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合肥經濟圈規劃形成“兩環四射”軌道交通線網草案
關鍵詞:軌道交通
1小時把你送到
圈內任一城市
11月30日下午,在合肥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項目對接會上,對合肥經濟圈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草案(討論稿)進行了討論。如果這個軌道交通成功建設,合肥經濟圈內5個城市的重要城鎮將能實現1小時互聯。
軌道交通“顧上”重點城鎮
“在巴黎,市域R線解決了衛星城鎮與中心城的交流。采用雙流制列車,實現互聯互通,共線運營,線路直接穿過市區。”“在東京,市域線路進入市區,與地鐵換乘銜接。”在外國的城際軌道交通中,周邊城鎮與中心市區交通進行了有效聯通。
而在目前國內許多城市經濟圈,都在積極進行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研究。如長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長株潭經濟區、中原城市群、成都經濟區等均已開展建設或規劃研究工作。
對于這個問題,合肥經濟圈既有的和十二五規劃的鐵路交通線路主要解決了沿線大中城市點對點的客運聯系,實現了半小時經濟圈。但是,缺乏覆蓋合肥經濟圈區域內經濟帶及重點城鎮間大運量、高效、快捷的軌道交通系統。
為推動經濟規劃目標的快速實現,引導沿線城鎮快速發展,合肥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辦公室經過研究認為,有必要開展合肥經濟圈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研究。
線網“環+放射”式布局
在區域軌道交通規劃中,將遵循服務“中間”城鎮的原則。線網將重點服務城鎮發展軸、產業發展帶。車站也將分布在沿線重要經濟據點。
在統籌考慮各類運輸方式合理分工布局的同時,規劃還會注重交通銜接換乘、發揮綜合運輸系統和組合效率、整體優勢。
軌道交通一般沿著城市發展軸、產業發展帶和既有交通走廊布局呈現“軸”、“放射”、“環+放射”等形態。所以合肥經濟圈軌道交通線網,也可能會采用“環+放射”的網絡形態設計。
平均站間距約為7.5公里
根據經濟圈軌道交通線網構想,未來圈內軌道交通平均站間距約為7.5公里,規劃運輸能力每小時約1萬-3萬人次,平均旅行時速約在90-160公里。
其中,合肥與淮南之間的軌道交通線網全長約75公里,平均8公里一站;合肥到六安,全長60公里,平均7.5公里一站;合肥至桐城市全長86公里,平均6.6公里一站;合肥至巢湖,全長46公里,平均9公里一站。
同時,規劃還有內環線和外環線。內環線在合肥一圈,全長82公里,平均3公里一站;外環線在經濟圈外繞一圈,全長約375公里,平均10.7公里一站。
按照規劃,這樣的軌道交通線網運營模式和公交也有些類似,也有快慢車之分。設計一站直達、大站停和站站停3種模式,解決不同客流出行需求。
按照這個方案,投資估算總計約達1488億元。
圈內軌道交通可直接換乘
合肥市內已經開工建設軌道交通,合肥經濟圈的軌道交通與它有什么關系嗎?
按照規劃,合肥—淮南線可以與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5號線銜接;合肥—六安線可與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銜接;合肥—桐城線可與合肥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銜接;合肥—巢湖線可與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5號線、7號線銜接。
同時,各方客流還可以通過合肥城市軌道交通網快速到達合肥新橋機場、合肥高鐵站、合肥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
通過這樣的軌道交通規劃,合肥經濟圈內便可實現1小時內的軌道交通圈。不過,因軌道交通系統復雜,涉及圈內多城市規劃和建設聯動,這一規劃還在進一步的協調之中。
關鍵詞:鐵路
半小時通達5市
在合肥經濟圈的五個城市中,通過既有和規劃鐵路的聯絡,未來可實現圈內點對點半個小時到達,實現了0.5小時經濟圈。
既有的鐵路中,連接巢湖、合肥和淮南的淮南線,時速120公里。時速250公里的合武鐵路、時速160公里的寧西線,聯通合肥與六安。時速200公里的合九線,連接著合肥與桐城。
規劃中的鐵路還有合九城際、六安—鷹潭鐵路、合淮蚌客運專線、商合杭客運專線……
關鍵詞:公路
暢通程度趕輕軌
除了軌道交通網、鐵路網建設,還有面向未來的合肥經濟圈公路網絡。驅車從合肥到巢湖半個小時,從合肥到六安40分鐘,從合肥到淮南、桐城也不會超出1個小時,這些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環巢湖公路畫“圈”還得等
環巢湖公路在巢湖境內的濱江觀光大道,再過幾天就要安排通車儀式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少來自省城的記者都翹首以盼起來:咱們啥時候才能開著小車,繞著巢湖“溜”上一圈?圍繞著巢湖開車“跑”個圈,大概需要幾個小時?
“大家都挺心急,想繞巢湖順暢地溜一圈,還要再等幾年。”合肥市公路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環巢湖公路的建設進度來看,巢湖境內的路段進展最快,而合肥境內的環巢湖公路,牽涉到南淝河大橋的建設,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當中。
“接下來,在巢湖廬江境內,明年還將開工建設環巢湖公路南岸路段。”該負責人表示,就這樣還不夠,想要把環巢湖公路的這個圈畫“圓”,在巢湖的西面,從三河至舒城還有一段公路的建設仍有待申報、規劃。
“快速通道”建設進度加快
說完浪漫的“兜風”計劃,合肥市公路局的這位負責人又接著向記者介紹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方便。
“合肥到巢湖還有兩條省道,都會進行拓寬、提升;從合肥到淮南的公路,也要打通3條快速通道。”該負責人說,合肥至六安的312國道提檔升級被六安市列為“最緊急的事”,合肥至桐城的合安路改造也將在明年啟動。
為什么把這些公路改造稱為“快速通道”?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對這些公路的改造后,從合肥到巢湖只要半個小時,從合肥到六安40分鐘,從合肥到淮南、桐城也不會超出1個小時。
“要知道,就算城際軌道交通網建成,從合肥到巢湖搭乘輕軌也差不多要30分鐘。”該負責人說。
明年圈內推行“聯網售票”
記者了解到,除了打通公路快速通道之后,合肥市公路局還計劃在合肥經濟圈內推行“聯網售票”。
“合肥市區現在有9個客運站,已經全部實行聯網售票。”合肥市公路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正如在合肥新亞汽車站可以買到合肥汽車南站的車票一樣,在合肥經濟圈內推行“聯網售票”后,將來在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也都能買到合肥的車票。
據透露,經濟圈內“聯網售票”計劃有望在明年就能啟動。
關鍵詞:水道
合肥通江達海有三條“路”可走
目前,水路運輸一噸貨物每公里的成本大約0.04元,而公路運輸的成本大概在0.12元,因此發展合肥經濟圈水路運輸也極為重要。
巢湖市發改委主任高家國昨天透露,未來合肥“通江達海”將有三條水道。
從南淝河啟航,通過南淝河、巢湖、裕溪河進入長江,這是合肥市實現通江達海夢想的第一條水上通道。合肥港一期的年吞吐量達到7萬個標準集裝箱,二期規劃占地將是一期的3~4倍,到2025年集裝箱運量將達到14萬個標準箱左右。
合肥、巢湖及皖中地區入江的“第二通道”,則是重點推進的巢湖復線船閘、巢湖兆西河航道整治工程。
除此之外,第三條“水路”引江濟巢項目也非常引人關注,目前項目仍在規劃中,初步計劃是:從樅陽引江水—菜籽湖—孔城河—人工運河—廬江白舌天河—巢湖。其中,人工運河成為非常關鍵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