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的造型被稱為“月光寶盒”。
五仙觀廣場成為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過去5年廣州文化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勇奪“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稱號。
文化篇
珠江大潮起,文化奪先聲。過去5年里,廣州文化領域高潮迭起、新事頻傳。自從國家提出文化體制改革以來,廣州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09年更勇奪“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廣州珠江數碼集團、廣州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已經被很多業內人士當作成功的范本。
公共文化建設領域內的新機制和大手筆交替亦成為亮點。多項重大文化基礎設施項目落成,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廣州大劇院等陸續面世,廣州圖書館新館即將開放使用,十香園等舊有文化建筑恢復成為嶺南文化的精神圣地。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廣州市民享盡了“文化大餐”,亞運文化惠民活動為廣州引進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38臺劇目,共演出317場之多,創歷史之最。
關鍵詞:文化新設施
珠江新城四大文化建筑落成
寒假又至,廣州最熱鬧的地方在哪里?免費開放的廣東省博物館新館當屬其一。位于珠江新城的廣東省博物館新館,耗資9億建設而成,是文化大省建設三大文化設施之一,2010年5月18日正式對觀眾免費開放。 作為新時代博物館的典型代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以“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為建設目標,“立足廣東,面向嶺南,走向世界”,力爭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包括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三大部分和臨展館。歷史館用豐富的物證和文獻重點展示廣東三大民系,海上貿易歷史、廣東華僑史和近代史。自然館較為全面和系統地展示廣東自然風貌。藝術館則包含宋元繪畫與歷代書法展覽、歷代陶瓷展覽、潮州木雕藝術展覽和端硯藝術展覽等。省博物館新館除了供觀眾參觀外,更成為新一代青少年的互動學習基地,其“小小講解員”培訓班目前已經成為一個閃亮的品牌。
同樣在2010年上半年建成開放的廣州大劇院是目前華南地區最高水平的藝術表演中心和廣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標志性建筑,成為與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齊名的國內三大劇院之一。大劇院矗立在珠江岸邊,仿如一對被珠江碧水沖刷而形成的靈慧圓潤的“礫石”。“大礫石”是大劇院主體大劇場,有18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小礫石”則由400座的多功能劇場構成。為了達到“雅俗共賞”,大劇院除了定期組織免費演出活動,還為市民提供導游服務。
與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廣州大劇院并稱珠江新城“四大文化建筑”的廣州新圖書館則將在今年內開放使用,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成,進入到設備安裝階段。廣州圖書館新館總建筑面積95000平方米,是目前位于中山四路的老圖書館的6倍。工程設計藏書量約400萬冊,座位6110 個,平均日接待讀者量10000人次。廣州圖書館新館建筑構思以“美麗書籍”為概念,市民在館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會產生一種“書本堆砌起來”的感覺。
關鍵詞:文化體制改革
文藝院團實行市場化運作
過去的5年,也是廣州文化體制改革碩果累累的一年。2009年8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在南京舉行,廣州勇奪“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稱號。
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廣州出版社等26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和廣州雜技團等8家文藝院團平穩轉制為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市場化運作。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完成宣傳與經營業務“兩分開”和制播分離改革,分別組建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對經營性資產實行統一管理和運營。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廣州珠江數碼集團、廣州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積極推進文化企業資產重組和股份制改造。
改革的效果立竿見影。以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為例,改制僅1年,該劇院就創作了4部新劇目,演出訂單接踵而至,票房收入持續攀高。2009年,劇院演出收入比上年增長30%,演員平均月收入提高了2000多元。2010年5月,劇院與德國一家公司簽下了歐洲巡演100場的協議。
在過去的五年來,廣州文化產業規模和效益也在不斷提升。《廣州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堅持規劃引導與政策扶持相結合,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市財政每年安排1.5億元設立軟件和動漫產業發展資金,鼓勵、扶持軟件和動漫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規劃建設文化產業集聚區。天河軟件園、廣州設計港、廣州(越秀)創意產業園、長隆集團、信義國際會館、合潤創意產業園、動漫星城等一批創意產業基地已形成產業集聚效應。2008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959.13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7.24%,2009年第一季度,所占比重上升至7.91%。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國藝術節”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廣州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并取得了優異成績:《風雪夜歸人》榮獲“文華大獎”,《騎樓晚風》、《蝶》、《刑場上的婚禮》、《八層半》等四部作品榮獲“文華大獎特別獎”,《還官記》等四部作品獲“文華優秀劇目獎”,這是廣東省參與歷屆“文華獎”評比以來獲獎最多的一屆,在全國名列前茅。
亞運期間廣州文化惠民活動走向新高峰。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宣傳文化小組從國內外300多臺劇目中,精選了20個國家和地區的38臺劇目,于去年11月8日至12月19日演出317場,為廣州市民帶來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的劇目和節目,受到市民熱捧。
關鍵詞:歷史文化遺產
十香園煥發生機
五仙觀濃縮歷史
在過去的五年里,不少歷史文化建筑也重新煥發生機。2007年,被視為嶺南畫派發祥地的“十香園”重新開放,這里曾是居廉、居巢創作授徒的場所,培育出高劍父、陳樹人等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經過修繕后,“十香園”一改過去破落的面貌,十種香花會聚再飄幽香,“二居”300多幅白描手稿封存百年后首次亮相。
2010年9月,十香園二期工程開館僅兩天,便迎客1萬4千人,幾乎被觀眾踏破園門。新落成展廳內舉行的開幕展“詩情畫意溯流源——居派傳人及嶺南畫派大師展”,呈現出從隔山畫派到嶺南畫派的完整源流脈絡,成為吸引觀眾的焦點。當中不少珍貴畫作都是收藏者主動提出送展的,究其原因,是十香園背后的厚重資源重新被盤活,從一個“軀殼”回歸到嶺南畫派“圣地”和“族源”的地位。
作為“廣州起源”見證的五仙觀,也將在舊城改造中破繭而出,成為廣州歷史文化的大觀園。相傳天上五位仙人曾騎羊降臨廣州,把谷穗贈予廣州人,故廣州又稱羊城、穗城。
人們為紀念這五位仙人修建了五仙觀。由于歷史的原因,五仙觀占地縮小,建筑殘破。
2008年,五仙觀建筑群得以復建,其中路以建筑牌樓-前廳-大殿-禁鐘樓-通明閣為空間序列,西路新建筑以兩個合院建筑形成一條新軸線,而東側新建筑則以兩個內院與西路的建筑呼應。5個庭院如“眾星拱月”般分布在禁鐘樓的周圍,凸顯以禁鐘樓為制高點的歷史文物古建筑軸。作為五仙觀二期工程的“南粵先賢館”,則計劃在2012年底建成開放,五仙觀將被打造成為展示廣州歷史文化的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