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汶川地震綜合性地震博物館開館
admin
2011-05-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首個汶川地震綜合性地震博物館開館,青川地震博物館工期歷時18個月,總投資8650萬,是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的一部分,與地震遺址廣場、東河口堰塞湖、地震石等景點共同構成遺址公園景觀。
為了忘卻” 的紀念
——記首個汶川地震綜合性地震博物館開館
這里收藏著一輛地震中被山石壓扁的黃色小轎車,它依舊被壓在一塊大石下。大石表面作為背投,滾動播放著5分鐘的3D影片,重現美麗青川到災難發生再到滿目瘡痍的全過程。青川人說,復制這樣的場景,不是為了增加傷痛,而是“為了忘卻”的紀念。
首個汶川大地震綜合性地震博物館12日在青川開館。“傷痛的經歷,我們不愿再提起,但那些逝去的生命和勇敢的面孔,卻應永遠被銘記。”一位青川官員說。
走進地震科普體驗廳,人們可取體驗卡,經歷從地震及災難知識,通過地震體驗屋、應急通道、地震廢墟進行危機訓練,提高應變能力,在自救互救環節,人們可學會救助各類受傷人員,每一個環節都可記錄在體驗卡中,最后以分值的形式反映出來。
4D影院中,首部實景人物拍攝,讓講述東河口三年前山崩地裂和一段絕戀:何偉把初戀女友思思(均為化名)帶回老家東河口村準備結婚,而就當何偉獨自到附近場鎮取為女友打造的定情項鏈時,大山崩塌、東河口村被瞬間吞沒……。
青川方面結合當地地質、環境等因素,在設計上側重空間的開放和靈活,以“線”空間展現內涵。浙江省援建指揮部指揮長談月明介紹說,博物館在總體布局上,運用非對稱幾何圖形;設計上采用“5·12”的抽象形式,整幢建筑形似“5·12”字樣,以曲徑軸“非對稱”的東、中、西展開。
序廳是博物館展示空間的起點,在一片近似倒塌的斜墻和聳立的墻夾縫間形成,將所有樓層劃分為不同比例的兩個部分。屋頂上的縫隙和厚重的墻上,與周圍幽暗的空間形成對比。
“這讓人感受到壓抑中的一絲希望,同時引導出博物館的豎向交通夾縫中一部逐漸變窄的步行梯道從底層通向二層,傾斜上升的空間形態與步行梯道的運動趨勢強化了這種壓迫感。”談月明說。
館內空間主題重在突出“災難、重生、希望”理念,分別對應在博物館三層主題建筑上。層次分明的主題建筑,會將空間壓迫感淡化,一路走來,就像是穿越了災難,獲得重生,讓災后重建奇跡顯得具體、真實。
青川地震博物館工期歷時18個月,總投資8650萬,是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的一部分,與地震遺址廣場、東河口堰塞湖、地震石等景點共同構成遺址公園景觀。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