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今年新辟免費規劃公示區吸引、服務市民
2000年2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開館11年來,已成為上海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之一。記者3月2日專訪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總工程師李大新了解到,世博會后,規劃館將首次新辟免費“規劃公示區”服務市民。同時,館方開始醞釀為“鎮館之寶”——上海中心城核心區域大模型動一場“大手術”。
11年來接待近500萬人次
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的東進口外場,一間10平方米大小的“展示廳”已現雛形。據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總工程師李大新介紹,這就是規劃館今年新辟的免費“規劃公示區”。
據介紹,“規劃公示區”將緊密結合上海規劃和國土資源局發布的最新規劃,以展板與圖片的形式向市民公示,頗受市民關心的保障房建設規劃、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等均在此列。本周末,第一項展示就將上馬,主題是聚焦世博會之后續利用開發。
記者了解到,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開館11年來共接待海內外游客近500萬人次,但是本市市民的參與度其實并不高。李大新表示,免費“規劃公示區”的開辟,實為吸引市民、服務市民的一項創新之舉。
李大新還透露,規劃館2011年的工作重點就是與規劃界、旅游界、文化界等各類專家共同探討,如何設計更親民、更能引起本地市民關注的路線。
“石庫門”首次搬進規劃館
2011年,規劃館讓游客眼前一亮的也許還有上海特色建筑“石庫門”。李大新告訴記者,經過半年多的策劃和布展,反映老上海特色建筑的“石庫門”展項首次進入規劃館,將于下周與游客正式見面。
記者探館看到,該展項分為兩個部分,模型和多媒體演示。模型部分忠實還原了石庫門民居的每一個細節,黑漆漆的厚木門扇、黃澄澄的大副銅環、小巧別致的東西廂房、古色古香的雕刻紋飾,勾起了人們對老上海的溫馨記憶。多媒體演示部分以《流光溯影石庫門》為核心,采用幻影成像技術,多個實景畫面生動演繹了上海從清末民初到現代都市,石庫門里不同歷史時期的市民生活情景。
“石庫門作為都市建筑特色,經過百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了滬上文化和景觀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時代的更替中,它所代表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居住的單一功能。”李大新說,“我們的這個設計是想帶領觀眾跨越時空,喚起人們對石庫門這一熟悉而正逐漸遠去的生活方式的留戀,以及對保護和傳承上海這一獨特的城市文化的憧憬。”
老模型將動“大手術”
相信去過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的游客,一定會對展館三樓1∶500比例的“上海中心城核心區域大模型”留下深刻的印象。據李大新介紹,該模型已歷經十年“滄桑”,館方正在醞釀為它動一場“大手術”。
“這個模型是到了需要改造的時候了,十多年下來由于材質松脆,不少地方都損壞了。”李大新說道,“上海發展很迅速,雖然每年我們都會在模型圖上做一些小調整小修改,但是卻一直沒有機會大修大補。”正如李大新所言,記者注意到,在這個超大模型中,盡管已經更新了環球金融中心、世博會一軸四館等地標性建筑,但是部分“脆弱”的地方,例如軌交明珠線的軌道卻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根據館方醞釀的新方案,全新的中心城市大模型就按照衛星圖來設計,使得各個建筑坐標更準確。“我們現在看到的模型底板是依照1997年的地形圖設計的,因為當時運用的全是人工測量技術,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誤差。”李大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