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900年前排水系統仍承擔10萬居民排水
admin
2010-09-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這條被埋在地下的“政績”,讓劉彝的功德被傳揚了整整900年。6月14日下午,江西境內的章江、貢江一號洪峰在半個小時內先后通過了贛州市區。與南方其它洪水所及的地方不同,媒體形容當時贛州舊城內的人們 “生活有序,兒童在城門口水灘里嬉戲釣魚,買賣人在滔滔洪水邊安然地做著生意。 ”也許你會奇怪,這贛州究竟有什么法寶可以在滔天洪水面前如此淡定?
贛州市均井巷下的福壽溝內景。晨報資料圖片
古城墻邊的宋城公園內矗立著一尊青銅塑像這正是福壽溝的修建者劉彝
這條被埋在地下的“政績”,讓劉彝的功德被傳揚了整整900年。6月14日下午,江西境內的章江、貢江一號洪峰在半個小時內先后通過了贛州市區。與南方其它洪水所及的地方不同,媒體形容當時贛州舊城內的人們 “生活有序,兒童在城門口水灘里嬉戲釣魚,買賣人在滔滔洪水邊安然地做著生意。 ”也許你會奇怪,這贛州究竟有什么法寶可以在滔天洪水面前如此淡定?
900年前的排水系統仍在運轉
說來也怪,一般城市的舊區往往都是內澇最嚴重的要害,一下雨就成了水鄉澤國。而贛州恰恰相反,幾年前有一回新城區水漫金山,但舊城區偏偏是滴水不漫,一如往常。1970年來到贛州工作的贛州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長朱思維40年來一直居住在舊城區。他告訴晨報記者,哪怕再大的雨,只要落在街上,很快就會流走,極少有積水。在他印象里,這40年舊城區只在1990年代被淹過一次,但也只是沿江的局部地區。記者核實了資料,那是1994年贛州的一段古城墻被洪水沖塌導致的。
贛州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城,那里有中國唯一現存的宋代城墻,這些古城墻今天仍然發揮著防汛的功能。當然,這也是它們沒有被拆除的主要原因。
贛州的老人都知道一個傳說,贛州城三面環水,形似烏龜,如同一只老龜浮在江中,故而千年不沉。傳說劉伯溫當年攻打贛州,久攻不破,有人獻計用鐵釘釘死贛州城的四角,意為釘死“龜足”,結果江水不斷倒灌,贛州城破。
傳說不足信。事實上,贛州市的舊城區其實沿襲了贛州古城的原址。自宋代至清,贛州古城一直有“千年不澇”的說法。所有的奧秘其實就被埋在了古城的地底下。
900年多前,贛州來了一個叫劉彝的地方長官,他是一個水利專家。在任期間,他對贛州城的排水管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改造。從此便在地下為后人埋下了這條全長12.6公里的伏水長龍。
經過歷代的維護,這條名為“福壽溝”的排水系統至今仍承擔著贛州舊城區10萬居民的排水功能。令人稱奇的是,在900年前的古贛州,當地人口不足1萬,但據專家估算,按照福壽溝的設計排水量,即便在如今的排水量上提高個2、3倍都不成問題。可以說,劉彝在改造福壽溝時竟然超前預估了900年!“福壽溝已存在900年,但被媒體集中報道還是從今年6月開始的。”贛州市博物館館長、古建筑專家萬幼楠告訴晨報記者。實際上,許多贛州本地人在此之前也不知道福壽溝的來歷。萬幼楠說,他已經有兩、三個月幾乎每天都要應對各地媒體的采訪。
由于全國由南至北許多城市在今年汛期都出現了嚴重的內澇問題,而地處三江交匯的贛州卻平安無事,古人著實讓今人羞愧了一把。萬幼楠自然知道媒體的用意,“我看了一份資料,今年出現內澇問題的城市比例非常高。多年來我們都把注意力放在地面上,是時候要關心地下了。”
目的就是減少街道淹沒的面積和時間
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3年)前后,年界五十的劉彝在浙江接到了來自汴梁的工作調動文件,他的下一站是贛州——中原的最南端。劉彝的之前曾擔任過北宋的“都水丞”,相當于今天的水利部副部長,是宋神宗和王安石都認可的水利專家。
幾個月之后,當劉彝的官船抵達江邊的贛州城時,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神宗的用意。
眼前的贛州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贛州古稱虔州,它是唐代出于軍事考慮修建的要塞,但事實證明,那個選址者明顯低估了周圍三條兇猛的大江。自唐代建城以來,虔州洪澇連年不斷,百姓苦不堪言。
今天我們用俯瞰贛州的衛星圖片,你會看到,這是一個三面環水,被江西省境內的贛江、貢江、章江合圍的城市,地勢險峻至極,但在洪澇面前卻是先天不足。
劉彝的官船即將停靠,他注意到,贛州城剛剛新砌了磚石城墻,在夯土為主的當時,磚石城墻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新城墻可以說是劉彝的前任送給當地百姓和他的“禮物”,城墻對于贛州的作用不在御敵,而在防汛。
城墻只是擋住了外頭的水,劉彝的問題是如何將里頭的水排出去?
