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發現   /  時事  /  正文

從模范城到低碳城 蘇州確立生態城市新坐標

admin 2010-12-0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建設國內領先的水鄉園林生態市,是2004年蘇州市提出的一個目標。為實施此計劃,蘇州市已投入資金達600億元。對于素以“園林甲天下”、“東方威尼斯”著稱的城市,這無疑是個濃墨重彩的大手筆。 是再造若干個美輪美奐的園林?還是疏浚河道重塑“水天堂”的美譽?答案都不是。蘇州市的毅然抉擇,來自這樣一個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
  建設國內領先的水鄉園林生態市,是2004年蘇州市提出的一個目標。為實施此計劃,蘇州市已投入資金達600億元。對于素以“園林甲天下”、“東方威尼斯”著稱的城市,這無疑是個濃墨重彩的大手筆。

  是再造若干個美輪美奐的園林?還是疏浚河道重塑“水天堂”的美譽?

  答案都不是。

  蘇州市的毅然抉擇,來自這樣一個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蘇州市制造業總量達到全國第二位,開放型經濟總量占全國1/10,以全國0.1%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2%的GDP,蘇州市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環境資源壓力。

  再一次縱身騰躍,必須補缺補短,必須要堅持“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讓生態環境不再脆弱,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理念、機制、產業、格局,蘇州市一次次完成了蛻變,展開了一場氣勢恢宏的“綠色跨躍”。

  理念之變

  綠色訴求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先過河,難免先遇坎。地少人多資源匱乏,加上產業結構偏重、能耗總量大,作為我國沿海東部的發達地區,蘇州比其他地區更多、更早地面臨一系列發展中的兩難選擇。

  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各類污染源增多,污染物排放量急劇增加。

  資源約束、環境惡化“逼問”蘇州:是被動防治還是主動防御?是因循守舊還是轉變發展思路?是變環境投入為經濟增長,還是走消耗資源環境換取經濟暫時增長的老路?

  2005年,蘇州開始在生態創建上大踏步前進:把建設生態市作為城市發展新坐標,確定了推進循環經濟、生態保護建設、加強污染防治、節約利用資源等四大目標指向,同時立體推進藍天、碧水和凈土三大工程,在農業、工業和社會領域實施一批實事項目,進一步培育生態文明。

  200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三區三城”的戰略目標,明確提出打造“環境優美的最佳宜居城市”。2010年蘇州“兩會”上,市長閻立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蘇州將建設生態宜居的低碳城市。

  “如果說我們在摸著石頭過河,這河已基本趟過來了。”正如蘇州市環保局局長孫則寧所說,經過幾年努力,蘇州率先在全國建成了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群。張家港、常熟、昆山、太倉4市建成了國家生態市,吳江生態市建設通過了國家驗收,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高新區同時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張家港、昆山等地的國家級開發區通過了國家三部委的生態工業示范園驗收。

  蘇州所轄各地生態創建捷報頻傳,為蘇州創建國家級生態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機制之變

  綠色力量放大生態價值

  到過蘇州的人,除了游覽小橋流水、園林美景,總要去看看工業園區的金雞湖。“現在,湖里的水比進來的水還要干凈。”環保專家如是說。如今的金雞湖畔幾乎換了模樣,璀璨燈火中,一個個集金融、信息、商貿、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城市CBD傲然挺立。生態價值被前所未有地放大,形成一種發展的“綠色力量”。

  “綠色力量”來自拓寬思路,努力構建全防全控的環保體系。決策、管理、引導、投入、參與,蘇州實踐中推出一系列“綠色機制”。

  強化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機制,在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統籌考慮環境與資源的承載能力,統籌考慮不同主體功能區的環境要求,使經濟活動與保護環境的要求相適應。

  建立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形成覆蓋全市的市、縣(區)、鎮(開發區)、村4級環保監管網絡和現代化、信息化的環境監管體系。嚴格落實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發揮環境保護政策的引導功能,綜合運用財政、稅收等多種經濟手段,逐步建立企業保護環境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嚴格執行綠色信貸政策,逐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促進企業和全社會降低消耗、減少排放、保護環境。

  完善環保投入機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地方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籌資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的投資積極性,積極引導社會資金進入。

  拓展公眾參與渠道,落實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和環保誠信制度,建立環境質量公告和情況通報制度,擴大公民對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產業之變

  綠色財富催促轉型升級

  在蘇州工業園區里,10平方米工作區、一根光纖、一臺計算機,一個人就能創造出每年30萬元~50萬元的“綠色GDP”。

  經濟、生態的提優改造,離不開科技的推動支撐。傳統經濟學認為,增加環境管制壓力會削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但美國企業競爭力專家邁克爾·波特指出,嚴格的環境規制并不一定會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反而會通過鼓勵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以節能減排、提升效益為目標,蘇州的產業正沿著一條“綠色路徑”進行轉型升級。高新科技、循環經濟、環保產業三者相結合展現出無窮魅力,成為蘇州創造“綠色財富”的“新三駕馬車”。

  2010年10月,“蘇州城市循環經濟發展共性技術與應用研究”獲得六大突破。這個自2006年啟動的合作項目不僅推動了化纖、水泥、熱電、化工等傳統行業的工藝提升,同時也促進了餐廚垃圾無害化利用、廢舊輪胎資源化、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等節能環保新型產業的發展。

  環保產業不僅是創造綠色物質財富的重要產業,還是有市場、有潛力、有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蘇州先后建立了蘇州高新區環保產業園等一批環保產業基地,環保產業有了較大發展,目前蘇州全市范圍內有環保及相關產業單位253家,環保從業人數超過兩萬人,獲得環境標志認證的產品數達到74個。

  格局之變

  綠色布局擴大發展空間

  魚米水鄉是大自然給蘇州的饋贈。市區共有兩萬多條河道、300多個大小湖泊、近3/4太湖,市域42.5%是水面,占江蘇省濕地的近70%。農田林網無疑是蘇州生態格局的穩定基石。如果失去這些最寶貴的生態資源,蘇州的發展何以為繼?

  打造一個安全的生態格局,成為全面開拓蘇州發展的良性空間的必然選擇。

  于是,蘇州定出了目標:力爭用5~10年時間,打造一個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群,重現天堂美景。把濕地建設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減緩開發對自然的壓力,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實施優先保護,以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塊、水面和水源涵養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為主體,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空間上,蘇州梳理條塊,在版圖上用“團、帶、區、廊”編制出一塊塊綠色錦繡,為經濟快速增長提供生態保障與環境支撐。“四團三帶”生態安全區、“二四連理”生態廊道、6個核心區和12處生態橋共同構建著蘇州的生態安全格局。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狠狠躁免费观看2020|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在线播放黄色片|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亚洲色图13p|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欧美第一页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视频|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黄色片子在线观看|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 男生女生差差差很痛| 啦啦啦中文中国免费高清| 色先锋影音资源|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亚洲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伊人性伊人情综合网|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