有著外來樹種無可比擬的優勢:首先繁殖方法簡單、獲得種苗容易,應用范圍快而廣。由于鄉土樹種長期生長于當地,經過本地區各種惡劣環境的考驗,因而生命力頑強,養護較粗放。群眾對鄉土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比較了解,在長期栽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栽植后管理方便,見效快。
呼喚鄉土樹種回歸
據徐州市園林局園林綠化管理處處長何樹川介紹,近年來,為提升城市的生態水平,打造更加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各地區都把城市的綠化、美化、凈化提到了戰略的高度,不惜花重金大量引進外來植物或大樹名木,以期快速提升城市的綠化檔次。然而,由于“水土不服”,一些外來樹種在不利的氣候或蟲災面前表現得十分脆弱。
令人欣慰的是,人們的認識正在逐步改變,在城市綠化中更多地應用鄉土樹種。徐州市城市綠化不乏運用鄉土樹種的成功實踐。近年來,徐州市樹銀杏、徐州市花紫薇等鄉土樹種得到廣泛推廣,許多主次干道的綠化采用不同種類的鄉土樹種有機組合搭配,渾然天成,頗具地方特色。如王陵路、蘇堤北路、二環西路、迎賓路的法桐,礦山路的千頭椿,新城區四號路的銀杏,中山南路延長段的紫薇,都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
讓鄉土樹種深扎根
何樹川說,為讓鄉土樹種在城市深深扎根,首先要加大對鄉土樹種優點的宣傳,改變人們對種植鄉土樹種的偏見,不能因鄉土樹種“土”而將其冷落一旁。同時,進一步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源調查,對具有開發潛質的鄉土植物給予重點關注,為培育和馴化作準備。
其實,徐州市已在城市綠化中讓鄉土樹種“當家”。記者從徐州市園林局了解到,綠化主管部門已從綠化審批上把關,對一些重點綠化工程,如行道樹、街頭綠地和風景區的綠化設計方案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在城市綠化中以“鄉土植物為主”。同時,充分發揮綠地、公園在鄉土樹種栽培上的示范作用,讓人們了解、認識這些鄉土樹種,從而促進鄉土樹種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和推廣。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