從歷史的那一端回到今天,通過史料我們發現,劉彝只在贛州做了短暫的幾年的知州。但他卻為當地百姓以及他們的子孫留下一件傳世千年的作品。
幾年間,劉彝對贛州原有的城市下水道進行了大范圍的改造。首先,劉彝將下水道加寬,并用磚石砌壘,管道成方形,最寬90公分,最高180公分。同時將下水道的范圍變大,覆蓋了古贛州城的每條街道。劉彝還根據贛州的地勢,采用了分區排水法,建立了兩條排水干道。因兩條管道的走向形似篆體“福”、“壽”二字,故得名“福壽溝”。
萬幼楠是最早進入福壽溝實地進行考察的專家之一,他向晨報記者描繪了當時進入福壽溝所見到的景象:他下的福壽溝是上游管道,管道內經過幾代維修,能見到不同時期的材料,最早的磚能追溯到唐代。福壽溝所用的建筑材料是石、磚和三合土,這些宋代建材耐用性極強,且不用擔心風化、腐蝕。萬幼楠進入的管道高160公分,寬80公分,行走需貓著身子。
不過,900年前的下水道主要處理的是雨水和生活污水,但如今的福壽溝處理的還有餐飲和工業污水。萬幼楠那次下去只待了不到半個小時,“里頭一股異味,時間久了會缺氧發暈了。”
萬幼楠回憶說,他當時留意到腳下的水流“嗖嗖”地非常快。劉彝當年在改造福壽溝時,巧妙地利用贛州的丘陵地勢,增加了管道的坡度,利用高落差提升水的流速。萬幼楠介紹說,劉彝還因勢利導,采用就近排水法,管道不是集中在幾個口出水,而是開了十二個排水口,就近排水。這就是朱思維之前提到的,只要一下雨,舊城的雨水很快就不見的原因。萬幼楠說,如今有的城市下水道還是集中排水口,水的運程長,就容易出現擁堵、倒灌。
管道只是第一步,劉彝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水窗”。水窗即是排水口的閥門,能在汛期防止江水倒灌。劉彝讓排水口附近的管道現成多層斷面,將坡度增加到普通管道的4倍,這樣就形成了足夠的水壓可以沖開水窗。如今,“福壽溝”的木質水窗早已換成了金屬閥門,但劉彝的這一思路被贛州新建的排水系統借鑒使用。
福壽溝的奇妙不僅在排水管道,它還有幾十個配套的大小蓄水池。劉彝當時在城內修建了鳳凰、金魚、嘶馬三個大池塘,并將其它幾十口中小池塘連通起來,大大增加了遇到暴雨時福壽溝的調節容量,目的就是減少街道淹沒的面積和時間。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古籍中所提到的這大小幾十處水塘目前已經所剩無幾。據萬幼楠調研,古福壽溝系統80%的蓄水池已經消失了。而其中有不少是在近幾十年間被填平的。
公元1085年,對劉彝有知遇之恩的宋神宗駕崩,次年宋哲宗趙煦登基。不知怎么的,趙煦忽然想起了遠在南方做官的老臣劉彝,他命劉彝回京重新出任“水利部副部長”。69歲的劉彝病故在赴京途中。
不知劉彝的最后一次行程會不會途經贛州?也不知他會不會在波濤洶涌的貢江邊站一會兒,欣賞自己的杰作呢?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
Warning: mysql_query(): Unable to save result set in /home/wwwroot/www.36byz.com/landscape/class/db_sql.php on line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