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西安浐灞生態區——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長安塔
從2007年9月西安獲得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權至今,這座古老的城市以矯健的步伐平穩走完了每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從前期建設到后期運行,從幕后到臺前,綠色生態是始終緊扣的主題,環境保護自始至終發揮著主導作用。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讓西安進一步堅定了環境優化城市發展理念,助推了城市環境保護與建設轉型。
寄語未來
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世園會是園林盛會,使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為西安通過綠色增長實現城市轉型奠定了思想基礎。
西安市市長陳寶根:世園會的舉辦,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速城市化進程、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西安市副市長錢引安:世園會的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將會延伸到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為西安留下彌足珍貴的理念積累和精神財富,這種理念將成為西安今后城市發展建設的基本原則,也必將激勵西安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開拓創新,續寫輝煌。
西安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樹立了西安綠色發展的新形象,體現了西安在西部大開發10年后形成的城市環境建設管理的新理念,和一種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她的成功舉辦預示著西安市將進一步堅持生態優先,環境優化城市發展戰略,城市環境的治理、保護和建設將獲得更突出的戰略地位。
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兼主任楊六齊:未來浐灞的發展貴在4個堅持。堅持把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而倍加珍愛,不斷加強生態林地、濕地和公共綠地建設;堅持走低碳人居建設之路,讓每一個建設項目都成為區域的“低碳細胞”;堅持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產業,依托世界園藝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國家濕地公園、金融商務區等重點項目帶動,促進生態旅游業、金融服務業和城市重要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堅持加快構建生態文化體系,不斷探索完善管理保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積極參加對外合作交流,取長補短。浐灞將以更為堅定的信心、更強的責任感來演繹自身不可替代的角色,為西安城市生態文明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貢獻力量。
彰顯綠色韻味
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94%,較“十五”末提高51個百分點
2002年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時,西安市委、市政府就明確了“認真貫徹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保護生態和節約資源,努力建設藍天、碧水、綠地、寧靜、潔凈家園”的工作思路。近年來,全市上下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推進“創模六大工程”,使大氣環境和水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速轉變發展方式。近年來,西安市關閉、拆除造紙企業45家,淘汰落后產能71.85萬噸/年;關停小火電機組14臺、總裝機容量32.3萬千瓦;拆除落后水泥生產線30條,淘汰落后產能259.3萬噸;淘汰落后印染產能3450萬米;關停小型軋鋼企業17家,淘汰落后產能9萬噸;關停焦化產能20萬噸/年;關閉128家電鍍企業并引導20家企業入駐戶縣表面精飾工業園,實行集中監管,有力推進了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
以工程建設為重點,加快環境治理步伐。全市新建污水處理廠12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4.6萬噸/日,較“十五”末增長了4.5倍,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94%,較“十五”末提高51個百分點。新建污水管網737.72公里,污水管網總長度達到1054.83公里。完成了1827家餐飲企業廢水整治、116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18所大學的污水處理站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設。累計拆改城區4蒸噸以下燃煤鍋爐近6000臺,90%的發電機組建成了煙氣脫硫裝置,64.29%的集中供熱鍋爐完成了工程脫硫。
以生態建設為推力,全面改善環境面貌。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綠滿西安、花映古城,3年植綠大行動”。經過市、區兩級共同努力,城區共栽植大規格喬木10.13萬株、8公分以上喬木136萬株、花冠木471.7萬株、灌木2246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666萬平方米。全市公園達到63個,街頭小綠地廣場達339個,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144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43%,綠地率為31.9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5平方米,古城逐步彰顯出綠色韻味。
實施“引大濟河湖”、“引岱濟荊”和“引灃進城”等工程,將秦嶺北麓大峪水庫、岱峪水庫、灃河地表水引入西安城區,解決了生態用水問題。全市共建成各類水面4.5萬畝,再現了“山水之城”的面貌。
以保障世園為目標,著力改善環境質量。自2008年以來,全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優良天數連續4年穩定在300天以上。西安城區降塵量下降26.5%。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別下降4.5%和18.2%。渭河干流綜合污染指數下降60.4%。入渭主要支流水質明顯好轉,其中污染較嚴重的新河、太平河和皂河化學需氧量年均濃度值分別下降了92%、78%和71%。渭河干流出境水質持續好轉,化學需氧量年均濃度值下降54%。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年為100%。通過持續開展噪聲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全市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均達到了國家標準。2010年西安市榮獲陜西省環保模范城市稱號。
