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農村環保,欠賬多,要補上這一課,需舍得真金白銀。目前,中囯最美山鄉皖南山區石臺縣已在全縣8個鄉鎮推廣華橋村模式。省環保廳自然生態處負責人說,我們倡導涉農環保資金打捆集中使用,改變撒“胡椒面”、各自為戰的做法,就是要放大環專項資金的乘數效應。
11月25日上午,石臺縣丁香鎮華橋村保潔員如同往常一樣,收集完全村垃圾工作后,準時趕到了石臺縣丁香鎮華橋垃圾焚燒站。瞅著垃圾焚燒站“吞”進一堆堆垃圾,“吐出”一擔擔農家肥,保潔員很有成就感。“以前垃圾是隨便亂丟,村子可臟了。自去年6月垃圾焚燒站運行以來,這里干凈多了。”
走進華橋村口,路旁擺著造型別致的垃圾箱,看不到柴草堆、物料堆、殘土堆、糞肥堆,經過整治的小河,清澈見底,倒映著一排排新建的農家小洋樓。“以前這里臟亂差,如今水泥路修到家門口,雨天走路不怕摔倒,路旁都栽上了花草樹木,戶戶都有自來水,我們農村也不比城里差。”提起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村支書這樣自豪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華橋村的垃圾焚燒站建成運行,全額使用的是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石臺縣環保局負責人說:“農村污染阻礙了新農村建設,但多年來缺少解決問題的資金平臺,環保專項資金整合打捆,克服了這一瓶頸。”華橋村2008年列入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村,獲得資金62萬元。華橋村以這62萬元“打底”,將財政發展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國債資金等涉及農村環境整治資金聚集起來,籌集200多萬元用于清潔鄉村環境。現在村里新建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喝進”污水,“排出”干凈水,河道清淤工程掃掉污垢,再現涓涓流水,沼氣入戶,給農戶送去清潔能源。
石臺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環境的明顯改善。通過整合清潔水源,新改建農村集中飲用水源73個,覆蓋全縣60個村、90個村民組,受益人口3.8萬人,各項水質指標均優于飲用水衛生指標。通過整合清潔能源,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全縣沼氣入戶率達36%,名列全省前茅。通過整合清潔家園,全縣90%的村完成了道路硬化工程,國家、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綠色學校以及生態村的創建工作如火如荼……通過整合清潔田園,全縣有17個農產品、6萬畝茶園、5000余畝蔬菜、4000余畝出口蔬菜基地、2000畝果品基地通過了有機、綠色和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
優美的生態,日益改善的村居環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這里的山古木參天,這里的水清澈見底,這里的人質樸熱情。不愧神仙居住的地方,追隨自然腳步的人不妨常做池州人。”這是一位詩人在石臺采風后的激情感言。我們相信,農村環境整治的成果將惠及更多的群眾和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