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追尋生態城市的世界坐標
admin
2011-11-25
來源:景觀中國網
“生態立市”的雅安進入收獲生態效益的新階段,并開始向“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挺進。全域城市規劃、城市新組團、半小時城鎮圈……不久前召開的雅安市第三次黨代會上,提出未來5年發展構想,其中的幾個關鍵詞十分搶眼。
“生態立市”的雅安進入收獲生態效益的新階段,并開始向“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挺進
全域城市規劃、城市新組團、半小時城鎮圈……不久前召開的雅安市第三次黨代會上,提出未來5年發展構想,其中的幾個關鍵詞十分搶眼。
——提高全域城市規劃水平,大規模推進城市建設,以綠色新區建設帶動舊城綠色改造;
——分片區、分組團加快城市新區建設,發展大興、姚橋等城市新組團;
——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打造雅安半小時城鎮圈,推動10個以上大型企業集團或者跨國集團、國際上市公司落戶雅安……
關鍵詞的背后,寄托著雅安發展的新定位:建設 “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著力打造國際化區域性會展、經貿、文化、度假旅游四大平臺。
雅安,一座在全國擁有獨特自然稟賦的城市,開始以更宏大的視角追尋生態城市的世界坐標。
追尋夢想,源于自身的底氣
在天全縣紫石鄉紫石關村村口的鐵索橋頭,“生態民俗村”幾個大字十分醒目。
村民馬楊明去年修建完善了自家農家樂,房前屋后的兩畝多竹林,令游客恍若步入“天然氧吧”,而林下散養的山地雞毛色鮮亮,精神抖擻。來自成都的游客汪淑敏感嘆:“這里空氣好,食品純天然,生活在這里,簡直‘賽神仙’!”
依托立體林業,紫石關村在過去五年里,發展了近百家農家樂,床位有600余張,旅游經濟收益達到100余萬元。
唱好“生態經”,走好生態路。如今,像紫石關村一樣發展起來的 “生態村”在雅安已是星羅棋布,讓當地村民嘗到生態經濟的甜頭。而這一切,都源于保護良好的自然資源為雅安帶來的生態“底氣”。
雅安人均擁有的水資源量是全省人均的4倍,全國人均的5倍。境內有青衣江、大渡河等河流131條,水域面積達43萬畝,森林覆蓋率61.3%,年降雨量1100-1800毫米,空氣質量一級,水質二類,有“天然氧吧”“動植物基因庫”之稱,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和重要生態屏障。由于森林覆蓋率、水質、空氣質量、降雨量等指標都位居全省第一,雅安被冠以“天府之肺”的美譽。
“我們有最高的森林覆蓋率,最好的水質,最優良的生態,最優質的空氣。”雅安市委書記徐孟加表示,雅安有條件建設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依靠生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雅安走得通,而且能走得好。
正是依靠在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綠色經濟上的獨特優勢,讓雅安“奔向世界”底氣十足。
優越的生態是雅安的獨特魅力和發展之源。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型,在一次次對生態的理解和探尋過程中,雅安人對生態城市建設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和更明確的追尋。
雅安從建市之初的構筑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畜牧業等10大生態經濟產業平臺,到建設生態經濟強市的“11421”發展戰略思路,再到生態立市、建設“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目標的確立,雅安對生態發展的堅持,正是源于對自身優勢的清晰把握,源于對建設生態城市理念的一次次升華和跨越。
從這個層面審視,雅安已進入收獲生態效益、以生態促進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追尋目標,有著創新的路徑
10月26日,雅安市召開“解放思想建設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研討會,特邀省內有關專家“會診”雅安城市發展現狀,就建設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路徑選擇等進行探討。
“高標準規劃”、“創新發展體制機制”、“用產業發展支持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被雅安建設生態城市的熱情所感染,一個個創新發展路徑的“金點子”噴涌而出。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成渝經濟區的規劃建設、全省“兩化”互動發展的加快推進,雅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的城市發展目標,有了新的內涵。
圍繞這一目標,雅安高起點、高標準編制規劃,理清建設重點,在城市設計中充分突出城市特色,開展綠色建筑示范,充分彰顯生態優勢。
在此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雅安市提出了“雨城名山一體化”發展,城市規劃區包含雨城區4個街道及北郊、南郊、草壩、大興、多營、對巖等鄉鎮,還包括名山縣的蒙陽、城東、蒙頂山、永興等鄉鎮。規劃到2015年,城市規劃區城鎮人口4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45平方公里以內;到2020年,城市規劃區城鎮人口51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55平方公里以內。
“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景更美”的新雅安——一座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