以生態治理為突破,積極完善世園會基礎設施建設。西安世園會的舉辦地——西安浐灞生態區,昔日曾經污水橫流、雜草叢生,是西安有名的“垃圾場”。為有效提升區域整體環境品質和形象,浐灞生態區以完善城市生態功能、提升示范價值為目標,按照“河流治理帶動區域發展,新區開發支撐生態建設”的總體思路,從治理環境入手,成為中西部率先開展國家生態區建設工作的地區之一。
6年投資超過220億元,浐灞區通過走生態環境效益化治理之路,實施污水資源化戰略,以往的沙坑變成了濕地,用建筑垃圾修建起河堤,形成“大水大綠、大疏大密、大開大合”的綠地景觀體系,累計形成水域濕地1.5萬余畝,濕地覆蓋率達13.2%,完成林地及綠地7000余畝,林地覆蓋率達15.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5.6平方米提高到13.63平方米,區域生態用地比例達到24.6%。新建3座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中水管網200余公里,區域污水日處理能力從零提升到37.5萬噸,年回用中水近1000萬噸。建設項目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達到7.73%,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98.34%,集中供熱率達95%,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84.36%,浐灞河重現清流,再現了灞柳含煙、蘆蕩驚鴻的自然勝景。
2011年7月1日,環境保護部授予西安浐灞生態區“國家生態區”稱號,成為中西部首批國家級生態區之一,也是目前全國惟一獲此殊榮的開發區。
浐灞生態區完成了從生態重災區向生態補償區的轉變,實現了開發區從片面注重產業發展向環境建設優化產業發展的轉型,其良好的景觀環境和綠色形象為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也是西安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在以河流治理、污染治理、生態治理來帶動城市發展的思路下,我們以減排為抓手,在西安實施‘碧水工程’、‘藍天工程’,全面治理水污染、大氣污染。經過幾年的治理,通過世園會的檢驗,證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西安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說。
傳播綠色理念
宣傳實踐世園會“綠十條”,引導市民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為確保世園會成功舉辦,西安市上下齊心協力,以環境保護為抓手,以弘揚綠色生態理念為重點,開展了系列整治行動。
開展三輪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取締違法小作坊、小企業469家,拆除燃煤設施53臺。浐灞生態區積極開展城鄉接合部環境整治和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世園會期間累計拆除關閉環境違法企業44家,清理垃圾5萬立方米,完成26個城中村環境提升工作。全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迎世園揚塵污染集中整治行動和以“引領綠色世園,斬黑尾在行動”為主題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百日整治活動,共查處排放超標車輛6141輛,“冒黑煙”車輛1405輛。全力抓好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實現了全市“零火點”目標。
強化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世園會園區及周邊新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兩座,鋪設污水管道2.3公里。協調解決了第十二污水處理廠進水及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問題,確保了園區內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除采取魚苗投放、設置吸油氈并加強水面保潔和管理等措施外,還引進中國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4臺加載磁分離式污水處理車對湖區水體持續凈化。世園會期間,浐灞河水質穩定維持在地表Ⅳ類水平,世園會水質穩定維持在地表Ⅲ類水平。
提升世園期間大氣環境質量。在關中“五市一區”(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同步開展了世園會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先后制定實施了《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西安市環境質量保障總體方案》、《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浐灞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西安市迎世園揚塵污染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方案》、《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管理考核暫行辦法》、《2011年西安世園會環境質量測報實施細則》、《西安市2011年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等,為提升城市環境質量提供充分制度保障。尤其是頒布實施了《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管理考核辦法》,對所有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均以二級以上良好天數為作為考核指標,實行月度考評,每減少一天罰繳20萬元,每增加一天獎勵25萬元,有效鼓勵了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積極投入,持續提升轄區環境空氣質量。
從5月1日至世園會閉幕,連續175天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優良,創造了西安市有監測記錄以來連續優良的最好水平。世園會期間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77天,優良率達99.4%,其中優級天數46天,較全市平均水平多15天。世園會園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分別為0.014毫克/標立方米、0.025毫克/標立方米和0.076毫克/標立方米,均優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是西安城區空氣質量最好的區域之一。
