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項目點擊
成都市人民南路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是成都市唯一一條由城市中心向城市正南方向延伸的城市主干道。作為成都市的城市中軸線,人民南路集高端商務、商業、教育、科技于一體,貫穿城市核心區域,沿線商賈云集,車流量、人流量巨大,道路交叉口眾多,全線交通壓力非常大。自上世紀50年代建成至今,雖有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維護性改造建設——1998年、2004年9月至10月、2005年6月15日至7月20日,但均未進行過比較徹底的改造,沿線商家各自打造的地面景觀造型檔次不一,道路與周邊建筑及路網銜接不協調,特別是2006年6月至今,因地鐵1號線站點及區間建設,使得人民南路現有路面的破損比較嚴重,道路斷面結構極不規整,使人民南路顯得比較凌亂、破舊,現狀道路交通能力和沿線景觀都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與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理念和人民南路作為成都市的中軸線的地位不相匹配。
2009年7月1日,人民南路維護改造工程正式拉開序幕。本次工程北起天府廣場南端,南止火車南站北側,道路全長5300米,紅線寬度64米,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及地下通道工程、綠化工程及其它附屬工程,含梨花街人行通道、錦江橋拓寬、川大華西校區地下通道、省體育館地下人行通道及地下空間開發等四處節點建設。由成都市工程咨詢公司作為項目代建業主負責組織實施整個項目的建設,施工單位包括成都市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成都市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31日,該工程如期完工。功能更加強大、景觀更加亮麗的“西南第一路”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人民南路“變臉”
交通狀況大幅改善
人民南路的改造,使中心城區交通環境得到大幅改善。通過改造,人民南路實現了路網有層次、成系統、高效率,大幅改善了成都的城市交通環境,為未來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撐。
●亮點一:改造實現了道路路面的提檔升級,進一步完善道路功能。通過使用SBS改性瀝青混凝土,使路面穩定性、耐久性和行車舒適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結合道路改造同步對既有污雨水管道進行疏通和清理,保證其暢通,特別是增設了路面收水井,從而增強了排水效果,提高了排水的正常運行功能。
●亮點二:為緩解平面交通交叉狀況,構筑立體交通網絡,新增梨花街、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和省體育館等3處人行下穿通道,將地面過街人流引入地下,大幅減少了行人對人民南路南北向交通的影響,有效緩解交通壓力,進一步完善城市中軸線立體交通格局。
●亮點三:將錦江橋由原來的50米拓寬至80米,橋兩邊各加寬15米作為人行專用通道,解決了錦江橋交通“瓶頸”問題。
●亮點四:對二環路人南立交橋底層進行了局部改造,輔道下降1.4米,讓公交車從橋下通行,拉近市民與民俗公園的距離,同時對上橋車輛進行了有效分流。
●亮點五:增設交通渠劃安全島,在紅照壁和一環路路口設置花崗石面層渠劃島,行人可以利用渠劃島二次過街,提高了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通行安全性。各種車輛各行其道,使路口的交通變得更加規范、安全,同時,也提高了機動車輛的通行速度。
●亮點六:充分體現“公交優先、以人為本”的思想,合理優化布局機動車、非機動車、綠化帶和人行道,理順交通脈絡。此次人民南路改造將公交車道布置在輔道上,最大程度提高公交運輸效率,同時減輕主道壓力,提升交通通過能力。
●亮點七:全線設立20多處“港灣式公交站臺”,非機動車在站臺輔道邊緣進行分流,使公交停靠更方便、更科學,站臺上還將配置先進的公交車GPS跟蹤系統,使得乘客乘車更便捷。