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定基本生態網絡規劃
admin
2010-11-30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國內首部城市生態網絡規劃——《上海市基本生態網絡規劃》日前經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并原則同意。上海綠化發展揭開新的一頁。
國內首部城市生態網絡規劃——《上海市基本生態網絡規劃》日前經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并原則同意。上海綠化發展揭開新的一頁。
上海綠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構想也已初露端倪,總體目標為:圍繞構建宜居城市、生態型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綠化生態系統,進一步加快綠地建設,拓展綠化發展空間,提高綠地質量水平,推動綠化的系統化、生態化、精細化、節約化,形成布局均衡、配置合理、功能完備、內涵豐富的城市綠化框架,促進綠化管理邁上新臺階。上海將根據可持續發展要求,積極推進基本生態網絡規劃和綠化發展“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高綠化生態水平。
來自市綠化部門的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域森林覆蓋率已達11.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1%,公共綠地達到人均12.8平方米。然而在高速進行的城鄉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著綠化連通性不夠、整體改善效果不明顯等問題。
規劃“十二五”綠化發展
推進全市生態網絡形成
據悉,《上海市基本生態網絡規劃》將各類生態空間整合成綠地、園林地、耕地和濕地四大類并進行合理布局,促進其融合和連接,實現全市綠色空間集團化、規模化、網絡化發展。其中,以主要干道和河流為界,劃分了1個近郊綠環、16個生態間隔帶、9條生態走廊、10片生態保育區。未來上海生態用地總面積將達到3500平方公里,形成一套以自然保護為主要目標,滿足多種社會、文化和經濟功能,覆蓋全市的生態網絡系統。
圍繞《上海市基本生態網絡規劃》的推進,上海對“十二五”綠化發展進行了規劃。規劃主要指標是:到2015年,全市新建綠地5000公頃,其中公共綠地2500公頃;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38.5%,城市綠地率34%,人均公共綠地13.5平方米/人。新建公共建筑屋頂綠化比例占適宜屋頂綠化的公共建筑的95%以上;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60%以上;綠化養護作業機械化率達50%以上;綠化有害生物危害率控制在5%以內;綠地常見植物種類達到920種。
為達到綠化指標,“十二五”期間,上海市綠化任務繁重。
加快大型公共綠地建設。加快外環生態專項建設工程,做到規劃控制、政策推動、分區施策、分類推進。積極推進各楔形綠地的規劃和實施性研究;借鑒環城綠帶建設的成功經驗,在規劃、用地等方面對郊區環線進行控制,并啟動建設;結合道路、軌道交通、鐵路等市政建設推進綠色廊道,構建城市生態網絡體系。
堅持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節約型綠化發展。大力推廣適生植物和鄉土植物,研究推廣低維護植物群落,降低綠地建設與養護的投入。減少色塊比例,合理控制常綠樹木比例,因地制宜地增加小喬木或高大落葉喬木比例。大力發展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橋柱綠化、窗臺綠化等立體綠化;加快立體綠化相關規劃、建設、管理、激勵等方面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制定。
堅持科技集成創新,提高園藝技術水平。調整植物引種目標和方式,增加高觀賞型、環境修復型、健康保健型和特殊生境適應型植物的篩選和推廣;加大栽培和養護技術研究和推廣,編制新優植物栽培養護技術規范。圍繞城市生物多樣性建設,開展上海地區本土瀕危或滅絕物種的小種群恢復研究,促進野生種群及數量恢復和生境重建。
堅持民生服務為本,拓展公園綠地內涵功能。注重公園的人文、歷史價值、生態風貌延續的維護,突出上海公園的特色內涵,保持上海優秀城市公園在中國城市公園發展中的影響力。挖掘公園綠地文化內涵,保護園林特色風貌,注重綜合環境整治,提高公園的整潔和美觀程度,完善游憩和健身服務設施。
堅持法制機制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管理水平。修訂和推廣養護管理標準和技術規程,完善綠化養護經費核撥機制,嚴格落實檢查考核制度,實行公共綠地、行道樹的質量巡查、督察和評估,落實綠化長效管理機制。
實施重點工程
達到綠化發展規劃指標
“十二五”期間,上海綠化發展計劃實施一批重點工程。
實施公共綠地、公園建設工程。“十二五”期間,上海將加快外環生態綠帶、楔形綠地的建設,到2015年,計劃新增綠化面積900公頃。建成濱江森林公園二期、顧村公園二期、七寶文化公園等大型休憩綠地。推進浦東張家浜、東溝、桃浦等楔形綠地建設。結合工業區搬遷、舊區改造以及沿蘇州河、黃浦江岸線公共開放空間建設,繼續加快推進普陀長風、徐匯濱江、新江灣城、寶山吳淞等中心城區公共綠地建設。按照綠地均衡化布局的要求,以及結合居住區人口導入的實際需求,建設小、多、勻的公共綠地,提高綠地系統的生態質量。加快公共綠地的先行啟動或同步建設,到2015年,結合新城建設公共綠地總量達650公頃以上。抓住城鎮發展的大好機遇,推進一鎮一園建設,計劃新建鎮級公園10個左右。
調整綠地密度及提升功能,實施老公園改造工程。調整綠地改造500公頃,實施老公園改造20座,針對郊區鎮級公園建設水平低,植物配置不盡合理,公共服務設施不全的實際問題,結合城鎮化發展的實際要求,計劃對5~6座鎮級公園實施綜合改造。
加大立體綠化、節約型綠化建設力度。計劃發展立體綠化150萬平方米,其中屋頂綠化100萬平方米。“十二五”期間,做到綠化廢棄物全面回收,深加工利用、資源化利用率達60%以上,引導建設綠蔭停車場200個,在綠化建設和公園中推廣應用環保型材料、雨水收集、太陽能資源利用等。
到“十二五”期末,上海綠化無公害防治率將達90%以上,做好新優品種引種推廣,引進推廣各類植物200~300種(含品種),重點推廣100~200種(含品種),抓緊以行道樹種植為主體的生態網絡化建設,5年內新種植行道樹3萬株以上。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