彰顯世園會綠色理念。圍繞“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世園會的主展館創意館,不僅展館本身是科技與綠色時尚兼具的現代建筑,其展示品更讓游人受到低碳、環保理念的洗禮。創意館分為園藝時代、植物工廠、夢幻廣場、大地、大海幾個展廳,植物工廠展示現代農業和家庭結合的成果,這種無菌、無土的栽培方式可以通過電腦控制植物所需要的陽光、水分、養分、溫度。綠地生態科技館以“零能耗”、“零排放”、“零介入”理念基本實現場館的自給自足。
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世園會舉辦期間,“亞洲區域更新國家生物多樣性國家戰略與行動計劃研討會”、“中俄總理會晤委員會環保分委會跨界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第五次會議”等重要會議在西安順利召開。世園會第一個國際論壇——2011陜西西安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論壇于5月14日在浐灞生態區隆重召開,來自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亞洲23個國家、國內各省市,國家相關部委、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共400余人參加論壇,這也是我國首次以城市為主題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論壇集中就城市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如何應對城市生物多樣性建設和保護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推動城市建設過程的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等進行集中交流討論。
西安市向全球城市發出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呼吁城市應責無旁貸地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發起者、志愿者和實踐者,并從“轉變發展模式、完善法制、注重對原有資源保護、引導居民參與、推動科技進步、加強相互合作”等9個領域推動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原則化、主流化。
促進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9月23日~24日,2011歐亞生態安全會議在西安浐灞生態區召開,這也是第一次在歐亞經濟論壇框架下設立的重要會議,旨在加強歐亞各國之間應對氣候變化及自然災害等重大生態安全問題的溝通及合作能力,促進各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安全建設,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為表彰西安浐灞生態區近年來在城市生態安全及生態建設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授予西安浐灞生態區維護生態安全特別貢獻獎。IESCO聯合主席何塞·德貝內西亞和國際生態安全組織總干事蔣明君共同為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六齊頒獎。
倡導生態文明新觀念。世園會期間,全市廣泛開展宣傳實踐世園會“綠十條”活動,教育引導市民養成綠色、低碳、環保、節儉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實施了“我參與,我奉獻,讓西安世園更精彩”文明行動計劃,制定了“西安市民世園公約”、“迎世園西安市民行為規范”,在社區舉辦了系列民間世園會,組織開展迎世園禮儀知識競賽活動,并利用多種宣傳陣地包括街頭廣告牌,調動廣大干部群眾支持世園、奉獻世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延續綠色發展
建立和完善先進的監測預警、執法監督和環境管理三大體系
西安世園會進一步鞏固樹立了西安綠色發展新形象,并將環境文化建設引向深入。世園會展示了西安城市生態建設的新理念、新技術,成為西安綠色發展的一面旗幟。特別是世園會在全社會倡導“簡單而不奢侈,低碳告別高耗,回歸自然,不事雕飾,綠色生活成為追求的時尚”,展示了城市生態建設的新理念、新技術,體現了人類熱愛自然、追求綠色發展和低碳生活的意愿。其“拼搏、協作、為民、開放”的世園精神,必將作為西安城市精神的重要拓展和延續,促進西安加快建設人文、生態、宜居的國際化大都市。
后世園時代,西安將繼續秉承世園會綠色理念,弘揚世園會環境治理及保護的成果及經驗,加強和創新環境管理,不斷破解環境難題,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確保古城的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環保城市。
未來5年,西安市將繼續實施三大減排措施,關閉10萬千瓦以下小火電機組、水泥機立窯、落后石灰窯和其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調整造紙行業產業結構,整合關閉排污強度高的造紙企業,到2015年底,全市造紙企業數量控制在5家以內。建立退出企業補償機制,逼退淘汰治理無望、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污染企業,騰出環境容量,用于經濟效益好,污染物排放強度低的建設項目。
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持續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確保水環境安全。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強河流污染整治工作,創新水環境管理思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到2015年,市區污水處理率穩定在95%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中水回用率達到20%以上,污泥無害化安全處理率達到50%以上。
建立和完善先進的監測預警、執法監督和環境管理三大體系。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強化“規劃環評”、“區域限批”、“行業限批”政策措施和“等量淘汰(置換)”或“減量淘汰(置換)”制度,嚴格控制新污染物產生量。
通過調整能源結構,綜合治理施工揚塵和道路揚塵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制定地方燃煤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等措施,力爭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改善。
通過完成污染物總量控制任務,使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建設人民滿意城市提供環境保障。
人們完全有理由堅信,未來西安在城建和發展方面,將更為廣泛地推行綠色建筑、加快城市綠化、水環境治理、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分類收集等,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促進低碳產業和循環經濟發展,西安綠色城市形象將富有更多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