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東新城生態要素凸現 濕地公園造“城市雙腎”
admin
2011-11-14
來源:景觀中國網
前不久,錫東新城迎來開建以來陣容最大的一支參觀團——來自蘇州的50多位客人饒有興致地考察了新城東西兩邊遙相呼應的九里河和宛山蕩濕地公園。經過前期科學規范的功能修復和緊張有序的建設,這一對美輪美奐的“城市雙腎”終于撩開神秘面紗。構建“地上地下”的全生態體系,錫東新城擦亮了生態名片。
前不久,錫東新城迎來開建以來陣容最大的一支參觀團——來自蘇州的50多位客人饒有興致地考察了新城東西兩邊遙相呼應的九里河和宛山蕩濕地公園。經過前期科學規范的功能修復和緊張有序的建設,這一對美輪美奐的“城市雙腎”終于撩開神秘面紗。構建“地上地下”的全生態體系,錫東新城擦亮了生態名片。
啟建伊始,錫東新城就注重突出“青山綠水”、“生態宜居”的理念,聘請美國SOM、RTKL和英國阿特金斯等國際一流設計單位,通過先整體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的分期規劃,相繼高標準完成核心區城市設計、水系與景觀規劃、地下空間利用規劃等五大類共29項詳規。根據規劃,新城50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占到新城總用地的40%,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8平方米。
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生,錫東新城大手筆打造“城市之腎”,恢復濕地空間。位于商務區內的九里河,原本是泄洪河道,圩區地勢低洼,四周污濁不堪。去年8月起,商務區啟動河道“整形”工程,定位于“碧波柳岸”的城市門戶生態公園,劃分了特色種植區、濕地生態島、生態密林區和陽光活動區等四個特色區域,讓人在不同區域體驗不同的自然感受。今年國慶節前開園后,已成為錫東客流最多的市民公園。而目前剛完成一期工程的宛山蕩濕地公園,已在山水之間展露別具個性的芳容。由于公園兼具水生態修復與休閑觀光等功能,現已被確定為全國首個“水生態科技社區”,彰顯出獨特的城市生態多樣性功能。二期計劃明年上半年啟建,整個濕地面積將達311多公頃。
相對于滿目皆生態的視覺享受,架構嚴謹的“地下世界”則更凸顯錫東新城的生態追求。處理每天排出的大量生活污水,錫東新城選擇了最為明智的突圍路徑——對于所有公建項目實施中水回用。早在新城核心區域商務區劃定之初,就布局密如蛛網的中水管網。經過兩年的建設,隨著潤錫路、先鋒路等主干道上中水管道的建成,核心區范圍內已累計建成中水管網14公里,覆蓋范圍將達到10平方公里。商務區規劃局人士介紹,近期,陸續開建的科創中心、錫東高中、天一實驗學校、協和雙語學校等已鋪設中水管道;2015年之前,市民中心、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等將全部實現中水回用。這些區域范圍內的所有景觀綠化,將全部采用中水澆灌,每年至少節省水費620萬元。
新興產業作為城市的重要支撐,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樣成為亟需破解的難題。年初,新城已在擁有總數逾300家的光電產業園率先啟動再生水利用,全國最大的電子線路板企業——健鼎電子已成功上馬首個示范工程,此舉開創國內IC 產業先河。目前,健鼎電子日處理污水達1萬噸,處理后達到比中水水質更高的標準。園區有關負責人表示,3年內,再生水利用工程將擴大到10余家骨干企業,使園區再生水利用率達到80%,力爭成為新城首個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園區。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